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口腔醫(yī)院(410000)李莎
慢性牙周炎是牙周炎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臨床上約95%的牙周炎患者為慢性牙周炎,主要是微生物引起,由牙面和齦溝內的菌斑微生物引發(fā)牙齦的炎癥和腫脹,繼而擴展到深部組織,最后導致牙周破壞[1]。慢性牙周炎常見于35歲以上人群,患者早期無明顯癥狀,隨著炎癥不斷加重,以牙齦出血、牙齒松動為主要臨床表現,并可伴隨繼發(fā)性口臭,可造成牙齦、牙槽骨和牙齦組織的破壞,甚至可出現牙周膜壞死、牙頜畸形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對于慢性牙周炎,治療目標首先是徹底清除病因刺激物,消除炎癥,減輕牙周袋,但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中出現的深牙周袋和輕中度牙齒松動等,采用去除菌斑牙石的方法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近年來許多學者提出在基礎治療同時給予藥物治療,可明顯提高治療效果[3]。本研究探討丁硼乳膏聯合奧硝唑治療慢性牙周炎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98例,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聯合組(49例)和奧硝唑組(49例),奧硝唑組年齡35~56歲,平均(39.71±4.56)歲,病程2個月~24個月,平均病程(15.29±2.03)個月;聯合組年齡37~58歲,平均年齡(40.65±4.49)歲,病程2個月~25個月,平均病程(16.37±2.27)個月。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研究方法 奧硝唑組使用奧硝唑進行治療,0.25g/次,2次/日。聯合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丁硼乳膏進行聯合治療,將丁硼乳膏涂抹于患處,在口中滯留3~5min后使用清水漱口,3次/日。兩組均連續(xù)治療一個月,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牙周評估指標(臨床附著喪失、探診出血指數、牙周探診深度)進行比較,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17(IL-17)、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應(頭暈、惡心嘔吐、皮疹)發(fā)生情況。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炎癥消退,X片顯示牙槽骨吸收呈靜止型,牙齦紅腫消失;有效:患者炎癥明顯減輕,咀嚼功能明顯改善;無效:患者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 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聯合組治療有效率(93.88%)高于奧硝唑組(81.63%),差異顯著(χ2=7.852,P=0.020)。
2.2 牙周評估指標 治療前兩組牙周評估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附著喪失、探診出血指數、牙周探診深度均減少,且聯合組患者減少程度較奧硝唑組明顯(P<0.05)。見附表1。
附表1 兩組治療前后牙周評估指標比較(±s)
附表1 兩組治療前后牙周評估指標比較(±s)
注:與奧硝唑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n=49) 觀察時間 臨床附著喪組別失(mm) 探診出血指數(%) 牙周探診深度(mm)聯合組 治療前 6.69±0.76 73.59±11.31 6.36±0.72治療后 2.31±0.33*△ 12.32±2.62*△ 3.49±0.41*△奧硝唑組 治療前 6.64±0.71 73.57±11.35 6.46±0.74治療后 3.46±0.54△ 18.58±2.78△ 4.13±0.58△
2.3 炎性因子水平 治療前兩組炎性因子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TNF-α、IL-17、Hs-CRP均降低,且聯合組降低程度更加明顯,差異顯著(P<0.05)。見附表2。
附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x ±s,ng/ml)
2.4 不良反應 聯合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08%)低于奧硝唑組(16.33%),差異顯著(χ2=4.009,P=0.045)。
慢性牙周炎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疾病,進展慢、病程長、發(fā)病率高,通常始發(fā)于長期存在的牙齦炎,而牙齦損傷程度和牙周組織中細菌繁殖能力相關。臨床上,一些加重菌斑滯留的因素,如牙石、不良修復體、食物嵌塞等,導致菌斑微生物在牙面及牙齦溝積聚,引發(fā)牙齦炎,導致局部微生態(tài)環(huán)境失衡,致使病菌群進一步繁殖,造成深部牙周組織的炎癥[4]。慢性牙周炎不僅會使患者口臭、牙齒敏感、咬合無力、牙齒松動甚至脫落,還會使患者免疫力下降,從而促進呼吸道感染、糖尿病、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全身疾病的發(fā)展。目前臨床治療慢性牙周炎主要采用機械治療聯合藥物治療,在無法通過基礎治療解決的情況下,需要借助手術治療[5]。奧硝唑是新型硝苯基咪唑類衍生物,屬于一種抗厭氧菌、抗原蟲藥物,常用于治療厭氧菌感染,半衰期長且組織通透性好,主要在肝臟內代謝,通過作用于牙周致病菌、分離細菌DNA分子、導致DNA氧化發(fā)揮殺菌作用,且僅需極低濃度就可抑制細菌生長,雖抗菌效果較好但單獨應用效果欠佳[6]。丁硼乳膏是一種復方制劑,含有硼砂、丁香酚等,這兩種成分均具有一定的防腐、抗菌、保護皮膚黏膜的功效。因此,丁硼乳膏有顯著的抑制口腔致病菌群、減輕炎癥的作用[7]。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奧硝唑組,提示丁硼乳膏的加入提高了治療療效,聯合組臨床附著喪失、探診出血指數、牙周探診深度減少程度較奧硝唑組明顯,提示丁硼乳膏可顯著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評估指標,聯合組TNF-α、IL-17、Hs-CRP降低程度更加明顯,提示丁硼乳膏可明顯減輕患者炎癥反應,且聯合組不良反應較少,提示丁硼乳膏具有較高安全性,此結果與郭曉美[8]等研究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丁硼乳膏聯合奧硝唑治療慢性牙周炎臨床療效顯著,可明顯減輕患者炎癥反應,改善患者牙周指數,治療效果較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