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未尖
最近,“自律監(jiān)督師”在網上引發(fā)討論。主角是今年21歲的朱河存,來自河南信陽,于6年前開辦一家網店,每天的工作是監(jiān)督別人完成計劃——打敗“拖延癥”。6年時間里,朱河存帶著100多名兼職的團隊成員監(jiān)督了近兩萬人,幫助他們完成計劃。顧客大多是18歲到30歲的學生和獨居的上班族,他們的監(jiān)督需求主要是減肥、戒煙、學習和早睡早起等。在電商平臺上,越來越多提供“監(jiān)督服務”的店鋪涌現。(2021年3月25日《新京報》)
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居然有“自律監(jiān)督師”這種新鮮而另類的職業(yè)。
職業(yè)產生于需求,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白月杀O(jiān)督師”正是產生于“拖延癥”?!懊魅諒兔魅?,明日何其多,既然這么多,不妨再拖拖……” 網上流行的一些段子就是對“拖延癥”的真實寫照。中國高校傳媒聯盟曾面向全國199所高校的大學生展開調查,結果顯示,97.12%的學生認為自己有或偶爾有“拖延癥”。就連吃晚飯這樣日常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點,再餓也喚不起習慣性“床上癱”的自己。
絕大多數“拖延癥患者”對自己的“拖延癥”感覺很惱火,甚至焦慮不已,但依然一邊焦慮、一邊拖延甚至懶散。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曾對2004名受訪者進行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88.7%的受訪者有過只顧著焦慮卻遲遲行動不起來的情況,54.3%的受訪者愿意戒掉“拖延癥”,提高效率。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有“拖延癥”的學生和獨居上班族就需要他人監(jiān)管自己。從中看到商機的“自律監(jiān)督師”應運而生。
應該說,“自律監(jiān)督師”將監(jiān)督他人做成一門生意,出發(fā)點是良好的。朱河存說,他自己曾經也是一個“拖延癥患者”,經常將今日的事推到明日,能晚睡絕不早睡,這些壞習慣影響了他的學業(yè)、生活和身體。的確,“拖延癥患者”不善于管理時間,自控力差,容易耽誤學業(yè)、工作、休息和身體鍛煉,很難直接做困難的、需要意志力維持的事情。“自律監(jiān)督師”幫助他人打敗“拖延癥”,這是對他人的拯救。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太希望“自律監(jiān)督師”擁有較大的服務市場?!巴涎影Y患者”依靠他人拯救,只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自律監(jiān)督師”的監(jiān)督,對“拖延癥患者”其實不是自律,只是一種約束力并不強的他律。嚴以律己才是立身之本、成事成才之要,學習、工作目標的實現,物質金錢的獲得,事業(yè)的成功,都不是依賴他律的結果,而是自律與行動的犒賞。把自律做到極致的人,才能成大事、成大才。
所以,深陷“拖延癥”泥潭的學生和上班族,要努力學會控制惰性、抵制不良欲望,學會規(guī)劃時間,爭取“今日事今日畢”,并有意識地消除互聯網、個人交際和瑣事的干擾,戒掉網癮、“手機控”、熬夜等壞習慣,逐漸消除“拖延癥”,而不是被“拖延癥”拖垮人生。請記?。和涎邮恰皶r間殺手”,它使人行動遲緩、時光虛度、生命無意義;充分自律,才是“拖延癥”最有效的“克星”。
期待每一個“拖延癥患者”卸掉拖延這個大包袱,活出積極與精彩、陽光與生氣。
(編輯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