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春宇,湯青萍*,卜 柱,常玲玲,張 蕊,付勝勇,夏愛萍,楊明軍
(1.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江蘇揚州225125;2.河南天成鴿業(yè)有限公司,河南平頂山214400)
自然狀態(tài)下,野鴿傾向于隨機選配。Jiang等[1]研究發(fā)現(xiàn),野鴿傾向于體型大小的隨機選配和不同羽色的非隨機選配,不同的選配模式,其生產性能不同。Takashi等[2]研究也表明,在動物馴化人工飼養(yǎng)過程中,進行大量的同質選配,導致家養(yǎng)動物基因多態(tài)性降低,增加有害基因的變異,降低生產性能。因此,不同羽色和不同品種之間的雜交成為目前提高其生產性能的必要手段。
本研究中,白羽王鴿、白卡奴鴿和石歧鴿為白羽鴿,灰羽王鴿和黑卡奴鴿為有色羽鴿。其中,灰羽王鴿和黑卡奴鴿分別是白羽王鴿和白卡奴鴿的羽色變種。白羽王鴿又稱白金鴿、白王鴿,是美國經過100多年育成的優(yōu)良品種,其產蛋性能較好。美國于1915年育成白卡奴鴿,并于1932年前后,將其培育成適于展覽和生產的兼用品種,白卡奴鴿產蛋性能好、體重較重[3]。石歧鴿產于我國廣東中山市石岐一帶,是我國育成的大型肉鴿品種,其耐粗飼、抗病能力強[4]。本研究開展有色羽與白羽鴿雜交配套,比較各雜交組合的生產性能,為篩選出較優(yōu)生產性能的白羽和有色羽雜交組合提供參考。
試驗選取河南天成鴿業(yè)有限公司飼養(yǎng)的白羽鴿(白羽王鴿W、白卡奴鴿Y和石歧鴿X)和有色羽鴿(灰羽王鴿B和黑卡奴鴿H)。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試驗共設計8對組合灰羽王鴿♂×白卡奴鴿♀(BY)、黑卡奴♂×白卡奴鴿♀(HY)、黑卡奴鴿♂×石歧鴿♀(HX)、石歧鴿♂×黑卡奴鴿♀(XH)、石歧鴿♂×灰羽王鴿♀(XB)、灰羽王鴿♂×石歧鴿♀(BX)、灰羽王鴿♂×白羽王鴿♀(BW)、黑卡奴鴿♂×白羽王鴿♀(HW)。選日齡相近的青年鴿配對上籠,均為初產鴿,每個組合80對。自然孵化、親鴿哺育、不拼仔,飼養(yǎng)1年。中間若有鴿死亡,則不再重新配對。飼養(yǎng)管理遵照河南天成飼養(yǎng)規(guī)程進行。試驗鴿自由飲水,常規(guī)免疫。
測定指標包括產蛋數(shù)、產蛋窩次、產蛋間隔、出欄乳鴿數(shù)、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乳鴿28日齡成活率、乳鴿28日齡體重、成年鴿死淘率。測定方法參照文獻[5]進行。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軟件中單因素方差(One-way ANOVA)分析,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P<0.01表示差異極顯著,P<0.05表示差異顯著。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Tab.1 Composition and nutritional level of basal dietary
不同雜交組合鴿的生產性能見表2。
由表2可知,8對雜交組合鴿各項生產性能指標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
產蛋數(shù)以BY組合最高(23.45個),顯著高于XB、BX、BW組合(21.77、21.50、21.87個)(P<0.05)。
產蛋窩次BY組合最高(12.54窩),顯著高于XB和BW組合(11.34窩和11.40窩)(P<0.05),極顯著高于BX組合(11.34窩)(P<0.01)。產蛋間隔HY組合最短(28.15d)。
出欄乳鴿數(shù)以BY組合最高(15.45只),極顯著大于HY和HW組合(13.63只和13.12只)(P<0.01)。
BY組合受精率(92.04%)最高;除了與XB無顯著差異外,與其他組達到極差異極顯著水平(P<0.01)。
BX和XH組受精蛋孵化率(87.95%和87.06%)最高,與其他組合都達到顯著差異水平(P<0.05),其中與BY組達到差異極顯著水平(P<0.01)。
乳鴿28日齡成活率以HY(98.83%)為最高,與BX組合無顯著差異,顯著高于HX組合(97.75%)(P<0.05),極顯著高于其他組合(P<0.01)。
乳鴿28日齡體重8個組合無顯著差異(P>0.05)。成年鴿死淘率XB和BY最低,分別為3.57%和4.76%。
表2 不同雜交組合鴿的生產性能Tab.2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pigeons in different hybrid combinations
國內外學者對不同鴿種之間進行的雜交配套試驗,主要是二元雜交和三元雜交。陸嬡玥等[6]對落地王鴿和卡奴鴿進行二元雜交,發(fā)現(xiàn)以落地王鴿為父本,卡奴鴿為母本的雜交試驗組產乳鴿數(shù)量最多,經濟效益最高。湯青萍等[7-8]對歐洲肉鴿和白卡奴鴿、歐洲肉鴿和白羽王進行二元雜交試驗,發(fā)現(xiàn)不同組合生產性能存在差異。目前已經通過國家審定的肉鴿配套系(天翔1號和蘇威1號)屬于三元雜交,其中蘇威一號配套系年產乳鴿數(shù)17只以上,乳鴿28日齡體重達570 g以上。Horn等[9]使用泰森鴿近親繁殖對數(shù)量性狀的效應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近親繁育和遠親繁育在受精率、孵化率和仔鴿28日齡體重和成活率均存在顯著差異。以上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品種鴿的雜交能夠提高生產性能。
在我國地方畜禽中,羽色的種類非常多。研究顯示,羽色在品種間和品種內生產性能也有明顯的不同[10]。李國強等[11]對茶山雞三種不同羽色生產性能進行研究,珍珠羽的絕對生長值、累積生長值以及蛋重優(yōu)于黑羽和麻羽。鄧學梅等[12]對隱性白與黑羽地方雞種雜交生產優(yōu)質商品肉雞的效果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以地方雞為父本、隱性白羽肉雞為母本雜交效果好,雜種雞肉質明顯優(yōu)于快大型肉雞。湯青萍等[13]對銀羽王鴿和泰森鴿進行二元雜交試驗,發(fā)現(xiàn)經過雜交種鴿生產性能有一定的提升。張宏寬等[14]對歐洲肉鴿和銀王鴿進行二元雜交效果分析,發(fā)現(xiàn)雜交后代的活體重、屠體重等屠宰指標表現(xiàn)出雜交優(yōu)勢。此外,狄小松等[15]對白卡奴鴿和泰森鴿進行二元雜交試驗,然后與白王鴿進行三元雜交,研究發(fā)現(xiàn),乳鴿體重和乳鴿成活率得到提高。羽色是鳥類的第二性征,在求偶交配上發(fā)揮重要作用,影響著鳥類的配對行為,從而對生產性能產生一定的影響[16]。以上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羽色鴿種的雜交能夠提其高生產性能。
本研究顯示,BY組合產蛋數(shù)最高(23.45個),比湯青萍等[7]之前對歐洲肉鴿和白卡奴鴿雜交研究(22.32個)略高。BY組合受精率最高(92.04%),與湯青萍等[13]前期研究的銀王鴿和泰森鴿雜交受精率相近(93.82%),但比歐洲肉鴿和白卡奴鴿(79.85%)、歐洲肉鴿和白羽王鴿(76.22%)雜交組合受精率高[8]。因為歐洲肉鴿和白卡奴鴿、歐洲肉鴿和白羽王鴿雜交組合試驗進行較早,近幾年隨著養(yǎng)殖技術的提升,生產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雜交后代乳鴿28日齡體重各組都在530 g左右,與之前銀泰組合后代相近(537.90 g),略低于張宏寬等[14]檢測歐洲肉鴿和銀王鴿雜交后代(578.9 g),其由不同親本體重以及飼養(yǎng)環(huán)境所致。
優(yōu)良的母鴿應具有很好的母性、產蛋性能好、抱孵能力強。優(yōu)良的公鴿應具備優(yōu)質的配種能力和很好的哺喂乳鴿能力。出欄乳鴿數(shù)較多的組合適于肉鴿生產,產蛋量較高適于蛋鴿生產。本研究中,在父系相同的條件下,石歧鴿X(XH、XB)作為父系時,XH其受精率低,適合做蛋鴿使用,XB適合做肉鴿生產使用,表明灰羽與白羽的雜交效果優(yōu)于黑羽與白羽的雜交?;矣鹜貘滲(BY、BX、BW)作為父系時,BY配合力較高,BY組合適合做蛋鴿和肉鴿生產。黑卡奴鴿H(HY、HX、HW)作為父系時,黑卡和白卡屬于同一品種不同羽色,雜交優(yōu)勢不明顯,黑卡與石歧鴿的雜交效果好,HX可做蛋鴿和肉鴿生產使用。在母系相同的條件下,白羽王鴿W(BW、HW)作為母系時,灰羽王鴿與白王配合力效果好,BW更適合用于肉鴿生產。白卡奴鴿Y(BY、HY)作為母系時,灰羽王鴿和白卡奴鴿生產性能好。BY更適合用于肉鴿生產。石歧鴿X(BX、HX)作為母系時,灰羽王鴿和石歧鴿雜交效果好,BX更適合用于肉鴿生產。整體分析,灰羽與白羽的雜交效果比黑羽與白羽的雜交效果好,其中灰羽和白卡奴鴿、黑羽和石歧鴿雜交效果較好。
本研究8個組合中HX和XH、XB和BX為正反交組合,4個組合配合力測定結果表明,XH和XB產蛋性能好;HX和BX育雛能力強、出欄乳鴿數(shù)較多,因此XH和XB更適合用于蛋鴿生產;HX和BX更適合用于肉鴿生產。因石歧鴿體型較大,因此更適合做父本。
灰羽與白羽的雜交效果比黑羽與白羽的雜交效果好,其中灰羽和白卡奴鴿、黑羽和石歧鴿雜交效果較好。本研究中母鴿產蛋量均較高,但無精蛋較多和受精率相對偏低。因此,后期需重點加強對公鴿的選擇,以提高種蛋的受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