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勇
(福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貴州 福泉 550599)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腦部疾病,具有發(fā)病突然、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等特點[1]。全身炎癥反應(yīng)綜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一種失控性全身炎癥反應(yīng),患者會出現(xiàn)多器官功能障礙,威脅患者生命[2]。急性腦卒中患者在發(fā)病后,損傷部位會存在大量炎癥因子聚集,隨炎癥發(fā)展逐漸發(fā)展成為SIRS[3-4]。本研究擬通過分析不同情況下急性腦卒中SIRS患者凝血指標水平,為進一步研究急性腦卒中SIRS與機體凝血功能紊亂之間的關(guān)系提供幫助。
選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福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性腦卒中SIRS患者300例,其中男189例、女111例,年齡(67.8±2.3)歲,包括腦栓塞38例、腦出血60例、腦血栓形成177例、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25例。另選取同期福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無SIRS的急性腦卒中患者5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68.2±1.4)歲,包括腦栓塞6例、腦出血12例、腦血栓形成28例、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4例。2個組之間年齡、性別及腦卒中類型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納入標準:(1)入組患者均經(jīng)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或磁共振成像等方式確診為急性腦卒中;(2)研究組患者符合危重病醫(yī)學(xué)會和美國胸科醫(yī)師協(xié)會制定的SIRS診斷標準;(3)患者臨床資料完整;(4)患者對于本研究內(nèi)容知情并同意。排除標準:(1)患者發(fā)病至入院時間>24 h;(2)患者存在自身凝血功能障礙;(3)患者存在大器官,如心、肺、肝、腎等功能障礙;(4)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功能障礙;(5)患者在發(fā)病前3個月曾因感染、手術(shù)等導(dǎo)致機體發(fā)生急性炎癥反應(yīng);(6)患者存在精神障礙或溝通障礙。SIRS診斷標準:心率>190次/min;體溫>38.0 ℃或<35.5 ℃;白細胞計數(shù)>20×109/L或<4×109/L;呼吸頻率>60次/min;滿足2項及以上時即可診斷為SIRS。本研究經(jīng)福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收集所有研究對象相關(guān)資料,根據(jù)患者SIRS癥狀存在情況將急性腦卒中患者分為符合2項組(患者符合2項SIRS診斷標準)、符合3項組(患者符合3項SIRS診斷標準)、符合4項組(患者符合4項SIRS診斷標準)。采用CS5100全自動血凝儀(日本Sysmex公司)及配套試劑檢測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TT)、血小板(platelet,PLT)計數(shù)及D-二聚體(D-dimer,DD)水平。采用改良版Rankin量表對患者疾病危重程度進行評估,分值為0~5分,其中0分表示無癥狀,5分表示臥床、大小便失禁、日常生活完全依賴于他人,重度殘疾。本研究將0~4分作為非危重癥患者(非危重癥組),將5分患者作為危重癥患者(危重癥組),并根據(jù)患者死亡情況分為死亡組和存活組。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2個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符合4項組危重癥病理評分5分比例、死亡率均高于符合3項組和符合2項組(P<0.05),符合3項組患者危重癥病理評分5分比例、死亡率均高于符合2項組(P<0.05)。見表1。
表1 各組危重癥病理評分情況及預(yù)后情況比較 例(%)
符合4項組PT、TT、APTT及DD均高于符合3項組、符合2項組及對照組(P<0.05),符合3項組PT、TT、APTT及DD均高于符合2項組及對照組(P<0.05),符合2項組PT、TT、APTT及DD均高于對照組(P<0.05),4個組之間PLT計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組各項指標水平比較 ±s
表2 各組各項指標水平比較 ±s
注:空白表示無此項。
組別 例數(shù) PT/s TT/s APTT/s DD/(μg/L) PLT計數(shù)/(×109/L)對照組 50 12.5±2.3 16.2±2.6 32.2±3.4 181.2±3.6 150.5±23.6符合2項組 152 15.3±2.6 19.5±4.1 39.5±3.4 315.6±12.1 156.4±24.6符合3項組 90 17.5±3.1 23.6±2.4 45.7±2.6 563.4±17.6 135.8±2.7符合4項組 58 23.7±3.4 27.2±3.4 50.1±3.7 956.4±24.6 115.7±2.6統(tǒng)計值 13.624 14.631 11.974 14.364 14.63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危重癥組PT、TT、APTT及DD明顯高于非危重癥組(P<0.05)。見表3。
表3 非危重癥組和危重癥組凝血指標水平比較 ±s
表3 非危重癥組和危重癥組凝血指標水平比較 ±s
注:空白表示無此項。
組別 例數(shù) PT/s TT/s APTT/s DD/(μg/L)非危重癥組 156 15.6±2.6 20.4±4.3 41.3±3.4 444.2±1.6危重癥組 144 19.2±2.4 23.8±3.4 46.7±3.6 648.5±35.7統(tǒng)計值 13.614 11.657 14.637 14.637 P值 <0.05 <0.05 <0.05 <0.05
死亡組DD明顯高于存活組(P<0.05),死亡組PT、TT、APTT及PLT計數(shù)與存活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4。
表4 死亡組與存活組各項凝血指標比較 ±s
表4 死亡組與存活組各項凝血指標比較 ±s
注:空白表示無此項。
組別 例數(shù) PT/s TT/s APTT/s DD/(μg/L) PLT計數(shù)/(×109/L)死亡組 53 20.5±3.1 19.7±3.4 33.2±3.4 716.3±16.7 135.5±23.7存活組 247 18.7±2.4 20.1±2.7 35.5±3.4 503.1±16.4 130.5±24.6統(tǒng)計值 0.651 0.371 0.674 5.317 0.79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凝血功能指標在SIRS的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且絕大部分SIRS患者存在血栓以及微循環(huán)障礙情況[5-6],甚至?xí)l(fā)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7-10]。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SIRS符合項與患者預(yù)后及疾病嚴重程度存在一定關(guān)系,危重癥患者PT、TT、APTT延長,且患者DD水平明顯升高。相較于單純急性腦卒中患者,急性腦卒中SIRS患者存在更嚴重的凝血功能紊亂情況,且危重癥患者及死亡患者的凝血功能紊亂情況更為嚴重。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急性腦卒中患者DD水平明顯升高,這表明在SIRS的病理生理過程中繼發(fā)性纖溶系統(tǒng)活化起非常關(guān)鍵的作用[11]。
綜上所述,急性腦卒中SIRS存在凝血功能紊亂情況,患者疾病嚴重程度不同,其凝血功能改變情況不同。符合SIRS診斷的項目越多,患者凝血功能紊亂情況越嚴重,病情也越嚴重,預(yù)后越差。因此,對于SIRS應(yīng)及早進行干預(yù),預(yù)防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的發(fā)生,改善患者預(y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