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海 公 明
熄滅蠟燭的方法有很多種,相信你一定了解過不少。不過在科學實驗室里,我們注定要“不走尋常路”。這一次,我們要借助一些家中常見的生活用品,通過一個非常簡單的實驗實現燭火的延時熄滅。
蠟燭延時熄滅是如何實現的?趕快加入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白醋、小蘇打、杯子、滴管、蠟燭、點火器。
圖1
1.將白醋倒入杯子。
圖2
2.將小蘇打倒入另一個杯子。
圖3
3.在倒有小蘇打的杯子中放入一截蠟燭。
圖4
4.點燃蠟燭。
圖5
5.用滴管慢慢將白醋滴入小蘇打中。
圖6
6.蠟燭的火焰一開始沒有任何變化。
圖7
7.隨著時間的流逝,蠟燭最終熄滅,實現了延時滅火。
圖8
中南大學教授 徐 海
小蘇打和白醋之間發(fā)生的反應是這個實驗的核心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該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是不可燃物,會導致蠟燭熄滅。那么,它又是如何實現延時滅火的呢?
原來,二氧化碳比空氣重,因此剛開始反應時二氧化碳會暫時停留在杯底,不會影響蠟燭的燃燒。隨著反應的不斷進行,二氧化碳越來越多,最終達到蠟燭的高度,導致蠟燭熄滅。
二氧化碳是不可燃氣體,那么你知道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是什么嗎?
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被稱作干冰,在特定的壓力條件下,我們可以把二氧化碳液化成無色的液體,再在低壓下迅速凝固,最終得到干冰。
干冰升華時,我們可以看到美麗的白霧,不過那些白霧并非二氧化碳,而是水霧。當二氧化碳由固體變成氣體時會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空氣的溫度降得很快,空氣溫度降低后,水蒸氣會發(fā)生液化現象,放出熱量,這些液化的小水滴就是白霧。夏天的冰棍會冒“白煙”,也是同樣的原因。
干冰應用廣泛,特別是在舞臺、影視節(jié)目中經常會利用它們制作出壯麗磅礴的云海效果,因其安全可靠、性價比高受到人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