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慧
(廣西梧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廣西 梧州)
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和生活壓力的增加,患雙向情感障礙的患者愈來愈多,患者年齡逐漸年輕化,90后、00后患者明顯增加[1]。雙相情感性精神障礙是一種復雜的精神障礙,會引起認知、感受、情緒及行為能力改變,通常表現(xiàn)為情緒持久過度高漲或過度低落。在疾病期主要會表現(xiàn)為躁狂和抑郁。在患者躁狂相時,會因為大腦興奮而出現(xiàn)話多,走動多且不能停止的情況;當患者抑郁相時,會出現(xiàn)自殺傾向、情緒悲傷低落、不服從治療、態(tài)度消極惡劣、不吃藥的現(xiàn)象。在患者誘發(fā)該疾病的原因與環(huán)境刺激、生活巨變、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guān)[2]。本文對綜合化護理干預在雙相情感障礙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探究,現(xiàn)做出如下報道。
選取本院于2020年4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50例雙向情感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其中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齡16~40歲,平均(26.1±5.3)歲;觀察組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齡16~39歲,平均(25.9±5.4)歲。所有患者均符合雙向情感障礙確診標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chǔ)上進行綜合個性化護理,具體為:①評估個人情況:對患者的社會角色、患病史、家族史、以往用藥情況進行了解,對其發(fā)病原因進行分析。②針對性地進行健康宣講: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及家屬了解雙相情感性精神障礙的發(fā)病原因、臨床表現(xiàn)、治療方法和常用藥物等,引導患者及家屬以積極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樹立科學的對待精神疾病態(tài)度。③實施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積極和患者進行溝通,充分了解每個患者的心理狀況,通過心理暗示等方式減輕患者抑郁、躁狂的負向情緒。④針對性藥物護理:根據(jù)患者治療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用藥方案,對患者進行密切的觀察,注意患者的用藥不良反應。⑤開展個性化工娛活動:考慮患者是否有基礎(chǔ)疾病、是否有運動禁忌等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鼓勵患者積極參與運動,通過運動方式,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針對患者愛好和文化程度選擇一些簡單易讀、有利于陶冶情操的報紙和書刊的進行朗讀訓練等。⑥個性化飲食護理: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食譜,指導患者進行健康飲食,刺激患者食欲,保證營養(yǎng)攝取均衡,提高患者體質(zhì)和身體素質(zhì)。⑦環(huán)境護理:為患者安排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病房以暖色調(diào)為主,時刻保持病房空氣流通,溫度適宜,光照充足,避免環(huán)境因素而對患者產(chǎn)生不必要的刺激。給患者合適的睡眠引導,讓患者能夠充分休息。
焦慮和抑郁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患者的負性心理,以SAS>50分為診斷標準,得分越高越焦慮;SDS分值越低心理狀態(tài)越好。
躁狂程度評分:采用楊氏躁狂評定量表(YMRS)評定患者的躁狂程度,得分越高躁狂程度越嚴重。
生活質(zhì)量評分:通過生活質(zhì)量綜合評定問卷,從物質(zhì)生活、軀體健康、心理健康3個方面進行評分,得分越高生活質(zhì)量越好。
將所有數(shù)據(jù)輸入到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版本)中,用t檢驗,若P<0.05,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在進行護理后的焦慮評分為(53.28±6.52)分,對照組在護理后的焦慮評分為(54.30±6.74)分,觀察組在進行護理后的抑郁評分為(54.30±6.74)分,對照組在護理后的抑郁評分為(48.43±5.66)分,兩組間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患者的負向情緒明顯得到改善,見表1。
表1 兩組負性情緒比較(±s, 分)
表1 兩組負性情緒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shù) 焦慮(SDS)評分 抑郁(SAS)評分對照組 25 53.28±6.52 54.30±6.74觀察組 25 47.40±5.39 48.43±5.66 t 3.4754 3.3347 P 0.0011 0.0017
觀察組在護理后的狂躁評分為(11.4±4.2)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明顯(P<0.05),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躁狂癥狀明顯得到改善,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躁狂評分比較(±s, 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躁狂評分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5 25.3±6.2 18.7±5.3觀察組 25 25.5±6.4 11.4±4.2 t 0.1122 5.3975 P 0.9111 0.0001
觀察組在護理后的物質(zhì)生活為(58.77±3.52)分、軀體健康為(62.54±3.76)分、心理健康為(64.21±5.23)分,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明顯(P<0.05),表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更好,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s, 分)
表3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shù) 物質(zhì)生活 軀體健康 心理健康對照組 25 50.82±3.53 53.78±3.52 51.13±5.22觀察組 25 58.77±3.52 62.54±3.76 64.21±5.23 t 7.9737 8.5040 8.8507 P 0.0001 0.0001 0.0001
在精神類疾病中,雙向情感障礙是一種常見病,發(fā)病率很高[3]。雙相情感性精神障礙是一種集抑郁、躁狂為一體的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殘率和自殺率,且具有長期性和反復性[4]。如今臨床上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通常使用藥物進行治療輔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但臨床效果并不明顯[5]?;加须p相情感障礙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較為復雜,對護理有更高的需求,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為患者恢復心理健康提供幫助[6]。綜合個性化護理干預是一種全方位的護理干預措施,以患者為中心,通過護患溝通,對患者進行一對一了解,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分析造成雙相情感障礙的成因,為患者制定全方位多角度的護理計劃。通過多角度全方面的措施緩解患者的負向情緒,喚醒患者對生活的熱情,調(diào)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為患者提供具有高效優(yōu)質(zhì)、個性化的護理服務,讓患者感受到人文關(guān)懷,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促進患者逐漸回歸日常生活,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保持相對穩(wěn)定平和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對國內(nèi)文獻的研究,潘玲沙等[7]曾對雙向情感障礙抑郁發(fā)作的患者做出研究,得出綜合個性化護理干預效果優(yōu)于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結(jié)論(P<0.05)。梁曉慶[8]曾研究過雙向情感障礙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對其認知功能的影響,得出合適的心理護理會對患者的認知功能恢復正常提供正向幫助(P<0.05)。
綜上所述,綜合個性化護理干預可以顯著緩解雙相情感性精神障礙患者的負性情緒,降低患者的躁狂程度,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對患者的康復護理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