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第二節(jié)課預備鈴剛響,我照例走進了301班,今天的兒童哲學課即將開始。這時,秦昊文跑過來“告狀”:“老師,下課時,陳俊霖用拳頭打在了我的肚子上?!边€沒等秦昊文說完,一旁的陳俊霖氣呼呼地說:“明明是他先打我的!”這時候,幾個圍觀者也在激烈地相互爭論,似乎現(xiàn)在就要把這起打架事件做個了斷。
我意識到這是絕佳的課程資源,因為兒童哲學課堂要習得哲學思維,運用哲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我開始組織今天兒童哲學課程的學習。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活學活用。”原本計劃好的教學內(nèi)容,我進行了調(diào)換,眼前的生活事件將成為我們今天課堂的話題。
一雙雙小眼睛都亮了起來?!罢軐W家說,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都存在著因果聯(lián)系,這節(jié)課來探討一下?!蔽以诤诎迳习鍟恕耙蚬P(guān)系”。 “兩個同學打架,可能會受傷”“打架會影響友誼”……孩子們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打架事件的結(jié)果分析成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開始。
“事情的發(fā)生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們來了解打架事件背后的原因?!蔽乙龑е⒆觽冮_始進入本節(jié)課第二個學習環(huán)節(jié)——原因追蹤。我讓值日生請來班主任李老師。
“我們來進行現(xiàn)場審案。”我說,“我是‘檢察官,代表檢察院,對這起打架事件提起‘公訴。被打的秦昊文是‘原告,一會來陳述他被打的過程。打人的陳俊霖是‘被告,待會進行應訴。班主任李老師是‘法官,進行公正的裁決。同學們組成‘大眾陪審團,對‘案件進行監(jiān)督,保證公平”。一場班級“庭審”即將開始。
首先是“原告”進行陳述案由:“我和同桌在討論游戲,陳俊霖突然打了我一拳。” 秦昊文陳述著?!氨桓妗标惪×貞V:“不是我先動手,是他先打我的臉?!薄安粚?,我們倆在一起討論游戲,胡皓宇湊了過來,擋住了秦昊文,秦昊文想推開他,一揮手不小心打到了路過的陳俊霖,陳俊霖就動手打了秦昊文”,同桌謝凱峰回憶起事情的細節(jié)。
“原來,這是一場誤會,是秦昊文不小心打到了陳俊霖,陳俊霖不問原因就打回去……”陪審團陳若汐首先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按蚣苁录钠鹨蚴钦`會,那么誤會能解決嗎?”我順勢追問。“能!”“如何解決?”我邊引導邊板書“誤會可以被解決”。
“解鈴還須系鈴人,要解決誤會還需要兩位同學想辦法。”充當“法官”角色的李老師這會兒當起了調(diào)解員。
“我不該沒有弄清楚原因就動手,我向秦昊文道歉。”陳俊霖走向了秦昊文,眼里寫滿了真誠?!拔也恍⌒南却虻疥惪×?,我也有錯,對不起?!毙€子秦昊文也滿臉愧疚,說完他抱著陳俊霖笑了起來,此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