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穎
【摘要】閱讀是獲取信息、掌握知識的基本方式,也是信息時代人類生存發(fā)展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一直以來在小學階段,閱讀課是語文教師的專利。然后,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課程要具有綜合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小學階段作為基礎性階段,如何有效推進校園多學科閱讀,并把它常規(guī)化、日?;?,甚至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值得關注與研究的。
【關鍵詞】智慧閱讀;多學科;常規(guī)實踐
閱讀改變人生,閱讀成就人生。讓閱讀成為伴隨一生的習慣,在基礎教育中顯得尤為重要。紛繁復雜的各類閱讀中,對于小學生而言,讓閱讀常規(guī)化,讓閱讀廣泛化成為筆者研究的重點。本文主要對本試點學校推進的小學智慧型成長閱讀的多學科常規(guī)閱讀背景、構想和實踐進行探討與闡述。
一、校園閱讀背景
(一)校園閱讀現(xiàn)象分析
1.五不,影響閱讀質量。隨著閱讀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教師、家長認同,學校教育也更加的重視閱讀。可是目前“純學科閱讀”“考試性閱讀”“碎片化閱讀”“淺嘗式閱讀”等情況充斥著校園,學生課外閱讀時間不夠,閱讀書目的不系統(tǒng),閱讀類別不廣泛,閱讀數(shù)量不多,閱讀深度不夠的情況明顯,這“五不”嚴重影響著學生閱讀的興趣和質量。
2.偏科,閱讀類別單一。而其中閱讀種類單一的現(xiàn)象尤其突出,根據全國中小學圖書館推薦書目來看,學校第三大類書籍較多,而第四大類和第五大類綜合性書籍相對較少(以首批試點學校花都區(qū)新華街第四小學為例)。即語文學科相關書籍多,而數(shù)學、音體美、科學等學科的書籍較少,很多學生只是讀好書包里的幾本書,而對經典閱讀、綜合性書籍、自然文學、天文地理等閱讀的涉及少而淺。那么,閱讀什么?不同類型書籍怎樣有效閱讀?怎樣持續(xù)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都成了擺在事實面前的難題。
(二)提高多學科閱讀能力是難題
閱讀能力,是提升個人閱讀質量的關鍵。然而,不同種類的書籍又有著不同的閱讀方法,如何提高閱讀速度、閱讀效率,如何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fā)展與提升,審美的鑒賞與創(chuàng)造以及文化傳承與理解都成了擺在眼前的難題。學生學業(yè)壓力重,擠出時間并保證閱讀時間,保持對閱讀的興趣,提高不同種類多學科書籍的閱讀方法和閱讀能力都成了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針對以上情況,筆者認為,“常讀書·好讀書·會讀書·泛讀書”就成為了校園無圍墻式多學科常規(guī)閱讀的“寶劍”。
二、校園閱讀構想
1.愿景:借助廣州市智慧型成長閱讀平臺的“東風”,建立“學校學生成長閱讀平臺”,以“讓多學科綜合閱讀穿越學校、家庭、城市”為目標,以“常讀書·好讀書·會讀書·泛讀書”為路徑,培養(yǎng)學生多學科閱讀的習慣,多學科閱讀的興趣和多學科閱讀的能力。
2.規(guī)劃:搭建“學校學生多學科閱讀陣地”——打造“學校多學科閱讀活動平臺”——共建“師生多學科閱讀指導課程”——構建“家校多學科閱讀生態(tài)圈”的四年長效規(guī)劃。
三、校園閱讀實踐
(一)時間為證,搭建多學科常規(guī)閱讀陣地
“碎片化閱讀”和“淺嘗式閱讀”的原因很大層面是學生沒有閱讀的時間保證,閱讀無法常規(guī)化。學校憑借“廣州市智慧型成長閱讀平臺”的東風,由上而下地組建學校專有的智慧閱讀平臺,學生是閱讀者,家長是督促者,班主任和學科教師作為指引者,每日線上半小時打卡——每周閱讀課分享(設進課程表,多學科書籍輪換)——每月智閱星評比——每學期閱讀成果分享(多學科展示),用固性的時間和內容落實學生閱讀。
時間有了保證,多學科常規(guī)閱讀陣地的建設也要跟上。有條件的學??梢越ㄔO圖書館(以四小為例,學校投入400多萬打造“智慧圖書館”,每2年更新10萬元的圖書資源,并聘有具有專業(yè)技術資格的專人作為圖書館長,對學校多學科綜合類書籍進行定期閱讀推廣),無條件的學校應充分利用“流動讀書吧”和“班級圖書角”,開放閱讀陣地,讓學生隨地可閱,隨處可讀,搭建無圍墻式多學科常規(guī)閱讀陣地。
(二)活動為形,打造多學科常規(guī)閱讀平臺
習慣的養(yǎng)成離不開興趣的催化。如何讓學生在常規(guī)化閱讀中保持閱讀興趣,就需要以活動為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分享交流活動。
1.橫縱向,多年級多學科常規(guī)活動
橫向,各年級學科獨立活動;縱向,各年級學科融合活動。根據學生各年級年齡特點和學科特點,學校橫向開展六個年級的各學科活動,因為學生的年齡差異,對書籍的喜好也不同,推薦學生喜歡的,符合年齡階段的書籍進行閱讀活動也是極其重要的。
2.定向,讀書節(jié)大型閱讀活動
學校可以在一定的時間舉辦讀書節(jié)活動,用儀式感來激發(fā)保持學生閱讀的興趣。例如,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的同時,學校配合線上線下發(fā)出宣傳倡議短片,并對整個學年的多學科常規(guī)閱讀活動做一個提升——分享和展示。
各年級的活動也可以豐富多彩。例如:
除此之外,在閱讀分享和展示的基礎上,學??梢酝ㄟ^評選“閱讀之星”和“書香家庭”,把多學科融合閱讀活動推向一個小高潮。
(三)教師為朋,共建多學科常規(guī)閱讀融合
教師在閱讀中既是學生的指引者,同時也是朋友。師生為友,生生是友,師師是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遍喿x沒有圍墻,開放式的閱讀才能共建多學科閱讀融合的盛況。學校各科教師都可以把學科閱讀指導帶入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閱讀的樂趣,并可以制定各學科推薦閱讀書目,指引學生閱讀。
例如:
(四)家長為友,升級多學科常規(guī)閱讀成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多學科常規(guī)閱讀離不開家庭教育的身影?!皶慵彝ミM校園”“我最喜歡的好書推薦巡展”“我和爸媽書卡設計大賽”“課外知識競賽”“親子共讀說書團”等等活動的開展,把學生閱讀的儀式感和興趣再一次地激發(fā)起來。我們的家長來自于各行各業(yè),他們獨特的眼光,獨有的職業(yè)特點都成為了學生閱讀中的個性成長點,家長的參與很好地升級了多學科常規(guī)閱讀的成效。
閱讀推進學生的發(fā)展,也帶動家長素質的提升,它關系到個人的發(fā)展,國家和民族未來,基于廣州市智慧型閱讀成長平臺,學校進行的無圍墻式多學科常規(guī)閱讀活動,可以打破學校閱讀的局限,打破學生閱讀的局限,真正達到“讓多學科綜合閱讀穿越學校、家庭、城市”的目標,讓城市彌漫書香。
參考文獻:
[1]方曉波.中小學智慧型成長閱讀:實踐構想與行動路徑[C].廣州市教育研究院,2019(1):12.
[2]竇桂梅.回到教育的原點[M].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