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
以前我把“流浪”視為理想,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生活在路上,四海為家,讓旅行成為我的生活。如今我似乎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當年的理想,沒有固定生活的城市,到處走走停停,喜歡的地方可以待上很久。有時因為待得太久,雜七雜八的東西越來越多,離開時我就會把一些物品交給路上認識的朋友幫忙保管,所以我經(jīng)常以為除了自己的行李箱,我還有很多的家。
二十歲時的旅行是好惡分明的,那時候更多的是去體驗新鮮感,體驗喜歡但遙遠的事物,比如想吃的食物、中意的場景、認同的文化,而面對不喜歡的總是不屑一顧,甚至嗤之以鼻。
印度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第一次去印度時,環(huán)境給我?guī)硖貏e大的沖擊。就算繁華如孟買,街道上依舊混亂嘈雜,耳邊的聲音更是此起彼伏,只有在睡覺的時候才能得到片刻安靜。盡管和別人講起印度時,我總是笑著說不錯,但無論怎樣,當時印度在我心里的形象就是臟亂差的。
直到后來我認識了一個印度人,聊起當初的印象,我才發(fā)現(xiàn)他和我對臟亂差的定義是不同的,才意識到我們其實處于兩種文明系統(tǒng),地區(qū)和地區(qū)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個體的差異也是如此,現(xiàn)在我除了喜歡了解我不知道的新鮮事,還喜歡去傾聽和我觀點不同的人的話。每個人的天性和經(jīng)歷都千差萬別,都有著各自的價值體系,只要能自圓其說,又何必再去爭論究竟誰對誰錯,誰好誰壞呢。
現(xiàn)在,當我能夠耐心地聽完宗教徒的想法,而不帶有任何排斥和優(yōu)越感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旅行好像的確讓我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這廣闊并不是物理層面的大,而是因為接納了不同,世界才變得很大。
人間的每一場相遇如果有結(jié)局,大概就是分別了,或早或晚而已。只不過這種經(jīng)歷對于一個生活在路上的人來說會發(fā)生很多次,而且十分頻繁。我并不是一個脆弱的人,但我數(shù)不清有多少次在分別時哭了,有時是難過地哭,有時是不舍地哭,有時是遺憾地哭。究其原因,也許是每段故事都能給我新的觸動,相似之處是它們都那么真實地發(fā)生過。
杰克·凱魯亞克在書里說:“很多人都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只有痛苦或愛或危險可以讓他們重新感到這個世界的真實?!?生活中會有特別多的時刻,人們是感受不到任何情緒的,麻木又機械地活著,所以我很慶幸分別時那些涌現(xiàn)的情緒,至少證明了我還在真切地活著。
我抬頭看了一眼書桌前的照片墻,童年的閨蜜,旅途中認識的朋友,還有那些在拍照但沒上鏡的人,大多數(shù)都沒再見過了。好像恰恰是因為經(jīng)歷過太多的分別,才更知道大多數(shù)分別都不會再見。盡管我已經(jīng)習(xí)慣了人來人往,但我始終學(xué)不會風(fēng)輕云淡地說再見,我無意把旅行寫得傷感,但不得不承認它就是被聚散離合切割成的一段又一段故事。走得越久,離別越多。
我在海南學(xué)習(xí)了兩個月的沖浪,走的時候仍然不能得心應(yīng)手地抓到浪;我在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住了一個月,哪都沒去,每天面對的都是同一片山;上個月底為了趕去云南大理赴約,錯過了爬云南麗江哈巴雪山最好的時節(jié)。
旅行總是充滿著不同程度的遺憾,可當遺憾一次又一次發(fā)生時,我居然搞不清楚那到底是遺憾還是驚喜了。雖然浪沖得不好,我的膚色卻曬得很好;雖然沒有去成哈巴雪山,卻因此遇到了我最喜歡的攝影師,還拍了很多喜歡的照片。所以你看,遺憾的背后總是悄悄藏著糖果。
以前我是個對未來懷有很多期許并念念不忘的人,想來那些遺憾大概是因為我對結(jié)果有著既定的期待,一旦沒有達成就失望了。可就像我們永遠都無法踏進同一條河,我們也沒有任何一條河可以去辜負。雖然總在錯過沿途的美好,可那又如何,路永遠都走不完啊。
我喜歡旅行,導(dǎo)致我對地圖有種執(zhí)念。我不戴首飾,卻買過一個世界地圖的項鏈,并且一直珍藏著。這幾天在家,我無意中翻到大學(xué)時候自己畫的地圖,去過的地方都被我用星星標記了,夢想著有一天要將整個地圖畫滿星星。 那時,我會因為要去一個新的地方而心潮澎湃,回來后便立即在窮游網(wǎng)和馬蜂窩網(wǎng)上做標記,仿佛自己獲得了某種勛章。
再后來,我辭職了,嘗試做自由職業(yè),生活在路上,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兩年了。正常來講,兩年時間足夠我繞著地球飛一大圈了,可我去過的地方仍然屈指可數(shù)。當旅行越來越平常,直到成為我的日常,去過多少地方好像沒那么重要了,就像我們并不會慶祝在北京坐了很多次地鐵一樣。
今年我在云南滄源的山頭認識了一位伯伯,他的兩個女兒,一個在浙江杭州,一個在韓國,可他一生都囿于那座山。前陣子整個村子都搬遷了,他還舍不得離開,在半山腰又搭了個極其簡易的小房子,我去的時候,電都沒有。他每天都在和大自然相處,也不覺得無聊,種菜、種茶、養(yǎng)豬就是他的全世界,他樂此不疲。
他的生活讓我意識到,旅行并不僅僅是身體在路上,而是一種心態(tài),是當你面對窗前的花,眼前的一朵云,路上的一道光,面對最平凡的日常,都能獲得新的感受和樂趣。旅行十年,當它逐漸成為我的生活,我發(fā)現(xiàn)生活本身也是一場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