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沛閣,郝 鵬,唐 立
(1.國家空域管理中心,北京100094;2.西華大學 汽車與交通學院,四川 成都610000)
1916年世界上第一架無人機在美國試飛成功,此后,無人機被廣泛運用于國內外的軍事領域[1]。20世紀80年代,無人機D-4的出現標志著我國無人機開始向民用方向發(fā)展。在上世紀90年代后,民營企業(yè)逐步開始民用無人機的研發(fā)制造,隨后無人機被逐步應用于物探、災害監(jiān)測等領域。
隨著低空空域的改革,無人機產業(yè)的發(fā)展更加迅速,無人機被越來越多領域所使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任務執(zhí)行的效率和成功率,同時大大降低任務執(zhí)行的成本。據研究表明,為了適應多樣的任務類型,無人機一般根據任務特點,搭載相應的設備[2]。同時,根據任務類型特點的不同,無人機的運行航跡和姿態(tài)也具有一定的差異[3]。隨著無人機應用領域的增加,無人機攜帶的設備和運動特點的多樣性逐步增大,大大增加了無人機監(jiān)管的難度。
為了進一步加強無人機的監(jiān)管,目前行業(yè)內一般基于無人機的大小、航程和運行高度進行分類。但是,上述分類方式無法對無人機的行為意圖進行判斷,不能準確作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因此,為了更好的對無人機進行監(jiān)管,建立無人機行為意圖分類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國內外在無人機行為意圖分類方面的研究較少。因此,本文從軍事領域和民用領域對無人機的行為意圖進行分析,并結合無人機本身攜帶設備的差異對無人機行為意圖進行分類。
在軍事上,偵察類型常見的無人機類型主要包括:電子偵察、察打一體、隱身偵察等三類[4-5]。電子偵察無人機一般搭載電子對抗偵察系統、通信偵察系統、合成孔徑雷達、紅外相機;察打一體無人機一般同時攜帶高清攝像機、雷達、攻擊型武器等[6];隱身偵察機一般集偵察設備和復合材料、雷達吸波材料和低噪聲發(fā)動機為一體,在機身表面噴涂能夠吸收紅外光的涂料,減小機身表面的縫隙,減少雷達反射面[7-9]。
在軍事上,電子戰(zhàn)常見的無人機類型主要包括:電子干擾、反輻射、誘餌等無人機。電子干擾無人機一般搭載偵察雷達、阻塞式干擾機;反輻射無人機一般搭載反輻射導彈、探測設備、攻擊型武器;誘餌無人機一般裝載有源雷達轉發(fā)器、無源箔條、角反射器[10]。
在軍事上,攻擊型無人機主要包括:靶機、自殺型無人機、無人機戰(zhàn)斗機等。其中,靶機一般不搭載多余的實質性的設備,配置雙通道數字式飛控,能攜帶典型的目標增強器和誘餌彈;自殺型無人機一般搭載高精度探測系統和自動飛行系統;無人戰(zhàn)斗機一般攜帶攻擊型武器,并且具有較大的載荷。
根據上述分析,總結軍用無人機的分類及主要特征,如圖1。
圖1 軍用無人機的行為模式及外觀特征
監(jiān)測勘測無人機一般攜帶高清數碼攝像機、照相機、GPS定位系統、雷達通信偵察設備、雷達成像系統。
目前無人機在應急救援中的應用,主要包括:應急通信(中繼)、應急照明、消防[11-12]。其中,應急通信無人機一般搭載基站設備、基站天線、機地連接設備無線收發(fā)器、通信傳輸模塊,且一般為系留無人機;應急照明無人機一般搭載大功率的照明設備,且一般為系留無人機;消防無人機一般以旋翼式無人機為主,攜帶攝像機和紅外熱成像儀、滅火設備、載荷吊艙、高壓噴射器等[13]。
執(zhí)行運輸任務的無人機,一般具有載荷吊艙。長途運輸無人機一般為中大型固定翼無人機;近距離運輸小件運輸的無人機,一般為旋翼式無人機[14]。
執(zhí)行農業(yè)植保的無人機,一般具有噴射狀裝置和藥箱,主要以旋翼式和固定翼為主。
執(zhí)行航拍測繪任務的無人機一般攜帶高分辨率CCD數碼相機、輕型光學相機、紅外掃描儀,激光掃描儀、磁測儀等獲取信息。
根據上述分析,總結民用無人機的分類及主要特征狀態(tài),如圖2。
通過上述研究,執(zhí)行不同任務的無人機所攜帶的設備具有一定區(qū)別。同時,執(zhí)行某類任務的無人機會攜帶若干個設備。因此,通過對無人機所攜帶設備特征的提取,并根據無人機所攜帶的設備進行分類和組合分析。
軍用無人機所攜帶的設備主要有:雷達、高清攝像機、攻擊型武器、復合材料、雷達吸波材料、紅外光吸收涂料、干擾機、目標增強器、反輻射導彈、角反射器、彈倉等裝置和設備,將設備以一定概率的形式與軍用無人機用途進行對應,如表1。
同理,民用無人機攜帶設備行為模式概率分布如表2所示。
表1和表2中,根據無人機的關鍵外觀特征,建立每個設備初始的行為意圖影響概率。對于未知無人機,通過表中的初始概率判斷無人機的行為模式:
其中,i為無人機的行為模式,pij為無人機攜帶設備用途概率,j為設備。
圖2 民用無人機的行為模式及外觀特征
表1 軍用無人機攜帶設備行為模式動態(tài)概率分布表
表2 民用無人機攜帶設備行為模式動態(tài)概率分布表
對于已知無人機,通過對無人機所攜帶設備的提取,并根據公式(1)判別無人機的行為模式,并將判定結果與實際結果進行對比。若存在一定的誤差,則對參數進行調整,實現數據庫的動態(tài)更新,保證準確率。
本篇論文從無人機的外觀特征和行為特點進行研究,建立無人機行為模式動態(tài)數據庫。研究結果可加強對間諜無人機的識別,同時對敵方無人機攻擊進行提前防空預警,進一步促進我國國防科技的發(fā)展。加強我軍無人機運行狀態(tài)的管理,促進我國無人機作戰(zhàn)能力的提高,增強無人機的軍事打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