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東野圭吾 著 張舟 譯 南海出版公司
本書講述了一個本不可能發(fā)生的案件故事,案件背后的真相令人動容。作者用冷峻的筆觸書寫生命源頭奇跡般的邂逅,溫和又不失力度。
葉眉 著 海豚出版社
這是一部美食包裹下的家庭故事。書中,罹患癌癥的美食作家邱池在去世前,為丈夫、孩子留下一本溫情的美食書。當三口之家變成兩人,在親人文字的陪伴下,單親爸爸和女兒終于在一食一飯中走出陰霾,重新面對生活。
季羨林 著 古吳軒出版社
本書遵從原稿,還原真實的季羨林,幫助讀者更真切體會作者通透睿智的內心世界。全書收錄了散文62篇,從讀書、處世、旅行、當下、孤獨、生死、真實等角度,完美展現(xiàn)季羨林與世界的相處之道。
整理生活學院 著 中國紡織出版社
吸取全球整理收納精華,并融入中國的特色和實踐,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再現(xiàn)了家居整理、區(qū)域整理、出行整理等。全書語言生動活潑、插圖豐富,旨在提供輕松愉悅的閱讀體驗,從而讓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整理收納法則。
陳諶 著 北京聯(lián)合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以人生隨筆集的形式,用充滿質感的筆觸,講述自己背著吉他,從小城到北京,從年少到而立的成長之路,并希望從個人成長的經(jīng)歷中告訴讀者:最有意義的人生并不是參考別人,而是活成自己。
【日】 池田千惠 著
范宏濤 譯
●學會“播種”,讓夢想不再只是夢
●永遠不要有“明天再去做”的想法。浪費今天,勢必茍且一生。
●如果別人無論讓你做什么,你都欣然說“好,我來做”,那就容易步入時間不夠用的窘境。在別的事上花費時間,然后把剩余的時間留給自己,這樣的方式其實就相當于縮減自己的生命。
●不管每天多忙碌,都要確保自己有安靜獨處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從焦慮而不知所措、逡巡不前的狀態(tài)中釋放出來。
●早上做計劃管理,是因為大腦此時沒有擁塞,因此做事效率比較高。
●起床后的1 小時迅速集中精力制定好工作中的優(yōu)先順序,就不會在拖拖拉拉中迷失自我。
●眼前要做的事情其實永遠也做不完,想著“做完這件事后再如何如何”,那么就不會看到完成的盡頭。
●準備好專用紙筆,把今天要做的事或者應該做的事,毫無保留地全部寫出來。這么做的目的,就是不占用大腦空間,同時又能防止遺忘,也就是將大腦的記憶分給紙和筆來承擔。
●逃避現(xiàn)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不清楚做什么、從哪里開始做以及如何來做。
●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通過對相關內容進行細化,有的工作即使一天完成不了全部,大概也能知道完成度。這樣的話,自我認同感就會增加,也不會因“今天沒做完”而一蹶不振。
●工作劃分如果僅僅專注于細微之處,就會忽視客觀狀況的變化,認為“只要做好當前的工作就好”,從而將手段視為工作的目的。為了防止這一問題,每3~6 個月就要靈活使用思維導圖或者工作進展圖,做到有的放矢。
●早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一定不能減少睡眠時間。
編輯 鐘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