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盼,陳十燕,徐娜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yī)院泌尿外科,福建福州 350000
腎結石在泌尿系統(tǒng)結石中占據著重要比例, 受到遺傳、 飲食以及代謝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此類疾病不能完全預防, 隨著病情發(fā)展可能還會引起多種疾病的發(fā)生,不利于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對患者生活質量具有嚴重影響。 2 型糖尿病是近年來臨床常見的慢性病癥, 目前腎結石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在不斷的增加,治療措施也在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 目前臨床常用的治療措施包括保守治療、 超聲碎石以及經皮腎取石法等, 患者在治療的同時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遵照醫(yī)囑進行自身血糖指標的合理控制,科學運動、合理飲食[1]。 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導致很多患者血糖脂質代謝情況并不理想, 在控制疾病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傳統(tǒng)護理模式在臨床應用期間并不能滿足患者病情的需求, 因此還需要一種具有更高綜合性的干預模式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改善患者預后效果以及生活質量。 為此該文研究實驗選擇于2018 年1 月—2020年4 月階段內收治的腎結石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 分析探究在其護理期間應用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對血糖、依從性產生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該次研究納選對象均為在該院接受治療的腎結石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共計60 例,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 例。 對照組中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齡47~75 歲,平均年齡(58.67±3.55)歲;平均體重指數為(25.16±2.17)kg/m2。觀察組中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齡46~71 歲,平均年齡(56.41±2.87)歲;平均體重指數為(25.13±2.07)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 所有研究對象臨床資料均與腎結石診斷標準相符合,在研究期間積極配合,并無精神類疾病以及認知障礙; 在臨床研究之前所有患者均已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研究前將具體研究報告交予醫(yī)院理論委員會已審核批準[2]。
排除標準:生命體征變化幅度較大者;合并發(fā)生心血管疾病者;伴隨發(fā)生肝、腎、心、肺等臟器組織病變者;處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階段者。
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措施, 具體護理內容包含心理疏解、 環(huán)境護理、 體征監(jiān)測以及疼痛干預等相關內容。 觀察組給予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入院評估: 在患者入院以后護理人員需要綜合評估病情發(fā)展趨勢, 根據患者機體狀態(tài)以及飲食喜好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依照體質量、職業(yè)以及身高合理計算每日需要的熱量,進行飲食結構的合理搭配[3]。 ②定期監(jiān)測機體狀態(tài): 在患者治療前后要求患者進行健康檢查,測量患者身高、體重,監(jiān)測血糖指標。 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詳細講解飲食控制對治療疾病產生的作用以及對健康產生的影響,定期展開健康教育講座,從而提高患者對于飲食控制的認知。 ③飲水指導:保證患者日飲水量在2 000~3 000 mL,具體飲水量為8 杯/d,針對治療期間年齡較大的患者需要根據患者的心肺功能進行飲水量的有效調整保證患者尿量處于充足狀態(tài),飲水時需要遵循緩慢且多次進水的原則, 以免在短時間內出現因大量飲水所引起的水中毒現象, 此外將患者飲水時間集中在早晨以及夜間, 這樣能夠促使患者將腎結石排出,盡量選擇磁化水作為日常飲食,這對預防結石再生具有重要意義。 避免患者飲用水水質過硬,采用過濾裝置或者可以將水煮沸進行水質軟化[4]。 ④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結石情況進行食物劃分和規(guī)避,對于草酸鈣結石的患者限制蘋果、 西紅柿以及菠菜等具有較高含量草酸的食物;對于尿酸鹽結石患者規(guī)避咖啡、梅子、杏仁等酸性食物。 根據患者自身結石的差異性劃分為不同小組,實施具體化的飲食宣教,定期檢查,根據結石情況進行飲食方案的調整[5]。 此外需要將脂肪攝入量控制在25%左右,食鹽攝入量小于6 g/d,以雜糧、粗糧為主要食物,將攝入量控制在500 g 左右,蛋白質攝入量嚴格控制在15%[6]。 ⑤飲食禁忌:告知患者家屬,在烹制食物時需要注意切勿使用動物食用油, 注意限制魚類、動物內臟等含有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情況;此外不得進食橙子、葡萄、甘蔗、荔枝、菠蘿等水果,叮囑患者戒煙禁酒[7]。 對于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禁食油炸食品,嚴禁食用膽固醇以及脂肪酸含量較高的食物,盡量保證飲食多樣化, 轉變三餐單調的現象, 保證營養(yǎng)均衡,能量攝入科學。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于護理干預前后的血糖水平變化情況,主要測定指標包含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內容。 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發(fā)生糖尿病神經癥、 糖尿病腎病以及糖尿病足的發(fā)生概率。 對比探討兩組患者在護理期間的依從性情況,劃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以及不依從。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予以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血糖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血糖指標和對照組進行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血糖指標變化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血糖指標變化情況對比(±s)
餐后2 h 血糖(mmol/L)組別 時間 空腹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觀察組(n=30)對照組(n=30)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t 護理后值P 護理后值8.19±2.77 6.54±2.36 8.17±2.39 7.78±2.06 2.168 0.034 13.11±3.67 7.68±2.54 13.39±3.25 9.89±3.16 2.986 0.004 7.88±1.65 6.02±2.03 7.89±1.65 7.36±2.41 2.329 0.023
觀察組患者護理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 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對比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
2 型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類型,在臨床上又被稱之為成人型糖尿病,較為常見,大多患者對于糖尿病缺乏一定認知, 在臨床治療期間由于日常生活中攝入過量的脂肪、蛋白質以及熱量會導致肥胖,隨著肥胖患者數量增加, 體重不斷增長后導致胰島素抵抗力加重,破壞患者胰島素分泌,發(fā)病率較高,現如今主要通過藥物進行病情控制,以期改善患者病情發(fā)展情況[8]。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在腎結石臨床治療中, 飲食護理已經發(fā)展成為了腎結石患者臨床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的在于幫助患者糾正不良飲食習慣[9]。 但是傳統(tǒng)飲食護理方式在臨床應用期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難以達到預期臨床治療效果,因此展開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具有重要意義。 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主要通過健康指導, 合理計算患者機體所需能量,為患者制定健康的食譜,在保證患者營養(yǎng)均衡的同時避免對血糖造成影響。
該次研究實驗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在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血糖指標控制效果較為理想,且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依從性較高(P<0.05)。分析原因如下: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是主要針對糖尿病患者所制定的新型護理模式,工作理念為以人為本,以患者為工作中心,應用合理的飲食習慣進行患者血糖指標的有效控制[10-11]。 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計算機體所需熱量,對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合理搭配, 這樣才能有效控制糖分攝入,告知患者、家屬在護理期間嚴格遵守飲食禁忌的作用,在護理人員以及患者的共同配合下,充分發(fā)揮血糖控制效果, 以便于在控制病情的同時進行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和改善[12]。在腎結石合并2 型糖尿病護理期間根據患者基本情況實施相應指導, 給予患者必要的健康宣教指導, 從而改善對于自身疾病的認知情況, 以便于在護理期間能夠以自身實際情況為依據實施相關護理。 常規(guī)飲食宣教教育中僅僅通過圖片、視頻以及口頭講解等方式進行教育指導, 在健康指導中的內容有限,不具有針對性,患者難以掌握飲食控制以及飲食計劃調整等方面的知識。 落實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后能夠通過飲食方法展開針對性干預, 對改善患者機體血糖指標具有重要意義。 定期展開教育健康講座, 能夠了解和掌握飲食控制以及患者血糖指標的實際情況,對飲食計劃做出相應的指導,對改善生活品質以及身體健康具有理想效果。 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措施能準確控制相關元素的吸收, 對自身糖分攝入量進行限制, 幫助患者進行自身機體糖脂代謝水平的維持, 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 保證患者營養(yǎng)均衡,保證機體攝入充足的營養(yǎng)元素[13]。
綜上所述, 在腎結石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護理期間應用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能夠提高患者飲食依從性,改變患者對于健康飲食的知曉情況,對維持患者血糖水平處于正常范圍意義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