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開梅
近日研讀習近平《論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總書記的一句話讓人振聾發(fā)聵:“黨章要放在床頭,經(jīng)常對照檢查,看看自己做到了沒有?看看自己有沒有違背初心的行為?”
講紅色故事,訪革命遺址,唱紅色歌曲,看紅色電影……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各地創(chuàng)新學習形式,把課堂搬到教育基地、生產(chǎn)車間、田間地頭,以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掀起了“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高潮。
但是,記者在基層采訪調(diào)研時發(fā)現(xiàn),黨史學習教育在一些地方還存有“偏差”。有的黨員干部動員講話“雷聲大”,會后落實“雨點小”;有的黨員干部寫學習體會時不乏豪情壯志,對待群眾來訪時卻冷言冷語;有的部門活動搞得熱熱鬧鬧,但門難進、事難辦的問題依舊……這些“偏差”說明,在一些地方,黨史學習教育存在“兩張皮”現(xiàn)象。
消除“偏差”、破解“兩張皮”,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把黨章放在床頭,經(jīng)常進行思想政治“體檢”,同黨中央要求“對標”,拿黨章黨規(guī)“掃描”,用人民群眾新期待“透視”,同先輩先烈、先進典型“對照”,不斷叩問初心、守護初心,不斷堅守使命、擔當使命,始終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同黨中央要求“對標”。“對標”黨中央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原則。毛澤東同志曾說:“要知道,一個隊伍經(jīng)常是不大整齊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中間看齊,我們要向中央基準看齊,向大會基準看齊?!睆氖瘞扉T到天安門,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我們黨之所以有著強大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除了鐵一般的信仰和紀律外,離不開廣大黨員的看齊意識。正因如此,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們更應該同黨中央要求時時“對標”,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主動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使黨員干部在政治上站穩(wěn)立場、思想上辨明方向、行動上令行禁止,以嚴的精神、實的態(tài)度,定高標準、把嚴尺子、下深功夫,確保中央要求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zhí)行到位,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落地、開花、見成效。
拿黨章黨規(guī)“掃描”。一語不能踐,萬卷徒虛空。學習黨章不是囫圇吞棗、淺嘗輒止,而是要深學細學經(jīng)常學,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nèi)的勇氣,逐一對照、全面查找自身是否存在違背初心和使命的問題?,F(xiàn)實中,個別黨員滿足于概略瀏覽、走馬觀花,遠未做到認真對照、知行合一。有的把讀原文視為負擔,只在形式上裝裝樣子;有的認為自己知史懂史,不愿下功夫研讀;有的說一套、做一套。為避免這一情況,黨員干部應端正姿態(tài)、擺正心態(tài),以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覺,把黨章放在床頭,時刻拿黨章黨規(guī)“掃描”,及時發(fā)現(xiàn)、改正缺點。
用人民群眾新期待“透視”。一枝一葉總關情。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仡欉^往,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不讓一個人掉隊”的決心,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全體中國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的承諾,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每一篇章都鐫刻著人民情懷。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們要常用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透視”初心,把黨章放在床頭,對人民群眾最關注的領域、最迫切期盼解決的問題,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爭精神,出實招、出硬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先輩先烈、先進典型“對照”。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回望百年黨史,中華大地涌現(xiàn)了無數(shù)革命先烈和先進典型。一代又一代共產(chǎn)黨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南征北戰(zhàn)、忘我奉獻,甚至用自己的寶貴生命換來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對照先輩先烈、先進典型,我們知道了何謂初心,懂得了如何踐行初心。把黨章放在床頭,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與先輩對標、以榜樣為鏡,傳承紅色基因,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做到挑擔不畏難,登山不畏險,坦途不歇腳,重壓不歇肩,始終做到不忘初心、滋養(yǎng)初心、堅守初心。
把黨章放在床頭,通過“對標”、“掃描”、“透視”、“對照”等一系列“體檢”,把自己擺進去、把思想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這樣才能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