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這首歌,對于每個成長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是那么熟悉,那么親切。它所傳遞的精神—雷鋒精神,早已銘刻在了每個人的腦海,并凝結在年輕的血液里。千萬年輕人也在雷鋒精神的引領和鞭策下,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非凡的事業(yè)和成就,使青春煥發(fā)出絢麗的光彩。雷鋒作為時代精神的楷模,也成為一代人理想與情操追求的象征。我以為,雷鋒精神中代表著進步的核心價值體系,永遠都不會過時,在新時代還需加以弘揚,并與時俱進、賦予其新的意義。如何賦予雷鋒精神以新的意義與內涵,是我們這代人要認真思考、琢磨的一件事情,也是重溫和學習雷鋒精神的旨義所在。本人精心收藏的雷鋒系列專題連環(huán)畫冊,便有助于詮釋其精神,發(fā)掘其新時代的意義。
書名《雷鋒》的連環(huán)畫有多個版本,比如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48開,姜維樸改編,費生福、劉永凱、董洪元等繪畫,1963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該連冊封面為雷鋒在沈陽軍區(qū)“緊握手中搶”的士兵形象,繪者張乳濟,扉頁有劉少奇手書題詞:“學習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再如遼寧美術出版社出版,50開,王建郁、李森林、潘彩英改編,王真、劉馗、李子純、金巖、房英魁、姚祥發(fā)、趙明鈞、徐思繪畫,1963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該連環(huán)畫冊為第二屆全國連環(huán)畫評獎獲獎本。還有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60開,沈陽部隊政治部解放軍畫報社供稿,1973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其扉頁有毛澤東著名的“向雷鋒同志學習”草書題詞(毛澤東題詞原發(fā)表在1963年3月5日的人民日報上,每年3月5日被定為雷鋒紀念日)。其他與雷鋒有關的連環(huán)畫冊有:《學雷鋒做好事》,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60開,顧義夫、顧行先編文,張澤芯、杜滋齡、張偉繪畫,1964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雷鋒小時候的故事》,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24開,楊永青繪,1964年5月1版,1979年8月2版;《雷鋒的少年時代》,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64開,劉含真改編,錢貴蓀繪畫,1966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1973年2月第2版1次印刷;《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雷鋒》,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48開,彩色本,沈陽部隊《雷鋒》幻燈創(chuàng)作組編繪,1973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雷鋒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64開,原著作者為陳廣生、崔家駿,由林丹改編,毛震耀繪畫,1977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雷鋒的故事》連環(huán)畫叢書(共4冊)分別為:《前方和后方》《人民的勤務兵》《孩子們的知心人》《甘當革命的傻子》,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40開,彩色本,沈行工、龍云緒等繪畫,1973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甘當革命的傻子》連環(huán)畫記敘了雷鋒的一段真實故事:天快暖了,連隊里發(fā)放夏衣,每人兩套單軍裝,兩套襯衣,兩雙膠鞋。大家喜滋滋地向事務長領衣服。發(fā)到雷鋒時,他卻說:“我只要一套軍裝,一件襯衣和一雙膠鞋就夠了?!笔聞臻L奇怪地問:“為什么只要一套?”他說:“我身上穿的軍裝,縫縫補補還可以穿,我覺得現(xiàn)在穿一套打補丁的衣服,比我小時候穿得要好上百倍呢!剩下的兩套衣服交給國家吧?!?/p>
上個世紀60年代的夏天,報紙上報道了遼陽地區(qū)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水災。遼陽是雷鋒參軍、勞動、生活過的地方,他馬上惦念起那里的伙伴和鄉(xiāng)親們,急得直嘆氣。當他在報上看到黨中央派飛機給災區(qū)人民送糧又送衣的時候,心里想:“黨中央這樣關心災區(qū)人民,我這個人民戰(zhàn)士,此刻能為災區(qū)人民做點什么呢?”他想到自己還有公社退回來的一百元錢,便連忙寫了封慰問信,跑到郵局,把一百元錢和信一起寄到遼陽去了。之后他在日記上寫道:“有人說我是傻子,是不對的。我要做一個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國家的人。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甘心愿意做這樣的傻子,革命需要這樣的傻子,建設也需要這樣的傻子?!?/p>
我想,從這些故事中可洞見雷鋒精神之一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