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 產科,河南 洛陽 471000)
妊娠期高血壓是妊娠期常見合并癥,包括妊娠高血壓(PIH)和子癇前期(PE),其可較大程度影響母嬰健康,甚至導致孕婦和新生兒死亡。妊娠期高血壓致病因素較多,包括各種母體基礎病理狀況、妊娠期環(huán)境等[1-2]。細胞因子信號轉導負調控因子(SOCS-3)是參與調解母胎免疫的關鍵因素之一,能夠提升母體免疫力,從而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發(fā)病率和其危害程度[3-4]。有研究表明[5-6],高血壓患者除了存在氧化應激反應、脂質代謝紊亂以外,還伴發(fā)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癥反應,而炎癥反應是導致老年急性腦出血、妊娠期高血壓發(fā)生的重要因素?;诖耍嵵荽髮W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將進一步分析血清SOCS-3 及白介素-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病情的相關性。
回顧性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120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分為PIH 組(45 例)、輕度PE 組(47 例)、重度PE 組(28 例),另選取同期在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定期產檢的正常孕婦30 例作為對照組。PIH 組年齡25~43 歲,平均(33.22±5.14)歲,體重指數(shù)(BMI)24~36 kg/m2,平 均(30.36±5.26)kg/m2,孕周 24~27 周,平均(25.17±0.81)周;輕度PE 組年齡25~43 歲,平均(34.26±5.13)歲,BMI 24~36 kg/m2,平均(30.21±5.22)kg/m2,孕周 24~27 周,平均(25.36±0.83)周;重度PE 組年齡25~43 歲,平均(30.17±5.31)歲,BMI 24~36 kg/m2,平均(30.19±5.26)kg/m2,孕周 24~27 周,平均(25.27±0.84)周;各組年齡、BMI、孕周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入選條件:①年齡不低于25 歲,不高于45歲;②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斷標準[7],PIH 表現(xiàn)為妊娠20 周后血壓持續(xù)性增高,當兩次以上測量收縮壓≥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Hg、24 h 蛋白尿≥0.3 時診斷為輕度PE,當兩次以上測量收縮壓≥160 mmHg 和/或舒張壓≥110 mmHg、24 h 蛋白尿≥0.4 診斷為重度PE;③入組時孕周24~27 周;④患者資料明確、完整,且簽署知情同意書;⑤單胎妊娠。排除條件:①有重要器官異常,如大腦、肝臟、腎臟、脾臟、心臟等;②有心腦血管、免疫系統(tǒng)疾病等;③合并其他精神類疾病等;④合并嚴重軀體類疾??;⑤原發(fā)性高血壓;⑥有嚴重傳染類疾病。
取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放入37℃水浴箱內30 min 后進行離心,離心后保存于-80℃環(huán)境中,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SOCS-3 和IL-1β、TNF-α 含量。
統(tǒng)計所有患者妊娠結局,記錄終止妊娠情況。
以SPSS 18.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所得數(shù)據,計數(shù)資料如年齡、平均孕周等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及預后的單因素分析行χ2檢驗;計量資料如SOCS-3、炎性因子等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Logistic 回歸分析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比較,PIH 組、輕度PE 組、重度PE 組血清SOCS-3 水平低,IL-1β 及TNF-α 水平高(P<0.05),且SOCS-3 水平PIH 組>輕度PE 組>重度PE 組,IL-1β、TNF-α 水平PIH 組<輕度PE 組<重度PE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血清SOCS-3、炎性因子水平比較(,ng/L)
表1 各組血清SOCS-3、炎性因子水平比較(,ng/L)
120 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中,最終終止妊娠者25 例(20.83%),與正常分娩者比較,終止妊娠者血清SOCS-3 較低,年齡、IL-1β、TNF-α 水平及重度PE 者占比較高(P<0.05),見表2。
將表2 單因素分析中影響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預后的5 個指標設為自變量(賦值情況:病情程度:PIH=0,輕度PE=1,重度PE=2;年齡、SOCS-3、IL-1β、TNF-α 按實際值分析),預后作為因變量(正常分娩=0,終止妊娠=1)進行條件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病情程度、IL-1β、TNF-α 水平為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SOCS-3 為保護性因素(P<0.05),見表3。
表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表3 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預后Logistic 回歸分析
PIH 主要表現(xiàn)為血壓升高,PE 患者可能還伴隨肝下血腫、蛋白尿,并出現(xiàn)腦血管痙攣、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視力模糊等癥狀,還有可能引起胎盤早剝、早產等嚴重并發(fā)癥[8]。SOCS-3 是一種新型免疫分子,能夠與細胞受體結合增加蛋白酶體數(shù)量,同時促進蛋白酶體活性加速,主要表達于多種免疫系統(tǒng),能夠增強免疫系統(tǒng)持續(xù)性和對癌細胞、炎癥因子抵抗性,主要作用為提升人體免疫力和增強抵抗力[9-10]。PIH 的發(fā)生主要包括胎盤形成不良與胎盤氧化應激兩方面,其中早期胎盤形成不良主要體現(xiàn)在滋養(yǎng)細胞侵蝕子宮內膜不完全和子宮螺旋小動脈重鑄異常,繼而引起胎盤血流量減少;此時,胎盤的缺血、缺氧可促使胎盤釋放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TNF-α、IL-1β 等系列炎性因子,這些炎性因子均可增加血管內皮損傷,并且誘導血管內皮細胞產生其他炎癥介質,從而影響機體免疫功能和代謝功能[11]。
本研究顯示,與對照組比較,PIH 組、輕度PE 組、重度PE 組血清SOCS-3 較低,IL-1β 及TNF-α 水平較高,且PIH 組、輕度PE 組、重度PE 組上述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患者血清SOCS-3 降低,IL-1β及TNF-α 水平異常升高有關,且與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何婷等[12]和馬彩蓮等[13]部分研究顯示,炎性細胞因子如脂聯(lián)素、TNF-α、IL-1β 等表達異常可能會誘導免疫系統(tǒng)損傷,且炎性細胞水平越高,患者血壓便會越難以控制,均支持了本研究觀點。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 分析顯示除了年齡、病情程度以外,血清IL-1β、TNF-α 水平是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而SOCS-3 為保護性因素,其中IL-1β、TNF-α 等炎癥因子水平高提示炎癥反應加重,可導致免疫系統(tǒng)功能減弱,從而引起高血壓難以控制;而SOCS-3是免疫系統(tǒng)重要因子,能夠促進蛋白酶體活性加速,且對滋養(yǎng)細胞生長和內皮細胞功能有一定促進作用,從而達到控制血壓、減輕炎癥反應的目的,本研究與張云霞[14]和溫麗等[15]部分研究一致,其也證明了炎性因子過多或SOCS-3 過少會影響炎癥免疫系統(tǒng)平衡,即炎性因子大量釋放可損害血管內皮細胞,SOCS-3 過少會導致免疫系統(tǒng)功能減弱,從而影響妊娠結局。
綜上,SOCS-3、IL-1β、TNF-α 水平是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預后重要因素,臨床應密切監(jiān)測患者SOCS-3 和IL-1β、TNF-α水平變化,必要時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