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丹娜,劉宏飛,張南龍,蘇 瓊
(寧波市中醫(yī)院,浙江 寧波 315000)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fā)展的終末階段,老年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和患病率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發(fā)生心衰惡化和再住院率風險高。其中射血分數正常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normol ejection fraction,HFnEF)占40~80%[1]。心衰根據其臨床癥狀屬于中醫(yī)“喘病”“心悸”“水腫”等范疇。近年來發(fā)現血清糖類抗原125(CA125)水平升高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密切相關[2]。本研究通過測定老年HFnEF患者CA125水平,觀察不同基礎疾病對CA125的影響,中醫(yī)證候要素、心功能與CA125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2月-2020年3月某中醫(yī)院心內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共120例。納入標準:①符合2014年《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中HFnEF的心力衰竭患者;②能配合完成中醫(yī)癥狀、體征以及有關病史資料的完整采集;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嚴重心律失常伴有血流動力學改變者;有精神異常及不愿意合作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損害、惡性腫瘤、血液病患者。其中男57例,女63例,年齡60~94歲,平均年齡(82.31±7.99)歲,病程1~18年,在原發(fā)疾病中,合并高血壓(Essential hypertension,EH)96例(80%),合并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89例(74.17%),合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26例(25%),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臟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D)26例(21.67%)。根據1982年美國紐約心臟協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心功能Ⅱ級60例,Ⅲ級49例,Ⅳ級11例。
1.2.1 中醫(yī)證候采集 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參考1997年《中醫(yī)臨床診療術語國家標準》以及《2002年中藥新藥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出版的第2版《中醫(yī)內科學》,選擇患者入院時間為證候要素提取節(jié)點。采集患者四診信息,提取“氣虛、陰虛、陽虛、血虛、痰濁、飲證、水停、血瘀、氣滯”等中醫(yī)證候要素。
1.2.2 實驗室檢測指標 入院24 h內抽取空腹靜脈血,采用化學免疫發(fā)光法測定CA125,試劑盒由美國雅培公司提供;采用免疫熒光法測定BNP,試劑由深圳微點公司提供。CA125參考范圍0~35 U/mL;BNP參考范圍0~100 pg/mL。
1.2.3 質量控制 采用統一診斷標準,對參與臨床中醫(yī)四診分析的醫(yī)生進行系統培訓,完成一致性檢驗(癥狀一致率≥0.75)。
對不同性別患者CA125進行比較,男性和女性之間CA125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HFnEF患者CA125比較
無高血壓患者較合并高血壓患者CA125水平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或無心房顫動、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之間CA12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基礎疾病HFnEF患者CA125比較
合并水停、飲證患者CA125水平較無水停、飲證患者升高,且兩者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余中醫(yī)證候要素有或無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中醫(yī)證候要素HFnEF患者CA125比較
隨著患者心功能等級升高,CA125水平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心功能等級HFnEF患者CA125比較
CA125水平與BNP呈正相關(P<0.05)。見表5。
表5 CA125與BNP相關性分析
糖類抗原CA125是一種由上皮細胞分泌的高分子可溶性糖蛋白,是一種腫瘤標志物,常用于卵巢癌患者的臨床檢測[3]。CA125主要分布在羊膜組織及胎兒體腔上皮源性的上皮細胞,如腹膜、胸膜、心包膜、子宮內膜、羊膜和生殖道等一些組織間皮細胞的表面[4]。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人們開始發(fā)現血清CA125在心血管病患者中的變化。1999年NAGELE等和SOMA等發(fā)現心衰患者血清CA125水平伴隨神經激素如血清去甲腎上腺素、心房利鈉肽等的升高而升高[5]。新近發(fā)現血清CA125與慢性充血性心衰嚴重程度相關,且隨治療效果而變化,即可用于心衰療效的評價及反映近期預后[2]。
本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性別老年心衰患者CA125水平無差異。CA125在合并高血壓組與非高血壓組存在顯著差異。黃琪等[6]發(fā)現在心力衰竭高血壓組患者CA125與BNP呈正相關,其原因可能與高血壓所致左心室充盈壓增高和細胞因子刺激導致的組織順應性變化有關。本研究結果提示在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壓組與無高血壓組之間CA125水平存在差異,兩組患者在心功能等級分布上無差異,排除心功能嚴重程度不同對結果的影響,其原因仍待進一步研究。目前本研究未觀察到心房顫動、冠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對CA125的影響。有研究顯示房顫合并胸腔積液或左心房血栓的患者,CA125水平可能會更高[7]。在收縮性心力衰竭中,CA125水平升高與房顫的發(fā)生相關,血清CA125可用于預測房顫的發(fā)生[8]。老年HFnEF患者血清CA125水平隨著心功能分級升高而升高,CA125與血漿BNP水平呈正相關,CA125對判斷老年HFnEF嚴重程度有一定價值。
飲證是指水飲停于腔隙或胃腸,因體內水液停聚而轉化成一種較痰清稀、較水渾濁的病理性產物。水停是指體內水液因氣化失常而停聚,質地清稀、流動性大的病理性產物,飲證和水停本屬一類,都為水液停聚之象。CA125在有無飲證和有無水停患者中存在顯著性差異。DUMAN等[9]研究發(fā)現血清CA125水平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受損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其升高可能是靜脈充血及胸膜間皮細胞的激活或信號肽增加所致。HUANG等[10]研究發(fā)現CA125水平的升高可能與漿膜腔積液有關而獨立于慢性心衰本身,VADAT DAVUTOGLU等[11]研究發(fā)現存在胸腔積液的心衰患者中,CA125水平顯著升高。漿膜腔積液屬于中醫(yī)飲證范疇,水鈉潴留、下肢浮腫屬于中醫(yī)水停范疇,可見CA125的升高與水飲停聚相關。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CA125在心力衰竭中升高的機制與中醫(yī)飲證、水停有關,與臨床心功能嚴重程度相關,與BNP呈正相關,CA125或可作為評價心功能的指標。在合并高血壓與無高血壓患者中,兩者存在顯著差異,我們需要收集更多的樣本量,進一步探討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壓患者與CA125的相關性以及可能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