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誠 龐子千 吳文慶
導讀:瓜類與茄果類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經常出現不孕、 化瓜、花打頂及落花落果等問題,合理施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可有效解決。總結介紹了瓜類與茄果類常見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及使用方法,供廣大種植戶參考。
田間生產指導
受耕作制度、土壤鹽堿化、復種指數高和天氣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棚栽瓜類蔬菜往往出現生長前期雄花多雌花少的現象,導致結瓜率低,即“不孕癥”。瓜類作物栽培上,2~3 月因溫度較低,瓜類播種出苗率低,秧苗素質差,移栽后生長緩慢,“化瓜現象”普遍存在;近年來,由于農藥施用增多,蜜蜂等有益昆蟲數量遞減,瓜類自然授粉率也隨之下降;此外,黃瓜“花打頂”亦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表現為植株矮化,結成無法食用的彎曲成串小瓜。在番茄栽培上,春季棚栽番茄受低溫等因素的影響,有落花、落果現象,夏季高溫亦會落花、落果;溫州等浙南地區(qū),番茄每年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黃花曲葉病毒病。在茄子栽培上,早春棚栽茄子早期結的根茄、門茄、四門斗茄往往會出現僵茄、彎曲現象;夏季,受高溫、干旱天氣的影響,往往會出現雌性器官發(fā)育不良,形成柱短花多的現象。
上述瓜類和茄果類蔬菜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可采取選擇抗逆性較強的品種、增施有機肥、輪作倒茬、改善土壤理化性狀等措施緩解,此外,施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也是一種有效方法。筆者長期從事蔬菜生產,根據多年的種植經驗,總結了茄果類與瓜類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現介紹如下。
多效唑是一種生長延緩劑,可以抑制植物節(jié)間、葉柄的伸長和葉片的擴大,以控制植物徒長,起到壯苗的作用。瓜類作物育苗時為防止秧苗徒長、下胚軸過長,可對子葉噴50~100 mg/L 多效唑藥液;瓜苗高60 cm 左右時,再噴施1~2 次,可控制植株藤蔓瘋長,提高坐瓜率。但多效唑在土壤中的殘效期長,對下茬作物生長不利,應謹慎使用。施用1.8%愛多收1000~1500 倍液可促進種子發(fā)芽及花芽的形成。愛多收微毒,施用后在土壤里的殘效期短,對下茬作物無負面影響。
可廣泛應用于蒲瓜、黃瓜、甜瓜、西葫蘆等葫蘆科作物,促進雌花形成。乙烯利分解釋放乙烯,可抑制雄蕊發(fā)育,促進雌蕊發(fā)育,柱頭膨大,胚珠分化,子房伸長。一般采用噴霧法:在蒲瓜等瓜類5~6片真葉時, 噴霧150 mg/L 乙烯利溶液;7~10 天后(約有10 片真葉時)再噴第2 次。若采用大苗移栽法,可于定植前2~3 天對苗床噴施乙烯利,定植活棵后再噴第2 次,這樣可使全株從第10~11 節(jié)開始著生雌花。噴霧乙烯利可使全株均形成雌花,極大程度提高結瓜率和產量。筆者試驗示范結果表明,用乙烯利處理蒲瓜可增產1~2 倍。瓜類噴霧乙烯利時,采用4∶1 的比例,即噴施4 行,留1 行不噴,有利于自然授粉,噴過乙烯利的不宜留種。
針對早春棚栽瓜類化瓜現象嚴重的問題,筆者于20 世紀末引進早瓜靈(施必效)進行試驗、示范、推廣與應用,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有效解決了瓜類生產中的“化瓜”難題。目前,氯吡脲已取代早瓜靈,并廣泛應用于瓜類生產,除能有效改善“化瓜”外,還具有省工、省本、高產增效的效果。
南方菜區(qū),棚栽黃瓜早春結瓜初期,會發(fā)生不同程度花打頂現象, 即黃瓜的生長點變?yōu)榛ㄆ鞴伲仓臧?,頂部結出數條無法食用的小瓜,植株停止生長??刂苹ù蝽敩F象,可采取摘除植株頂部無效瓜,增施肥料,促進植株營養(yǎng)生長等方法。此外,筆者經多年實踐發(fā)現,隔7 天噴1 次碧護5000 倍液,連噴2~3 次,可有效緩解黃瓜花打頂現象。
用蕓薹素內酯浸種或葉面噴施, 可提高黃瓜、蒲瓜、絲瓜等瓜類的發(fā)芽勢和發(fā)芽率,增強植株抗寒性,使第一雌花節(jié)位下降,花期提早,坐果率提高,產量增加,品質改善,并能延緩植株衰老。筆者試驗發(fā)現,施用蕓薹素內酯,能使黃瓜坐果率提高16.9%~23.4%,產量增加20%~25%。在瓜類生產上,一般采用葉面噴施法:于苗期或移栽后,每667 m2噴施0.01~0.05 mg/L 蕓薹素內酯水溶液25~50 kg,每7~10 天噴1 次,共噴2~3 次。
本品低毒,對人畜無害,類似生長素,能促進作物生長,阻止離層形成,主要用于防止番茄落花落果,也可用于茄子和辣椒。番茄開花后1~2 天內,用手持微型噴霧器將防落素噴施于花穗(或花朵)上,噴施后的花穗(或花朵)應作標記,避免二次噴施。噴施時應盡量避免將藥液噴至枝或葉上,若藥液接觸到幼芽或嫩葉,會引起輕度的葉片皺縮、狹長或細小等藥害現象。
用防落素噴花, 可明顯提高茄子的早期產量,研究表明,用30 mg/L 的防落素噴施茄子,早期產量比對照增加382.7%; 噴施防落素時加入50%速克靈(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可兼治灰霉病。茄子噴施防落素的濃度、時間、方法及注意事項同番茄。
赤霉素是鐮刀菌代謝作用產生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目前赤霉素的生產主要采用發(fā)酵法。本劑對動物毒性極低,廣泛應用于糧、果、菜多種作物上,可產生極為明顯的增產增收效果。
南方秋冬大棚種植長茄(引茄一號等),根茄和門茄往往會出現短果、彎曲等不良現象而失去食用性和商品性。針對該問題,作者向蔬菜專業(yè)戶推薦使用防落素保花保果時,建議加入九二〇(赤霉酸)100 倍液,據反饋,如此施用,根茄和門茄長度有所增加,且很少彎曲,一定程度提高了茄子的產量與品質。配制時,先用少量酒精或白酒將赤霉素溶解,其后加水稀釋到所需濃度。
含有復合氨基低聚水糖抗病誘導物質及多種維生素、氨基酸、水楊酸等成分,能有效緩解藥害,調節(jié)植物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 對植物生理性、真菌性病害和病毒病亦有較好的防效。
21 世紀初, 溫州等地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TYLCV)發(fā)生非常普遍,損失慘重,針對該病,作者與相關科技人員開展篩選試驗,結果表明,用10%啶蟲脒乳油1000 倍液+30%噁霉靈水劑1000 倍液+天達21161500 倍液+裕豐181000 倍液 (或碧護5000 倍液),于番茄幼苗5~7 葉期噴施2 次,移栽后7 天和15 天再各噴1 次, 可有效控制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發(fā)生與為害,防效可達85%。筆者將配方推薦給廣大番茄種植戶應用在數千畝番茄上,這些種植戶均表示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