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仰珊
【摘要】隨著我國單親家庭的增多,單親兒童的數(shù)量也不斷上升。由于不能在完整的父愛和母愛呵護下長大,這些孩子的心理會表現(xiàn)出明顯的特殊性。本文對單親家庭對幼兒造成的心理影響特點和相應的教育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單親兒童;心理特點;教育策略
近年來,中國的離婚率逐年上升,有漸漸向歐美國家看齊的趨勢。隨之而來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社會現(xiàn)象:單親家庭在日益增多,單親子女的數(shù)量急驟上升。這使廣大的單親家庭和教育培養(yǎng)機構面臨一個新課題——如何教育單親子女,使他們健康成長。研究顯示,單親子女在思想、學習、性格甚至健康方面一定程度上都有別于完整家庭的子女,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于這些特殊的孩子,必須使用特殊的教育方法,才能夠事半功倍。因此研究單親兒童的心理與相應的教育策略已成為全面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一項重要課題,有著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單親家庭對其幼兒造成的心理影響特點概述
我們班的陳德林(化名)原來是一個性格開朗活潑的孩子,跟誰都玩得來,對所有人都很友好,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但自從父母離異后,他就變得越來越孤僻。開始的時候是不愿意和大家一起游戲,到后來變得敏感而霸道,稍不順心就對同學又踢又咬。有一次德林打了班里的同學,我對他進行了思想教育,但是他性格很固執(zhí)不愿意承認錯誤。后來被打的那個小朋友就說:“我爸爸媽媽好厲害的,我要告訴他們!”這時,德林突然對我放聲大哭,說道:“孫老師,我沒有爸爸!”當時我就呆住了,沒想到才3歲的孩子,父愛的缺失已經(jīng)在他的心靈上造成那么清晰的印記。我對他說:“不怕,雖然你沒有爸爸,但是孫老師可以像你爸爸媽媽一樣的疼你?!痹捳f完后,德林沖到我的懷抱里大喊:“爸爸!”那一刻我感到十分的心酸,第一回被別人叫“爸爸”,卻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想做得更多,卻只能用擁抱去回應孩子的信任,讓他盡情地發(fā)泄出了心里的苦悶與無助。
在當今社會,類似德林的例子不止一個,在他們身上,主要表現(xiàn)出以下的幾個心理特點。
(一)內(nèi)向自卑,孤僻離群
對于小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最喜歡夸耀的對象,是他們心目中無所不能的英雄;父母的愛就是他們最寶貴的財富。因此,當父愛或者母愛缺失的時候,他們在傷心之余會不自主地懷疑自己的價值,加上與其他同伴的溫暖家庭一比較,更加會讓他們感受到強烈的自卑。隨之而來的后果就是他們越來越反感對自己的父母的談論,也不想聽到周圍同伴談論各自的父母,于是便自我封閉,孤僻離群,對周圍的人事漠不關心,用冷漠去保衛(wèi)自己不被他人幸福所刺傷。
(二)敏感多疑,暴躁易怒
兒童的心理本來就是敏感而脆弱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就更加的敏感而多疑。因為和其他孩子相比,他們的心中多了一根誰都不能觸碰的刺——殘缺的家庭。而與成年人相比,他們還沒能培養(yǎng)出很好的心理調(diào)節(jié)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對于郁悶的心情做不到自行宣泄或者平復。所以每當其他人有意無意中觸碰到這根刺的時候,他們會極其容易生氣,會沖動地用攻擊性的舉動來宣泄自己的感情。
(三)特立獨行,我行我素
單親家庭的孩子除了以上兩種表現(xiàn)以外,有很多孩子還會表現(xiàn)出比較嚴重的逆反心理,將家長、老師的教誨置于腦后,我行我素,故意做出各種各樣違反紀律的舉動;又或者會特立獨行,言行上刻意地表現(xiàn)出與眾不同。究其原因,還是來自于父愛母愛的缺失,讓他們產(chǎn)生的嚴重不安全感。他們需要愛,也需要別人的注意。父母離他們而去,對他們的存在視而不見,他們害怕其他人也會一樣。因此,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會用跟別人頂牛、對著干的方式來引起他人的注意,以此來顯示自己存在的價值。
二、單親兒童的教育策略探討
作為學校,對單親家庭孩子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應該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案,有的放矢的保護和教育孩子,給予他們更多的愛,使他們充分體會到學校與班集體的溫暖。一般來說,針對單親兒童教育的策略應考慮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跟單親兒童的溝通
溝通好比心靈之間的橋梁,教師和家長要注重跟單親兒童的溝通交流,這樣才能在心理上做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從而打好對幼兒心理輔導的基礎。進行心理輔導的時候,要設身處地地從幼兒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他們的感受。心理學家約翰·洛克雷曾經(jīng)說:“說理是對待兒童的最佳方法” 我們教師及離異的父母要學會給孩子講道理,幫助孩子正確看待并從心理上接受單親家庭的現(xiàn)狀。
在溝通的過程中,老師往往會發(fā)揮出比家長更重要的作用。由于父母離異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和氛圍,會讓孩子對父母的話題比較敏感,像個“小大人”不愿在家里訴說苦悶。這個時候,老師往往會成為孩子除父母以外最信賴的人,很多在家里不想說的話,都會在老師面前傾述出來。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該要主動與孩子溝通談心,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苦惱,打開孩子的心結(jié),讓孩子重拾開朗的心情。
(二)重視“愛”的教育,給孩子創(chuàng)造奉獻愛的機會
單親兒童最缺乏的東西就是關愛了。教師雖然不能代替父母的地位,給予他們完整的父母之愛,但是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用各種“愛心”行動來表示對單親兒童的特殊關愛,以情來感動他們。比如可以在班里為他們舉辦生日會,堅持家訪與談心,為單親兒童創(chuàng)設更多交流展示才藝舞臺。另一方面,我們除了給予單親兒童關注與愛之外,也要讓他們學會愛別人。可以通過組織去福利院慰問老人等奉獻自己愛心等行為,讓他們感受到將愛贈與別人的快樂,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三)教師要尊重幼兒的人格
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自己家庭的破碎,往往會變得異常敏感,自尊心也往往變得異常的強,稍為觸碰就會引起強烈的反應。因此,對單親兒童進行輔導時要注意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多用表揚、鼓勵的方式去強調(diào)他們做得好的方面。對犯了過失的兒童,則切忌諷刺挖苦。要把握好批評的尺度,盡量心平氣和地和幼兒講道理,用類比,將心比心等方式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四)激勵幼兒自信
尼·德·列維托夫指出:“暗示學生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改進的可能性,并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位幼兒現(xiàn)有的優(yōu)良品質(zhì)和各種表現(xiàn)上?!苯處熞鄬斡H兒童進行激勵,激發(fā)他們的信念,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我們可以在各項活動中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能,如英語小廣播,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這些活動的參與!讓他們覺得自己有“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感覺。
單親兒童的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聯(lián)合管理,進而形成一種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使他們在我們愛的懷抱中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紅.幼兒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焦曉玲.試析單親家庭對兒童心理的影響[J].新鄉(xiāng)教育學院學報,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