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丹
最近去了一趟香港的迪士尼樂園。不大的園子,安排了兩天的行程,本以為能玩夠,沒想到,雖然不是旺季,但一些熱門項目依然需要排很長時間隊。兩天下來,最精彩的兩個音樂劇,都因為排隊時間太長而沒去看。
排隊時有人嘟囔,如果迪士尼樂園根據(jù)每個活動項目單獨收費,就可以減少排隊人數(shù)。
這話聽上去不錯,比如說,旋轉(zhuǎn)木馬如果按人次單獨收費的話,大人們可能就會把機會讓給小孩。按照一個小孩兩個大人陪同的家庭游來計算,旋轉(zhuǎn)木馬這個項目就可以減少三分之二的人流,孩子們排隊的時間就會大大縮短。
此舉貌似非常符合經(jīng)濟學原理,愛玩的多付點,不愛玩的少付點,排隊是資源消耗,無法體現(xiàn)不同客戶的時間價值。愿意花錢少排隊的人恐怕大有人在,樂園收入能增加,游客的游玩效率更高,玩每個項目必然感到物有所值。
單次收費或者浮動收費,聽上去不錯,但迪士尼為什么不實行呢?
如果每個項目單獨收費,可能某個項目排隊的人數(shù)就會減少,但小孩并不是自己付費,對成本并無概念,且自制力又較弱,如果喜歡一個項目的話,不免要重復去玩。一般而言,家長最多可以容忍小孩重復三五次玩某個項目,但要無限制地重復玩某個項目的話,家長就會勸說小孩去玩其他項目。家長和小孩之間的矛盾,最后演變成這樣一個場景:怒氣沖沖的家長和眼淚汪汪的小孩,這樣一來,孩子玩得就不夠盡興了。
當然,迪士尼恐怕不覺得排隊是浪費時間。排隊有一個正面作用,就是向路人透露出“這個項目好玩”的信息。迪士尼的辦法是:每張門票大約每兩個小時可以使用一次快速通行卡。在某些熱門項目的入口處設有發(fā)放快速通行卡的機器,把門票插進去就能得到此項目的快速通行卡,大約一個小時后可以免排隊入場。這間隙,游客就可以先去玩別的冷門項目,等時間快到了,再過來免排隊直接入場。
這樣看上去十分公平,又促進了各個項目人流的均衡分配。快速通行卡把不需要智力競爭的純體力排隊,變成了一項需要動腦筋的樂趣。這應該算是迪士尼為數(shù)不多的僅供家長“玩”的娛樂項目吧。
其實,從迪士尼公司的財務報表中不難看出,門票收入并不是樂園的主要收入來源,餐飲及相關迪士尼產(chǎn)品的銷售才是財源所在。2008年經(jīng)濟危機的時候,為吸引人氣,香港迪士尼曾經(jīng)免費向兩萬戶香港低收入家庭派發(fā)免費門票。事實上,入園游客仍然不得不在飲料、點心以及紀念品上消費。這筆最容易被忽視的消費,才是迪士尼收入的秘密所在。
編輯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