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廣澤 金麗娜 ?,B石 張靖海 申春蘭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6)
聚乙烯醇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Polyvinyl Alcohol Fiber Reinforced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簡稱為PVA-ECC)經Victor C.Li研制成功距今已有近30年,各國學者針對PVA-ECC開展的力學性能研究較為成熟,近年研究熱點已逐漸由力學性能研究轉向耐久性研究。PVA-ECC由于具有良好的抗裂性和韌性,工程應用前景十分廣泛,Victor C.Li等學者針對PVA-ECC的力學性能開展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工作[1-3],但在一些臨海工程、除冰鹽侵蝕環(huán)境橋面工程、隧道和護坡工程中應用PVA-ECC也面臨著耐久(抗?jié)B)問題,因此PVA-ECC的抗?jié)B性能研究至關重要,目前針對PVA-ECC抗?jié)B性方面已開展的研究工作仍相對較少[4-6]。本文擬針對現(xiàn)階段既有抗?jié)B性能試驗研究成果進行初步整理統(tǒng)計,分析PVA摻量、粉煤灰摻量對PVA-ECC抗?jié)B性能的總體影響規(guī)律,為今后進一步開展相關研究工作提供參考。
PVA-ECC抗?jié)B透性能測試方法主要有快速氯離子遷移系數(shù)法(Rapid Chloride Migration Coefficient,簡稱RCM)和滲水高度法兩種,依據(jù)的現(xiàn)行標準是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
RCM法是通過測定硬化材料中氯離子滲透深度,計算出氯離子遷移系數(shù)來反映被測定硬化材料抗氯離子滲透性能的試驗方法。實驗中的樣品選擇直徑為φ100 mm±1 mm,高為50 mm±2 mm的圓柱體。測試選用NaOH溶液作為陽極溶液,選用NaCl溶液作為陰極溶液,實驗細節(jié)過程如圖1所示。試件測試完成后利用壓力機進行劈裂,在劈裂斷面噴涂顯色指示劑,根據(jù)顏色變化繪制滲透輪廓線并測量顯色分界線離圓柱體底面的距離,利用GB/T 50082—2009提供的公式計算出被測試件的氯離子遷移系數(shù)。
滲水高度法是測量并確定在恒壓(1.2±0.05)MPa下的平均滲水高度來反映被測硬化材料的抗?jié)B透性能,測試圓臺試件尺寸為175 mm×185 mm×150 mm,試驗以6個試件為一組,具體測試裝置如圖2所示,滲透試驗完成后利用壓力機對試件進行劈裂,根據(jù)劈裂斷面滲水輪廓線測得滲水高度的平均值作為該試件的滲水高度,一組試件的平均滲水高度取6個被測試件滲水高度的平均值。
影響PVA-ECC抗?jié)B性能的因素眾多,PVA-ECC內部的孔隙率、孔分布和孔特征等也會對抗?jié)B性能產生諸多影響,本文擬重點從材料宏觀摻量角度對影響PVA-ECC抗?jié)B性能的因素進行分析。部分現(xiàn)有文獻的統(tǒng)計整理表明:纖維摻量、粉煤灰摻量、水膠比等因素會對PVA-ECC抗?jié)B性能產生重要影響。
基于文獻[5]~[7]分析了不同纖維摻量對于PVA-ECC氯離子擴散系數(shù)的影響規(guī)律,所選試驗數(shù)據(jù)試件為φ100 mm×50 mm的圓柱試件,實驗試件的水膠比處于0.26~0.35之間。在此基礎上,依據(jù)文獻[5]~[9]分析了氯離子滲透法下不同纖維摻量對PVA-ECC滲透性變化率的影響規(guī)律,具體如圖3,圖4所示。統(tǒng)計結果表明:氯離子擴散系數(shù)和滲透性變化率均呈現(xiàn)出先減小后增加的趨勢,在PVA纖維摻量為1.7%附近會出現(xiàn)一個拐點,當PVA纖維摻量位于1.7%之前,PVA-ECC氯離子擴散系數(shù)便開始逐步下降,滲透性變化率也開始逐步降低,在纖維摻量超過1.7%以后,氯離子擴散系數(shù)開始逐步增大,滲透性變化率也會逐漸增大。綜上可見,隨著PVA纖維摻量增加,當PVA摻量在1.7%之前時,PVA-ECC抗?jié)B性能總體呈上升趨勢;PVA摻量為1.7%~2%時,PVA-ECC的抗?jié)B性能便會開始逐步降低。PVA-ECC抗?jié)B性出現(xiàn)上述變化趨勢的主要原因在于:當適量添加PVA時,纖維與水泥復合材料之間會產生良好的契合效應,進而提升抗?jié)B性;若纖維摻量過大,纖維總體表面積增加會過多消耗部分水泥漿導致PVA-ECC內部的流動性降低,導致孔隙增加,進而使其抗?jié)B性略有降低。
除了纖維摻量會對PVA-ECC的滲透性產生影響,粉煤灰摻量也是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對已有的研究成果[5,6,10,11]進行整理統(tǒng)計分析:隨粉煤灰摻量的增加,氯離子擴散系數(shù)和滲透性變化率均呈現(xiàn)出先略有減小后增加的趨勢,在摻量區(qū)間45%~60%范圍內出現(xiàn)拐點,具體如圖5,圖6所示。分析結果表明:PVA-ECC抗?jié)B性能整體呈現(xiàn)先略有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PVA-ECC抗?jié)B性出現(xiàn)上述變化趨勢的主要原因在于:當粉煤灰摻量少于50%時,隨粉煤灰摻量的不斷增加,會使PVA-ECC結構更加密實,孔隙率下降,提升了PVA-ECC的抗?jié)B性;當粉煤灰摻量過多時,會減少材料內部水化反應,PVA-ECC內部孔隙增多,降低材料的飽滿度,氯離子擴散系數(shù)和滲透性變化率出現(xiàn)增加,表明過量的粉煤灰降低了PVA-ECC的抗?jié)B透性能。
PVA-ECC除了受到纖維摻量和粉煤灰摻量的影響外,水膠比也是一個主要的影響因素,由文獻[12]~[14]可知,隨著水膠比的增大,其他因素不變時,PVA-ECC的滲透性增大,抗?jié)B透能力降低。與此同時,PVA-ECC的抗?jié)B透性能還受到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硅灰摻量、外加劑種類、纖維種類和纖維形狀等等。由于上述因素已開展的試驗數(shù)據(jù)有限,本文沒有進行相關統(tǒng)計工作。
1)統(tǒng)計分析結果表明:纖維摻量和粉煤灰摻量均會對PVA-ECC的抗?jié)B性能產生影響。
2)伴隨PVA纖維摻量的增加,當所加PVA摻量位于1.7%之前,PVA-ECC抗?jié)B性能總體上逐步增大;PVA摻量處于1.7%~2%區(qū)間內,PVA-ECC的抗?jié)B性能呈下降趨勢。
3)伴隨粉煤灰摻量的增加,PVA-ECC抗?jié)B性能整體呈現(xiàn)先略有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在摻量區(qū)間45%~60%范圍內出現(xiàn)拐點。由于統(tǒng)計試驗數(shù)據(jù)有限,相關摻量對PVA-ECC抗?jié)B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還有待于更多試驗書籍的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