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紫陌
姐姐的掙扎與選擇
安然的父母車禍身亡,警察懷疑安然與死者的關(guān)系,因為車里的家庭合照上只有弟弟和父母的合影,她需要拿出身份證來證明自己。安然翻遍了家里的照片,都沒有找到自己和家人的合影,只找到一張泛黃的殘疾證明。姐弟倆關(guān)系疏遠,姑媽、舅舅等親人卻要求安然繼續(xù)撫養(yǎng)這個堪稱“陌生人”的弟弟,安然對此冷漠視之。
在職場上,安然因護士身份受到了職業(yè)歧視。高中畢業(yè)時,安然本想去北京學醫(yī),卻被父母偷偷改了志愿,讓她在四川省內(nèi)讀了護士專業(yè),以便更好地照顧弟弟。為此,她和家里徹底決裂,上大學后再沒回過家。當年的遺憾加上眼前的困境,讓安然想逃離這個環(huán)境,她執(zhí)著去北京讀研究生。在地鐵站,趁著弟弟上廁所時,她冒出了一走了之的想法,但是看著弟弟在地鐵里一邊哭一邊找姐姐,她實在無法狠下心扔下他。
安然想替弟弟找一個領(lǐng)養(yǎng)家庭,卻忘不掉身為姐姐的責任。她面試了很多領(lǐng)養(yǎng)家庭,都因為各種原因放棄了。后來,舅舅領(lǐng)養(yǎng)了弟弟,可是發(fā)現(xiàn)舅舅不靠譜后,安然立馬又拉著弟弟回了家。
臥病在床的丈夫、莫名懷有怨氣的女兒、缺乏存在感的兒子,姑媽的家庭生活也是一團亂。安然從小被姑媽帶大,深知生活不如意的姑媽也是一個被迫犧牲自我的“姐姐”。姑媽當年考上了大學,但為了自己的弟弟上中專放棄了讀書。她去俄羅斯做生意,因為弟弟生了孩子,被叫回來幫忙帶娃。在她的那個時代,似乎沒有反抗的渠道和可能,她一輩子都是這么過來的,奉獻了一生。
剛開始,姑媽對安然說“長姐如母”,希望安然照顧弟弟,堅決不同意安然把弟弟送給別人撫養(yǎng)。但當看到安然的人生有另一種可能時,她理解了安然,說“套娃也不是非要裝進同一個套子里面”。
最后,安然為弟弟找到了一個理想的領(lǐng)養(yǎng)家庭。在去北京前,弟弟的養(yǎng)父母提出姐弟倆以后“永不相見”,并讓安然在協(xié)議上簽字。安然在簽協(xié)議的最后一刻,放下了筆,拉著弟弟跑了出去……
基于女性題材的“爆款”電影
電影《我的姐姐》上映后,豆瓣評分7.2分,口碑持續(xù)發(fā)酵,引起一波觀影熱潮,該片一舉打破中國影史清明檔票房紀錄、中國影史清明檔影片單日票房紀錄、中國影史家庭片單日票房紀錄等。豆瓣很多高贊影評的標題都和“姐姐”有關(guān)——《作為一個姐姐,我為什么討厭這部電影?》《為什么一定要把弟弟扔了才算新時代獨立女性?》《我和〈我的姐姐〉:一個00后姐姐如何看待這部電影》……一位自稱“爸媽在我高三那年生了弟弟”的網(wǎng)友寫道:“這部電影看得我太壓抑了。”在微博,與《我的姐姐》有關(guān)的多個話題登上熱搜榜。截至2021年4月上旬,該片票房已突破6億元。
《我的姐姐》是一部關(guān)于女性的電影,描繪了安然和姑媽兩代“姐姐”的掙扎與抗爭,不加掩飾地呈現(xiàn)了“姐姐”這一身份之痛。該片的導演殷若昕和編劇游曉穎都是女性,從女性視角讓更多人發(fā)現(xiàn)很長時間里被忽視的女性聲音,以此來理解她們的困境。陳思誠在看完《我的姐姐》之后,認為女性導演對劇情的細膩把握程度,確實是一些男性導演無法達到的?!秺Z冠》的編劇張冀認為,不管是男性創(chuàng)作者還是男性觀眾,都得學著換位思考,時至今日,“聽她說”比“對她說”重要得多。
2021年春節(jié)期間上映的《你好,李煥英》也是一部關(guān)于女性的電影,導演賈玲是女性,她和張小斐飾演了片中最核心的母女角色,得到了觀眾的一致認可。近三年來,一大批女性視角的國產(chǎn)片不斷涌現(xiàn)。影片《找到你》講述了發(fā)生在女律師和女保姆之間的失子迷案,展現(xiàn)了女性在職場和家庭之間的掙扎;《送我上青云》中的女記者不幸得了卵巢癌,在生命的最后階段,她勇于尋找作為女性的自身價值,用自己的方式和世界和解;《過春天》是青春叛逆少女的成長困惑;《春潮》是同一屋檐下三代女性的“相愛相殺”;《相愛相親》是三位不同年齡段女人的愛情糾葛……正如著名電影學者戴錦華所說:“女性電影證明了女性的整體生命經(jīng)驗,作為新的文化資源為世界提供了想象力空間和新的創(chuàng)造。”
愿姐姐們都可以自由選擇人生
《我的姐姐》中,在安然和姑媽兩代“姐姐”的對比之下,我們看到了不同的選擇:姑媽選擇隱忍,安然選擇抗爭。影片設(shè)計了一個半開放式結(jié)局:安然在簽協(xié)議的最后一刻放下了筆,拉著弟弟跑了起來。這一結(jié)局其實并未明確交代姐弟倆今后的命運:是從此相依為命,還是在這最后一次的任性后徹底訣別?對于這個結(jié)局,編劇游曉穎說:“告訴女性應該怎么做是不公平的。我們一直強調(diào)支持,而不是支配?!?/p>
導演殷若昕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讓更多的“姐姐”看到有電影在書寫她們的故事,關(guān)注她們?nèi)松?jīng)歷中的痛苦和快樂、彷徨和迷茫、際遇和夢想。她說:“安然是成長中女性青年的一個縮影。我希望通過安然的故事,讓更多女孩認識到她們的職業(yè)規(guī)劃、人生方向,都應該由自己來選擇。”
歸根結(jié)底,《我的姐姐》里安然的不幸,來自于父母重男輕女的錯誤觀念?!敖憬恪痹诂F(xiàn)實中受了太多委屈?!队^音山》的導演李玉曾在1996年拍過一部紀錄片《姐姐》,講述一對龍鳳胎即將出世,在剖腹產(chǎn)前的家庭會議上,大人們決定先拿出女孩,因為她的出生就是為了“照顧弟弟”。于是,那個叫蕊蕊的女孩,一出生就背負著“姐姐”的身份以及一輩子都需要承擔的責任。
弟弟跟媽媽撒嬌,姐姐只能懂事地待在一邊,因為媽媽很累,承受不了兩個孩子同時撒嬌。弟弟撒嬌是可愛,姐姐撒嬌是不懂事。弟弟想看球賽,姐姐想看動畫片,媽媽會支持弟弟:“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吧,我和弟弟都想看球賽。”姐姐只能站在門口,不知所措。紀錄片播出后,很多人牽掛片中的姐姐。導演李玉回應過一次,她說這個家庭承受了一些外界的壓力,孩子母親坐火車都會受到旁人的責問。這也促使孩子的父母反思自己的問題,調(diào)整對姐弟的教育方式,給了姐姐更多的關(guān)愛與尊重。
很多觀眾看完《我的姐姐》后都會反思,這也正是電影想要達到的效果。導演殷若昕說:“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是好的原生家庭確實能夠保護你。有問題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會長在身上,它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冒出來。”原生家庭是否形成公平和良好的教育氛圍,對手足關(guān)系的形成和發(fā)展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毫無疑問,在環(huán)境良好的原生家庭里,兄弟姐妹更能懂得照顧彼此的感受。
在《我的姐姐》的豆瓣評論中,有一個自稱是“弟弟”的網(wǎng)友表示對姐姐抱有虧欠之心:“作為男性和弟弟,我們能為姐姐們做點什么?或許就從尊重她們的意志、了解她們的困境、支持她們的發(fā)聲開始吧!”家庭中的親人給予姐姐更多的理解,姐姐的生活才會過得更好。愿姐姐們都可以自由選擇人生。
(編輯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