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國 孫雙金
一、導入揭題,初識白鷺
師:課前我聽說,咱們班同學平時特別愛背古詩,積累了很多的古詩。那我們現(xiàn)在來做個游戲——“古詩填填看”。(PPT先后出示:“兩個黃鸝鳴翠柳,_________?!薄叭桨肼淝嗵焱?,___________?!薄癬__________,桃花流水鱖魚肥?!睂W生一齊說出古詩的另一句。)
師:同學們積累的古詩詞還真不少呢!假如請你把“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兩行詩句各去掉一個字,你會怎么改呢?
生:兩個黃鸝鳴柳,一行白鷺上天。
師:是原句好,還是他改過的句子好?
生:原句好。減掉“翠”和“青”,就不清楚柳和天是什么顏色了。
師:不可增一字,也不可減一字,語言準確而精煉,是古詩詞的一大特點。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幾句詩詞都講到了什么?
生:(齊)白鷺。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就叫《白鷺》。請同學們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課題)“鷺”是一個形聲字,上面是一個馬路的 “路”,表示它的讀音,下面的“鳥”表示它的意思,白鷺是一種鳥。
二、初讀課文,走近白鷺
師:我們平時生活在城市中,很少見到白鷺。今天,老師帶來一段視頻請大家欣賞。(播放白鷺生活的視頻)
師:你看到的白鷺是什么樣子的?
生:它的嘴很長很尖。
生:它有著彎彎的脖子。
生:它全身都是雪白的。
生:它覓食、走路都很端莊,像淑女。
師:走路、覓食非常端莊,我給你換個詞—— 優(yōu)雅。那么,作者郭沫若眼中的白鷺是什么樣子的呢?誰來讀一讀?(PPT出示: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線型結(jié)構(gòu)、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
(指生讀、齊讀)
師:這“毛”就是“毛”唄,為什么叫“蓑毛”呢?
生:因為白鷺的毛像蓑衣。
師:你們見過蓑衣嗎?說說蓑衣是什么樣子的。
生:蓑衣是用草做的,可以用來遮雨。
師:(先出示蓑衣的圖片,再出示白鷺圖。)這就是蓑衣。你們看,白鷺的毛多像蓑衣啊!所以作者說——
生:雪白的蓑毛。
師:什么是“流線型”?能畫一畫嗎?(生伸手在空中比畫)看來你們理解了,白鷺的身體就是流線型。
師:鐵色的長喙?!班埂笔鞘裁??
生:嘴。
師:那人家說你是“櫻桃小嘴”,也可以說成“櫻桃小喙”嗎?
生:(笑)不能?!班埂笔区B的嘴。
師:是?。∥覀儽磉_要精準。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幾個短語,讀出白鷺優(yōu)雅的樣子。(生讀得聲音較大)老師沒聽出白鷺的優(yōu)雅和美。再讀。(生讀得很輕、很美)這就對了。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了那美麗、優(yōu)雅的白鷺就在眼前。請大家自由地、輕聲地再讀讀課文。
(生自由朗讀之后,請一位學生朗讀第6自然段)
師:他讀得很正確,也很流利。尤其是“嵌在玻璃框里的圖畫”的“框”是第四聲,讀得多準??!還有“鏡匣”的“匣”讀得也特別準。
(生讀第7自然段)
師:把掌聲送給她!(生鼓掌)你為什么鼓掌?
生:因為她讀得很正確,也很流利。尤其“嗜好”的“嗜”翹舌音讀得特別準,所以我給她鼓掌了。
師:是的?!笆群谩钡摹笆取笔莻€難認的字,她讀得非常準。嗜好就是——
生:一種特別的愛好。
(生讀第8自然段)
師:“清澄”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呢?
生:清澄就是非常清澈明亮。
師:剛才我們讀了課文的三個自然段,大家讀得很好。接下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看看能不能把這么長的一篇課文讀成一句話?
(生默讀后,將課文總結(jié)成一句話。)
生:白鷺是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生: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師:我覺得這兩位同學的回答都可以。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個句子。(PPT出示: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理解這兩句話嗎?
生:說白鷺像精致小巧的詩歌。
生:說白鷺像精練巧妙的詩歌。
生:說白鷺的風韻在骨子里。
生:說白鷺自帶神韻。
三、研讀課文,感受白鷺之美
師:課前預習的時候,老師請你們?nèi)チ私庠姷奶攸c,我們剛剛上課的時候也讀了幾行詩,你發(fā)現(xiàn)詩有什么特點呢?
生:詩有豐富的想象力,又簡潔明了。
師:是的,詩的語言非常精練。(板書:語言精)這是詩的一個特點,那么詩還有什么特點?
生:詩往往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情感。
生:我們經(jīng)常會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了之后會有一種畫面感。
師:是的。詩有一種畫面美。(板書:畫面美)
生:詩還能激發(fā)人的想象。
師:沒錯,這想象之美也可以說是意境之美。(板書:想象美)
生:詩是押韻的,有節(jié)奏感的。
師:是的,詩讀起來有一種韻味之美。(板書:韻味美)
師:那么,作者為什么要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呢?白鷺和詩之間有怎樣的聯(lián)系呢?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四人小組交流,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PPT出示:白鷺_______,像詩一樣,讓我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生自主學習,組內(nèi)討論后交流。)
生:這篇文章前面介紹了白鷺的外貌,它像詩一樣精巧?!霸鲋环謩t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就像詩一樣不能加一個字,也不能少一個字。
師:你找的這段話寫出了白鷺的外形精巧。(板書:外形精巧)這段話里的“一分”“一忽”,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一點點。
生:比頭發(fā)絲還細。
師:是的?!耙缓觥北刃Q絲、蜘蛛絲還要細,“一分”跟筆芯的粗度差不多。那在作者眼里,白鷺是什么樣的?
生:它再長一點就嫌長了,再短一點就嫌短了,再白一點就太白了,再黑一點就太黑了。
生:在作者眼里它是十全十美的,完美無瑕的,無與倫比的。
生:沒有任何多余的。
師:是的,不能多,不能少,剛剛好,恰到好處。用課文里的話說就是——
生:一切都很適宜。
師:是啊,白鷺跟詩一樣精巧,那我們就用詩句的形式把這段話排列出來讀一讀。(出示PPT,指生讀)
師:我們能聽出白鷺的精巧和美嗎?
生:沒有。
師:嗯,有一點驚擾到這么美的白鷺。請你再來讀讀。
(生再讀,明顯有進步)
師:讀著讀著,仿佛這精巧的白鷺就站在我們的眼前了。這樣,你還會讀嗎?
(生填空讀)
師:白鷺在作者眼里簡直是完美無瑕、十全十美,所以作者說“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你心目中有沒有這樣的一個事物?
生:有,是我家的貓。
師:那你能仿照作者這樣的寫法說一說你家的貓嗎?
生:我家的貓,色彩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那柔軟的茸毛,那全身的花紋,那黃色的腿,那黑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師:先把掌聲送給他!他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面能說出這么長一段話,很了不起!有沒有人對他的話有疑問?
生:我有個疑問,他前面說柔軟,后面說的跟柔軟好像沒有關(guān)系。和柔軟相對應,那后面應該用硬更恰當。
師:是的,表達要準確、貼切。我們來幫他改一改。前面說那柔軟的茸毛,后面應該怎么說呢?
生:軟之一忽則嫌柔,硬之一忽則嫌硬。
生:柔之一忽則嫌軟,剛之一忽則嫌硬。
師:掌聲送給他們!
師: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白鷺就像一首精巧的詩?
生:第8自然段說白鷺是清澄的形象化,寫出了它干凈純潔,像詩一樣具有美感。
師:那誰來讀讀這段?讀出這種韻味、這種美感來。(生讀)恩惠是什么意思?
生:別人給予的一種好處。
師:作者認為,白鷺在空中低飛,是它給予我們的一種好處,一種美。我們看一下這情景是如何之美。(PPT播放白鷺低飛的視頻)這樣的情景非常美,美得有韻味。(PPT出示: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xiāng)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如果讓你給這一幅畫面起個名字,你會起什么樣的名字?
生:我會起名“白鷺低飛圖”。
師:如果我們加上地點呢?白鷺在什么地方低飛?
生:白鷺空中低飛。
師:(板書:空中低飛)空中是地點,低飛說的是它做了什么,說清楚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它這種空中低飛的意蘊非常美,就像詩一樣。讓我們一起來讀。(生齊讀)你還在哪些地方讀到了白鷺像詩一樣?
生:我感覺白鷺做的動作很有畫面感,很美。
師:哪一段寫出了它有畫面美?
生:“在清水田里,時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鏡匣?!?/p>
師:請你說說看,這一段寫出了怎樣的畫面美。
生:白鷺站在田里面釣魚、覓食。
師:在這幅畫面里,你可以想象出還有什么嗎?
生:清水中會有周圍景色的倒影,有游動的魚兒。
師:通過想象,畫面就更美了。好,讓我們讀出自己的想象。(生讀)我聽到的是聲音,看到的是文字,頭腦里想到的是美麗的畫面。如果請你給這幅畫起個名字,你會起什么名字?回顧一下我們剛剛的方法。
生:水田捕魚。
師:他說是“捕魚”,你們同意嗎?
生:應該是“釣魚”。
師:這兩者有什么區(qū)別?
生:用“釣魚”好,這樣畫面會有一種安靜之美。
師:你看,一個字不一樣,給我們帶來的畫面感也是不一樣的。釣魚體現(xiàn)出一種靜態(tài)美。(板書:水田釣魚)這里寫到白鷺像詩一樣有畫面美,所以作者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我們繼續(xù)交流。
生:我從“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于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wěn),而它卻很悠然”,看出白鷺像詩一樣具有畫面美。
生:這個“絕頂”用得很貼切,帶來了一種像詩一樣的意境。
生:它還和詩一樣具有想象美。文中寫到白鷺是在望哨,其實是作者的想象。而“悠然”是人的情感,白鷺是不會表達的,是作者把白鷺想成了自己。
師:這一段給我們打開想象的空間。你認為白鷺是在望哨嗎?
生:我認為它在絕頂上思考。
生:我覺得它正在觀察周圍有沒有適合自己的伴侶。
師:是呀,這些地方就能夠讓我們展開想象,像詩歌一樣,所以說,白鷺像一首精巧的詩。如果請你給這幅圖起個名字,你想起什么名字?
生:小樹站立。
師:你們同意嗎?
生:不同意,沒有說清白鷺是站在樹底下,還是站在樹上。我覺得應該是樹頂望哨。
師:(板書:樹頂望哨)同學們,你們看,這白鷺外形精巧,像詩一樣那么精美。它在水田釣魚,樹頂望哨,空中低飛,畫面非常美,意境非常美。它引發(fā)了我們豐富的想象,也像詩一樣,所以作者說——
生:“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師:可是,作者又寫到白鷺也有美中不足。你看——(PPT出示第9~10自然段)你同意作者這個看法嗎?
生:同意。白鷺雖然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動作、外形都有一種詩意的美,這就像歌一樣。但是作者又覺得歌是華麗奇妙的感覺,而白鷺是一種清新悠閑的感覺,所以說用“詩”更貼切一些,能表現(xiàn)出白鷺的樸素和清閑。
生:同意。鏗鏘用來形容有節(jié)奏而響亮的聲音,而白鷺是十分溫柔的。
生:我覺得歌也是可以的,因為歌本身也和詩一樣富有節(jié)奏感,把白鷺比作優(yōu)美的歌,也可以體現(xiàn)作者對白鷺的喜愛。
師:剛才這位同學說,把白鷺比作歌也是可以的。其實,很多歌就是譜成曲子唱出來的詩。歌有鏗鏘的,也有舒緩的。作者為什么偏偏要把它比作詩呢?因為作者是一位詩人,所以他更傾向于詩。如果作者是一位歌唱家,沒準就把它比作歌呢。白鷺不會唱歌,這是白鷺的美中不足,這點不足,在作者的眼中也是美的。
四、引導質(zhì)疑,升華白鷺之美
師: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你們還有什么疑問嗎?
生:(搖頭)沒有。
師:我有個疑問,你們能幫我解決一下嗎?作者把白鷺和白鶴、蒼鷺、朱鷺相比,在他眼中唯有白鷺最美,果真如此嗎?老師帶來了一段文字,這是一位作家寫的白鶴。(PPT出示:白鶴如一位美人,高挑的身姿,曼妙而輕盈,孔雀的艷麗輸它一段風度,鳳凰的華美輸它一段脫俗。鶴,在水邊徘徊,天鵝也只是捧月的群星。)在這位作家的眼里誰最美?
生:白鶴。
師:在郭沫若眼里呢?
生:白鷺。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
生:因為他們喜歡的事物不一樣。一旦你喜歡上某一個東西,就會認為它是最美的。
師:“愛,產(chǎn)生美?!保ò鍟┱且驗橄矚g白鷺,所以在郭沫若眼中它是最美的,美得像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一文沒有華麗的詞語,它樸素的語言讓我們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蘊含著的不平凡的美。白鷺如詩,《白鷺》一文如詩,《白鷺》課堂亦如詩,課堂展現(xiàn)著詩情畫意的美。
一、教學目標設定如詩般精準
緊扣單元要素,扎實落實課文書后要求?!耙换ㄒ圾B總關(guān)情”是本單元的人文要素,正是由于作者對白鷺的款款深情,才會寫出如此之美的文章。在反復朗讀文章、深刻體會文章的基礎(chǔ)上,在與老師、同學的討論中,學生自由、自然地生發(fā)出對白鷺的喜愛之情,這是閱讀體會的自然流露,是教學目標的精準達成。
本單元語文要素為“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郭沫若借用精巧的詩來寫白鷺外形優(yōu)美,借用描寫“美人”“仙人”的句子來寫白鷺“水田釣魚、樹頂望哨、空中低飛”,抒發(fā)“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的贊美之情。郭沫若先生把白鷺這個具象的事物與心中最美好的意象——詩聯(lián)系起來,用比擬、排比等修辭來表達情感;授課者用“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這一主問題貫穿課堂,學生反復咀嚼文字,找到白鷺與詩的相似之處,加深了對文本的內(nèi)化與理解。
二、教學結(jié)構(gòu)如詩般精巧
課堂由幾句與白鷺有關(guān)的古詩填空導入,瑯瑯的誦讀聲打開了這節(jié)詩情畫意的語文課,學生、老師頃刻入情入境。以對古詩語言精、意境美、畫面美等特點的感受為底色,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自主研讀、品詞析句,將白鷺的美與詩之美自然聯(lián)系,加深對于文本的體悟與感受,引領(lǐng)學生理解“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同時,引導學生仿照作者的寫法說一說自己喜愛的事物,讓學生言意兼得。最后,教師引發(fā)學生對文本的質(zhì)疑,讓學生把描寫白鶴的片段與課文對比,讓學生在對比中升華了“愛,產(chǎn)生美”這一主題價值認知。整節(jié)課主線明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結(jié)構(gòu)精巧,如詩一般。
三、課堂朗讀如詩般優(yōu)美
這樣一篇美如詩的文章,授課者給予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實踐中提高朗讀水平。在一遍又一遍漸入佳境的朗讀氛圍中,學生自然而然地體會到文本獨特的韻味,進入語言文字的美好世界,品讀到作者對白鷺的款款深情。這樣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學生通過優(yōu)美的朗讀來體現(xiàn)。在朗讀中,學生對文本由陌生到親切,也理解了文本中較難的語句。
四、文本解讀如詩般獨特
很多老師在執(zhí)教這篇課文的時候,定位在“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白鷺很美”。本節(jié)課的授課者在此基礎(chǔ)上,出示描寫白鶴的文字,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對比,引發(fā)學生對文本的質(zhì)疑,讓學生在對比中深化了對“愛,產(chǎn)生美”這一主題的認知。因為愛,所以才完美無瑕、十全十美、無與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