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加寶
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哪里最孤獨,哪里是盡頭?或許這是一個沒有確切答案的問題,但茫崖肯定是其一。茫崖在哪?可能走遍大西北的人也知之甚少。茫崖是誰?或許連青海本地人也給不了你答案。
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哪里最孤獨,哪里是盡頭?或許這是一個沒有確切答案的問題,但茫崖肯定是其一。
茫崖在哪?可能走遍大西北的人也知之甚少。茫崖是誰?或許連青海本地人也給不了你答案。
可偏偏就是這樣一座“一問三不知”的城市,是最吃遍西北風(fēng)貌、中國最晚掛牌卻有悠悠上千年歷史、最像外星球的地方。
2021年1月,茫崖石棉礦老礦區(qū)成為青海首個國家級工業(yè)遺產(chǎn)項目。佇立在茫茫戈壁灘的石棉選礦廠在訴說著茫崖孤獨、荒寂、后工業(yè)時代的故事。
中國最孤獨的城市
茫崖,蒼茫之崖。茫崖有多孤獨?
看地理位置便知:被四大無人區(qū)包圍,南邊是可可西里無人區(qū)、羌塘無人區(qū),西邊是阿爾金山無人區(qū),西北是羅布泊無人區(qū),就連東邊也是人煙稀少的柴達木盆地,距離最近的城市敦煌足足390公里的直線距離。
叫天不應(yīng),喊地不靈,茫崖是也。地處青海、新疆、甘肅交界,茫崖是進出四大無人區(qū)最為重要的物資補給站。人口稀少、空氣稀薄、90%是戈壁灘,方圓350公里內(nèi)沒有一座建制城市,200公里內(nèi)沒有一座縣城,一旦涉足,便無可退路。
中國攝影家陳仲元在到訪過茫崖后寫道:“時見羚羊隨車狂奔,得見野牦牛山坡成群,置身荒野如目睹地球初始?!?/p>
雖然這里孤獨得不像話,仿佛只剩下大地和蒼天遙相呼應(yīng),但偏偏千年的風(fēng)沙在此地畫出鬼斧神工,或是雅丹地貌,或是火星營地。
在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之間,因豐富的礦產(chǎn)擠出了一個如同翠玉的人工鹽湖。鋰、鉀肥、芒硝等鹽化物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散發(fā)出翠綠色的光芒,耀眼又迷人。
當(dāng)溫潤的一面收斂,便可展示“惡魔之眼”。“惡魔之眼”又稱艾肯泉,艾肯在蒙語里是“可怕”的意思。此泉硫磺含量極高,流經(jīng)之地寸草不生、飛鳥不過,又因從高空俯瞰極像一只眼睛,故名“惡魔之眼”。
在雨水的沖刷之下,茫崖的游園溝竟錯落有致地排列著上千上萬的“泥菩薩”,層層疊疊,仿佛“千佛坐禪”。1988年,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的兩名考察員發(fā)現(xiàn)并將其命名為“千佛崖”。離遠望去,千佛羅漢像是和昆侖神山遙相呼應(yīng),又與雅丹地貌的“魔王”近在咫尺,佛在這里勾兌了和諧。
不過,要瘋狂,還得數(shù)茫崖東北的俄博梁,這里是狀如外星表面的最好證據(jù)。有人形容這里是“瘋神捏造的世界”。
7500多萬年的雕刻腐蝕,留給世人的除了宛若走進火星的觀感,還有“幽深傳說”:因地貌奇特,穿梭的風(fēng)聲怪異,還因富含鐵質(zhì)而導(dǎo)致羅盤失靈。走進這里,可得做好隨時失聯(lián)的準(zhǔn)備。
茫崖的過往
你很難想象,在這片荒原上怎會衍生出一個不大不小的城市?是石油以及礦產(chǎn)資源。
在花土溝,有一個中國最荒涼的機場,運載著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來此建設(shè)家園。
茫崖市面積很大,下轄花土溝、茫崖、冷湖三鎮(zhèn),但人口只有6.3萬,多數(shù)集中于茫崖鎮(zhèn)和花土溝鎮(zhèn)兩地,其余都是四野無人的荒地。
但在過去,茫崖可不是一直荒涼。據(jù)記載,茫崖自舊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居住。等到有了確切的文書記載,是在漢代。
張騫出使西域,返程時為躲避匈奴的追擊,便“并南山,欲從羌中歸”。這個“羌”,便指今茫崖一帶。《漢書·西域傳》所載,這里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婼羌國的所在地。
四通八達的茫崖,自古以來還是溝通中西的要道。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一條“古羌中道”通往西域,后來又扼古絲綢之路南線咽喉,可謂“西行通南疆、東北過當(dāng)金山口通敦煌、往南赴衛(wèi)藏、東達青海湖”,千年來悠悠駝鈴回蕩于古道,不絕于耳,車馬往來,熱鬧非凡。
由于茫崖重要的地理位置,人口往來不息,又有得道高僧西行取經(jīng)而過,于是,羌戎文化、藏族文化和佛教文化得以在這片土地上扎根生存。
但歲月經(jīng)年,茫崖的繁榮早已被掩埋于風(fēng)沙之下,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這個地方才重新被石油喚醒。
1955年,勘探隊員希望這里的禿山皺嶺長滿鮮花,故起名“花土溝”??蓻]想到,此后這里長出來的會是全國儲量第一的石棉、全國儲量88%的天青石,還有6.7億噸石油。一夜之間,花土溝從溝變成鎮(zhèn)。
可隨著資源的枯竭,茫崖再次歸于沉寂。但身為青海油田的總根據(jù)地,花土溝鎮(zhèn)卻沒顯得過于荒涼。市政府佇立在此,整座城鎮(zhèn)的面貌顯出橘紅色調(diào),下班的石油工人走在整潔的馬路上,入夜之后,等待他們的是大排檔和西北燒烤。
如今走進茫崖,除了多民族、多文化的融合,后工業(yè)時代的面貌更甚:灰蒙蒙的天、風(fēng)沙、石油工人、工業(yè)廢墟、埋在戈壁下的經(jīng)文石刻,共同組成了一幅荒誕、失序、卻殘留著古絲綢之路底蘊的畫面。
別小看了大西北
當(dāng)命運的巨輪轉(zhuǎn)到今天,茫崖已經(jīng)憑借孤獨、荒誕、粗糲的美感重回人們的視線。那獨一份的傲嬌美貌,更是吸引人們孜孜不倦地探索……
疫情之后,率先火爆的是大西北游,其中便有茫崖。2020年,茫崖旅游人數(shù)同比增長22.5%,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9.9%。
但茫崖從不是一個可以輕易挑戰(zhàn)的目的地。
茫崖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四處都是赫赫有名的無人區(qū),可可西里、羌塘、羅布泊,隨便單拎一個都足以讓人顫抖。更別提一旦在戈壁深處發(fā)生高原反應(yīng),可能求救無援。
今年2月,有一名游客因天黑被困在翡翠湖景區(qū);2016年底,一具60年前的游客殘骸被發(fā)現(xiàn)在茫崖戈壁深處……盡管如今交通便利,但走進中國這座最孤獨的城市,還是得帶著幾分敬畏。
大西北并非“兩眼一閉”就可出發(fā)的網(wǎng)紅地,當(dāng)翡翠湖、“惡魔之眼”被朋友圈、抖音裹挾后,更該警惕美麗背后的危險。
(中國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