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歡
徐大哥平靜的退休生活被法院的一紙傳票打破了,狀告他的是親姐姐徐女士。原來,徐大哥的父親去世得早,母親獨自將徐大哥和徐女士撫養(yǎng)長大。由于當年母親極力反對徐女士的婚事,徐女士便在出嫁后與母親和弟弟斷了來往。徐大哥的母親晚年生病,徐女士從未出面照顧。母親認為徐女士不孝,與徐大哥交心時說過,自己去世后名下的房產留給徐大哥一人,如果徐女士來糾纏,便將自己的5萬元存款給她。徐大哥在母親去世后將5萬元交給徐女士,并告知其母親在遺囑中將房子留給了自己。徐大哥的母親去世前怕房產將來會給兒子帶來糾紛,便到公證處訂立了公證遺囑,按照心愿將個人財產做了安排。徐女士得知后很生氣,當即表示不相信母親只留5萬元給自己。
法院在審理過程中,調取了辦理遺囑的錄音錄像、卷宗等相關材料。經過調查證實,徐大哥手中的遺囑確實是其母親親自訂立的,真實性確認無誤。由于遺囑人生前訂立的遺囑經公證過機關公證過,其真實性很快得到法院的確認,徐女士敗訴。
2013年,李女士因一套房產被繼子劉某告上法庭。李女士和劉某的父親老劉于1997年結婚,二人都是再婚?;楹?,夫妻倆購買了一套商品房,并且未再生育,雙方的孩子也都未參與他們的生活。2012年老劉因病住院,沒多久便去世了。劉某認為父親留下的房產應由他繼承,便找到李女士要房子。李女士拿出了老劉去世前親手寫的遺囑,老劉在遺囑上表示,自己去世后該套房產由李女士繼承。劉某不能接受,認為老劉留下的遺囑有問題,遂將李女士告上法庭。
審理過程中,李女士出示了老劉在住院治療時的體檢報告,顯示老劉記憶力正常、言語流利清晰、對答切題。老劉于入院治療當日親自書寫遺囑一份,法院對遺囑的書寫筆跡進行鑒定,鑒定結果顯示該遺囑確實是老劉本人親筆書寫,所書寫的遺囑系其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因此,李女士有權繼承其夫的房屋。
劉阿姨生前是孤兒,從小與妹妹相依為命。為了供妹妹上學,劉阿姨年輕時拼命賺錢,因此耽誤了終身大事,此后一直沒有結婚生子。妹妹大學畢業(yè)后去了上海工作,劉阿姨留在杭州,二人分隔兩地,來往也越來越少。劉阿姨晚年去上海投靠妹妹,但妹夫覺得劉阿姨一直沒跟他們有什么來往,老年需要人伺候了才來投靠是個累贅,便阻攔妻子照顧劉阿姨。無奈,劉阿姨只能在妹妹所住小區(qū)對面租了房子,獨自居住。
劉阿姨平時愛去社區(qū)的水果店買東西,一來二往和店主王先生熟絡起來。王先生是個熱心腸的人,也是社區(qū)的志愿者,平時經常照顧和慰問孤寡老人。劉阿姨幾次生病都是王先生照料的。劉阿姨覺得王先生和自己非親非故,卻能像親人一樣照顧自己,便委托律師代書遺囑,并邀請三名社區(qū)工作人員見證了代書遺囑的過程,遺囑內容為:自己位于杭州的房產由水果店主王先生繼承,其他資產均捐給杭州紅十字會。劉阿姨去世后,妹夫得知其去世消息,認為劉阿姨生前的財產應由劉阿姨的妹妹繼承,得知劉阿姨在杭州的房產給了非親非故的水果店主后表示不能接受,便慫恿妻子起訴到法院要求繼承。
法院經過審理認為,劉阿姨立遺囑時神志清楚,遺囑雖由律師代書,但遺囑內容系其本人真實意思表示,并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作為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上也有劉阿姨、代書律師及見證人的簽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因此,法院判定遺囑合法有效,劉阿姨位于杭州的房產應由王先生繼承,其余財產應劉阿姨要求,如數(shù)捐贈給杭州紅十字會。
黃老太中年喪夫,一個人將兩個女兒和兩個兒子撫養(yǎng)長大,待子女結婚后也不愿意打擾子女的生活,一直獨自居住。黃老太75歲時,因意外摔倒而癱瘓在床,兩個女兒便輪流照顧黃老太。因與兒媳婦關系不和,黃老太和兒子們的關系也比較疏遠。在黃老太癱瘓期間,兩個兒子只是偶爾出面買些東西看望,沒有進行實質性的護理和照顧。
黃老太身體每況愈下,自覺時日無多,便讓女兒請來了一名住社區(qū)的工作人員以及一名鄰居做見證人。因無力拿筆寫字,黃老太便在見證人的見證下以錄音形式留下遺囑。遺囑內容為自己去世后,兩個兒子各分得5萬元遺產,剩下的所有存款及房產給兩個女兒平分。黃老太去世后,兩個兒子將兩個女兒起訴到法院,要求平均分割遺產,女兒拿出錄音遺囑,并將當時在場見證的社區(qū)工作人員和鄰居請來法庭作證。
法院經審查認為,黃老太的錄音遺囑清楚、明確,沒有剪輯加工的痕跡,且有兩個非利害關系人見證,該遺囑符合錄音遺囑的條件,合法有效,遂判決按照黃老太的遺囑內容進行財產分割。
馮先生和胡女士婚后生育一女,由于感情不和,雙方于1998年辦理了離婚手續(xù),女兒馮小姐隨母親生活。2002年馮先生與馬女士再婚,婚后生育一子,約定兩人婚后各自收入歸各自所有。由于組建了新的家庭,馮先生與前妻及女兒來往便少了。2018年馮小姐出嫁,身為父親的馮先生因怕現(xiàn)任妻子馬女士不滿,拒絕出席馮小姐的婚禮。父女二人的關系也因此產生隔閡。
2019年,馮先生突發(fā)心臟病入院。在進手術室前,馮小姐趕到現(xiàn)場。馮先生當著現(xiàn)任妻子馬女士及兒子的面,跟馮小姐懺悔自己過去沒盡到當父親的責任,承諾如果這次手術失敗,便將自己的50萬元存款留給馮小姐,市值20萬元的股票留給前妻胡女士。馮先生說這番話時,有一名主治醫(yī)師及兩名護士在場。不幸的是,馮先生手術失敗,當場死亡。
在處理遺產時,馮小姐母女和馬女士母子發(fā)生爭執(zhí)。馬女士認為馮小姐是馮先生的女兒,不反對她繼承50萬元存款,但是胡女士早已和馮先生離婚,胡女士無權繼承馮先生的股票。雙方就遺產問題未能達成一致,遂請求法院裁決。
法院審理過程中,馮小姐申請當時在場的主治醫(yī)師和兩名護士作證,證明馮先生在去世前曾立下口頭遺囑,對自己的財產進行了處理。法院認為,馮先生在訂立口頭遺囑時病情處于十分危急的狀態(tài),我國《繼承法》規(guī)定,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故胡女士有權以馮先生遺囑內容繼承其市值20萬元的股票。需要注意的是,口頭遺囑只限于遺囑人出現(xiàn)危急情況時適用,而且危急情況一旦消除,遺囑人能夠以書面或者錄音錄像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就歸于無效。
如上述案例顯示,原《繼承法》規(guī)定的遺囑形式只有五種,為了滿足現(xiàn)實需要,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志,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在“繼承篇”中對遺囑形式作了增加,對立有數(shù)份內容相抵觸的遺囑的效力問題作了修改。
一是打印遺囑和錄像遺囑被確認?,F(xiàn)實中打印遺囑、錄像遺囑十分常見,為此,《民法典》在原有五種遺囑形式的基礎上增加了打印遺囑和錄像遺囑,并對其形式要件作了明確規(guī)定?!睹穹ǖ洹返?136條規(guī)定:“打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注明年、月、日?!钡?137條規(guī)定:“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边@樣,自然人在遺囑形式上有了更多的選擇。
二是公證遺囑的效力不再優(yōu)先。例如,老徐于2年前立了一份遺囑并進行了公證,現(xiàn)在,老徐想對兒女的繼承份額進行調整,于是準備新立一份自書遺囑,以撤銷之前的那份公證遺囑。這是否可以呢?在《民法典》生效之前,即使老徐后來又立了自書遺囑,也是無效的。因為原《繼承法》規(guī)定:“立有數(shù)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比粼?021年1月1日后,則可以通過再立自書遺囑等形式撤銷先前的公證遺囑。因為《民法典》保留了原《繼承法》關于“立有數(shù)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的規(guī)定,刪除了“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的規(guī)定。也就是說,在遺產繼承方面法律充分尊重遺囑人的意愿,公證遺囑的效力不再優(yōu)先。
另外,《民法典》規(guī)定可以采用遺囑形式設立居住權。居住權是指以居住為目的,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的設定對他人的住房及其附屬設施所享有的占有、使用的權利。例如,老趙身邊只有保姆長期陪伴,保姆無兒無女無房產。如果老趙擔心去世后兒女繼承了房產,保姆將無處安身,那么就可以在遺囑中為保姆設立居住權。這樣,老趙的兒子在老趙去世繼承了房產后,保姆對老趙的房產仍然享有居住權,直到保姆去世時消滅。
遺囑有效的要件主要包括:一是遺囑人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即成年人立遺囑時應當神志清楚,能正確表達自己意愿;二是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欺詐、脅迫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三是遺囑的內容必須合法,違反法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遺囑無效;四是遺囑的形式必須合法,即應當采用自書、代書、打印、錄音錄像、口頭、公證等遺囑形式,而且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具體要求和特定條件。在訂立遺囑時還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
1.防止發(fā)生糾紛,遺囑應當具體、明確、清晰,避免遺漏繼承人。
2.遺囑有不同的形式,各種形式的遺囑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遺囑形式。
3.遺囑不能剝奪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法定繼承人的繼承權。如果所立遺囑沒有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以致產生糾紛,法院在處理遺產時會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
4.要注意見證人的人數(shù)和身份。代書遺囑、打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和口頭遺囑都要求有兩名以上的見證人,所請的見證人必須是繼承人以外、與繼承人無利害關系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5.《民法典》引入了遺產管理人制度,并規(guī)定遺囑執(zhí)行人是繼承開始后的遺產管理人,所以最好在所立遺囑中明確遺囑執(zhí)行人,這樣可以避免繼承人在推選遺產管理人時產生爭議。
潘家永
(安徽警察職業(yè)學院法律系主任、安徽凱安律師事務所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