鄭閩
(德興市交通運輸局,江西德興334200)
公路橡膠瀝青路面結構設計水平的高低,與公路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有著密切聯系。所以,在橡膠瀝青路面結構設計環(huán)節(jié),要掌握結構設計的參數,做好相關設計工藝的控制,這樣才能夠達到設計效果,滿足公路項目的建設要求。
橡膠瀝青路面必須根據設計原則進行施工,從而保證其結構性能和質量符合要求,達到交通運行標準。在軸載處于變化的情況之下,路表彎沉、層底彎拉應力等力學性能會隨著軸重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環(huán)境下,即使是相同荷載的車輛同時作用,路面結構的力學性能指標也會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進行橡膠瀝青路面結構設計時,必須綜合分析實際情況,選擇面層與基層的施工材料,并且做好厚度設定。
具體來說,橡膠瀝青路面結構設計應遵循如下原則:
一是根據道路等級、交通通行量、車輛類型等選擇面層與基層的結構形式,并確定厚度參數,嚴格執(zhí)行該技術標準。
二是各個結構層的性能符合要求,特別是功能層,必須達到工程技術標準要求。
三是各個結構層的應力分布符合實際應用的要求,保證基層、面層結構的模量參數合格,達到受力條件標準,符合抗疲勞性能標準。
四是分析、了解各個結構層的厚度特性參數,保證兩層結構的黏結性能合格,達到穩(wěn)定性標準要求。
五是在任何自然環(huán)境下,穩(wěn)定性都符合要求,特別是高等級的道路形式,要符合穩(wěn)定、均勻、強度的標準要求,確保各個路面結構的性能合格。
六是行車道與路肩結構是協調設置的,表面積水能夠被有效排出,不會浸入結構內部。
七是總結經驗教訓,選擇先進的施工技術,保證工程結構達到標準要求。
八是在使用功能合格的前提下,按照全壽命周期進行設計,確保耐久性合格,性能達標。
橡膠瀝青路面結構主要包括面層、基層、墊層、路基等結構部分,這些都是承載路面荷載的主要結構,所以必須保證符合工程要求。路面結構的基礎性要求就是耐久、舒適、抗滑,其中關鍵的是耐久性,其關系到道路的使用壽命。
橡膠瀝青路面采用的是組合式設計方式,不能只按照普通橡膠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形式進行設計,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及技術要求進行設計,以確保其結構性能合格。在進行橡膠瀝青路面結構設計時,設計人員應綜合分析現場自然環(huán)境,了解各個層的應用形式及功能性,確定合適的設計方案,保證其結構性能完全符合要求,這對于提高工程的質量有重要價值。
根據目前的設計規(guī)范要求,橡膠瀝青路面結構包括面層、基層、底基層、墊層等結構部分。對大量的經驗進行總結、分析發(fā)現,橡膠瀝青路面結構在運行中,除了瀝青面層外,其他各個功能層也是極為重要的。
國外很多研究學者認為,橡膠瀝青路面結構性能比較好,在使用橡膠瀝青面層結構作為吸收層的情況下,可以將公路結構的厚度縮小一半,達到節(jié)約能源、提高經濟效益的作用。美國國家標準中提出,1cm 橡膠瀝青吸收層的結構性能和5cm 普通瀝青混凝土面層結構性能是相同的。所以,使用橡膠瀝青在減小結構厚度的同時,還能夠保證性能合格,綜合利用價值較高。雖然應用橡膠瀝青可以明顯減小結構厚度,但是路面結構的受力條件也出現了很大變化,特別是基層結構的受力變化。厚度較大的路面結構,能夠實現車輛荷載的分散,將荷載分布到瀝青面層的各個結構位置上,而厚度減小后,半剛性基層會在車輛荷載的作用下出現脆裂、松散。因此,在橡膠瀝青路面設計中,應該綜合分析路面結構的力學特性,以便確定最佳的厚度設計方案,保證結構性能完全符合標準要求。
2.2.1 上面層
當前,很多高速公路上面層結構設計為連續(xù)級配AC-13 性瀝青混合料,也有些路面使用的是瀝青混合料的形式,厚度一般設定為4cm。有些高速公路在設計時,應用的是改性瀝青SMA 混合料,或者使用排水瀝青面層OGFC。如果使用AC 瀝青混合料層制作混凝土面層,能夠達到一般交通通行量的運行,但是對于高速公路來說,由于車輛通行量巨大,重型車輛較多,因而容易導致性能不足的問題,比如極易發(fā)生車轍的危害;SMA 混合料的路面性能良好,抗車轍性能佳,能夠滿足抗老化、低溫抗裂性的標準要求,抗滑效果也比較好,但是制作和施工的成本較高,所以很多施工單位不會優(yōu)先選擇該結構形式。
對于混合料的選擇,除了要考慮到交通通行量,達到工程實際運行要求外,還要滿足經濟性、設備運行的要求。從橡膠瀝青混合料性能方面分析發(fā)現,橡膠瀝青嵌擠密實型級配的混合料性能優(yōu)于其他混合料形式,所以將其鋪設到高速公路面層,性能優(yōu)越??偨Y分析發(fā)現,目前工程中應用得較多的是骨架密實橡膠瀝青混合料,這是因為該類型的材料制作方便,施工快捷,可以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從實際應用效果分析,該材料的總體性能較高,其內部存在性能優(yōu)越的骨架結構形式,且橡膠瀝青混合料一樣具備較高黏結性,能夠直接包裹骨料的外表面,從而形成密集的結構形式。該材料的抗車轍性能良好,低溫抗裂性好,且具備較高的耐疲勞性能,路面的摩阻力良好且抗滑性能佳,產生的噪聲相對較低。因此,將橡膠瀝青混合料直接鋪設到高速公路表面結構上,性能比其他的瀝青路面好,所以綜合利用價值較高。
除了以上的路面結構材料外,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材料是升級橡膠瀝青混合料AR-OGFC。這種材料為2cm 左右的超薄路面結構,抗滑性良好,在車輛行駛時可以達到安全性標準,和排水瀝青路面存在差異。具體來說,該材料結構路面的功能以及結構形式如下:
(1)骨架密實型磨耗層。這種結構形式的抗滑性能非常優(yōu)越,但是排水效果比較差,所以隔水性較好,可以阻止水分進入結構內,還能預防水損害,下層結構無須設置防水層即可滿足要求,完全符合交通運行的標準要求。
(2)骨架孔隙型磨耗層。將該結構層鋪設到路面表層上,可以保證路面結構的構造深度符合要求,提高抗滑性能,且該結構內部存在一定的空隙,排水效果良好,能有效預防水霧、積水等問題。但是,這種結構路面與其他的排水路面相比,在排水性方面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以保證路面的性能符合要求。
2.2.2 中、下面層
就目前來說,在高速公路結構設計中,路面的中、下層結構主要使用的是連續(xù)級配AC 型瀝青混合料。通過實踐經驗分析可知,雖然上面層結構應用的是改性瀝青材料,但是在車輛碾壓荷載的作用下,還是會出現車轍的病害問題。開挖斷面之后發(fā)現,上面層結構厚度并無明顯變化,但中、下面層存在較為嚴重的變形問題。因此,結合實際情況分析發(fā)現,出現車轍病害的原因,就是中、下面層結構的剪應力過大,而材料性能不足造成的。
通過設計軟件進行分析發(fā)現,在靜力荷載的持續(xù)作用下,路面表層的剪應力并不大,但隨著深度的逐步增大,剪應力也會相應增加,在達到峰值之后會再逐步下降,峰值一般是在距離路表9cm 的位置上,且該部分為中面層結構,詳見圖1。由此可見,中面層結構受剪應力的影響較大,容易發(fā)生剪切變形的問題,所以必須選擇合適的中面層施工材料,以達到工程的運行標準[1]。
圖1 最大剪應力隨深度變化規(guī)律
從上圖的變化趨勢可以發(fā)現,剪應力會隨著深度變化而變化。在路面深度超過9cm 的結構上,剪應力會不斷下降,到達18cm 的深度時,剪應力會下降到0.1MPa 以下。所以剪應力超過0.1MPa 時,主要集中在厚度超過15cm 的位置上,因此車轍主要出現在15cm 以內的瀝青結構層內。
根據結構設計的最大剪應力變化趨勢可以了解到達,在達到一定深度后,發(fā)生車轍的病害問題的概率是比較低的。對于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結構來說,瀝青面層發(fā)生車轍病害的概率要超出柔性基層結構。在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中,瀝青面層容易因為車輛碾壓而發(fā)生車轍的問題。在當前很多的高等級公路路面設計中,都會加強對半剛性基層結構設計的控制,以防止車轍病害問題。所以,應結合路面運行的實際情況,分析確定合適的路面結構,選擇最佳的施工材料,以保證工程的質量合格[2]。
基層是主要的承重結構層,必須具備耐久、穩(wěn)定、承載性能的要求,才能保證公路運行符合標準要求。
橡膠瀝青面層結構可以被應用到多種基層結構中,比如半剛性基層、柔性基層、復合基層等。這些基層結構在設計環(huán)節(jié),應根據國家標準和行業(yè)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設計,確保結構性能完全達到運行標準。但是,為了能夠克服半剛性基層結構存在的反射裂縫問題,最好在基層結構表面鋪設一層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以確保結構的性能合格[3]。
除了上述幾種基層結構外,在進行道路養(yǎng)護及改、擴建施工中,還可以選擇如下的基層結構。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的剛度性能高、承載效果好、穩(wěn)定性高,使用壽命也比較長,但是在實際運行中,容易發(fā)生錯臺、斷板等病害問題,還會因為很多因素的作用而出現裂縫、破碎。如果出現這樣的問題,可以采取兩種處理方式:其一,在水泥路面結構沒有發(fā)生嚴重損壞、尚不需要進行修復處理時,先對路面結構進行破碎處理,然后再在表面鋪設瀝青路面結構;其二,當路面已經處于嚴重損壞、沒有任何修復價值時,要將之前的路面基層全部清理干凈,再進行瀝青面層結構的鋪設施工。對于第一種情況來說,由于是直接在水泥路面上進行鋪設施工,所以為了消除反射裂縫的問題,還要在表層鋪設一層橡膠瀝青應力層。
橡膠瀝青路面厚度參數的確定必須根據當地的交通狀況、自然環(huán)境等要素進行設定,保證結構的力學參數、使用性能、經濟價值等方面因地制宜,結構性能完全達標,達到設計目標的要求,從而確保交通運行質量合格[4]。
2.4.1 設計參數值
對橡膠瀝青路面結構進行優(yōu)化設計時,要從環(huán)境、材料、交通荷載等方面出發(fā)進行確定,保證設計參數完全符合標準要求,從而達到路面完整性、準確性的標準,為瀝青路面性能的提升奠定基礎。
(1)環(huán)境參數
在分析環(huán)境參數時,要從溫度、濕度方面進行,因為二者會對路面結構產生很大的影響??紤]到公路項目所處位置的氣候條件,在此次研究中,選擇應用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FWD 測量彎沉值,通過技術參數分析可以獲取瀝青材料模量,進行路面溫度預估模型的建設,其可以通過下式(1)進行表達:
Td=Ts+ (-0.3451d - 0.0432d2 + 0.00196dm3)×sin(-6.3252t + 5.0967)(1)式(1)中:Td表示瀝青路面速度為d 的溫度(℃);Ts表示路面表層溫度(℃);d 表示距離路表的深度(cm);t表示時間(h)。
(2)材料設計參數
在高速公路路面結構的試驗中,面層與應力吸收層全部使用橡膠瀝青混合料,鑒于其模量參數目前并未有明確的規(guī)范要求,所以在設計環(huán)節(jié),要從橡膠瀝青混合料的模量出發(fā)進行研究、分析。按目前有些研究人員會選擇使用動態(tài)模量參數。當前對橡膠瀝青混合料模量參數的試驗、分析并不多見,且研究人員的結論相差很大,因此,要進行橡膠瀝青混合料抗壓模量的研究、分析,從而真正的了解模量參數,保證結構性能符合要求。
2.4.2 確定設計目標
在設計橡膠瀝青路面時,其使用壽命的設計應按照交通規(guī)劃中道路工程的設計標準,同時還要分析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和經濟情況。按照目前的要求,保證設計參數不低于表1 的標準,可結合具體情況做出相應調整。
表1 路面年限設計要求
根據表1 可知,在高速公路瀝青路面設計中,年限最低為15年,完全符合該項目的使用年限標準,綜合效益明顯。
在橡膠瀝青路面結構設計中,厚度參數的確定極為重要,應從力學特性出發(fā)進行分析,保證路面結構的性能合格,從而更好地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當前,在進行路面設計時,往往從理論出發(fā),只注重在路面結構的強度符合要求,卻常常不能滿足結構性能的標準要求,所以容易導致系統性、結構性上的問題。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在橡膠瀝青混合料的結構優(yōu)化設計環(huán)節(jié),必須保證其達到使用壽命的要求,滿足正常的運行標準[5]。
在此次的研究中,橡膠瀝青路面結構優(yōu)化設計包含的因素很多,但都與耐久性存在直接的聯系。所以,在未來的設計中,必須綜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做好各部分的設計與控制,保證各方面性能指標、參數合格,以達到橡膠瀝青路面的運行標準,這對于提高交通運行質量與安全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