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呈華
摘要:如今,在我國經濟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我國農業(yè)技術也在不斷發(fā)展。這種技術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的應用,在提高玉米質量的同時,還節(jié)省了一定的經濟成本。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對玉米高產種植技術的合理應用,對土地資源進行充分利用,能夠在避免資源浪費的同時,大大地提高玉米的產量。本文對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進行了綜合性的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的學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玉米;高產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
引言
在我國農業(yè)生產領域內,因為玉米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實用價值受到了農民的廣泛歡迎,同時玉米種植面積十分廣泛。玉米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維生素和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屬于一種長壽食品,也得到了人民的喜愛。為此,種植者也十分關注玉米質量和產量等問題,因為玉米對于生長環(huán)境具有較高要求,容易被各種病蟲害問題所影響,因此需要加強現(xiàn)代化種植技術研究,做好病蟲害防控工作。
1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的重要性
要想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保證玉米的高產,除了要對種子進行合理選擇,還要對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進行分析,加強對先進種植技術的合理應用。尤其是在選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在正規(guī)部門進行采購,主要選一些穗大粒多的優(yōu)質種植,由于這類種子的抗病性比較強,所以能夠更好地生長。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背景下,進一步地提高玉米的產量,還要注意種植的天氣,在一般情況下,春天是播種玉米的最佳時機,在這個季節(jié)可以對玉米高產種植技術進行合理應用,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避免天氣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2玉米高產種植技術
2.1選種
種植人員需根據(jù)種植地區(qū)的氣候條件及土壤條件,科學合理選擇玉米種子,剔除病種、爛種及發(fā)霉變質的種子,選擇大小一致的種子,提高種子成活率,保證玉米質量。
2.2播種
玉米播種是一項重要的高產技術,在正式播種前,需要對種植土壤進行全面深耕,通常條件下深耕的具體深度應該控制在15cm以內,因為我國各個區(qū)域具有不同的地質環(huán)境特征,具體的翻耕深度應該結合實際狀況靈活調節(jié)。深耕土壤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和保肥性,加大雨水的吸收力度。播種時間方面的差異,也能夠對深耕厚度產生一定影響,如果播種時間相對較早,則土壤翻耕深度也相對深一些;如果播種時間相對較晚,則翻耕深度也相對較淺,特別是在雨水較少的干旱年份中,因為水資源不足,則需要擴大翻耕深度。土地深耕結束后,應該實施耙平處理,及時耙平深耕后的土地,如此有效避免土壤受到風蝕影響,保證玉米產量。實際播種中,避免選擇傳統(tǒng)模式下的播撒方式種植,該種方法下,種子僅留存于土壤表層,無法深入土壤內部,抑制種子出苗。為此,可以選擇條播措施,播種作業(yè)中還可以有效控制玉米種子的種植間距。所以大部分條件下,種子耕種深度主要是在土層下方的5cm左右,在結束播種工作后,應該立刻覆土鎮(zhèn)壓。玉米種植不能過于緊密,不然會產生倒伏現(xiàn)象,影響玉米產量。
2.3苗期的管理
在種植完玉米以后,接下來就要要求種植人員能夠做好查苗工作,加強對苗期的管理,在實際的檢查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了缺苗區(qū)域,要對其進行及時補苗處理。在補苗完成以后,還要立即給予澆水和施肥處理,為玉米苗的后期成長提供基礎。同時,在定苗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要留下大小相同的雙株種苗,要求其種苗密度要比計劃高5%,然后進行中耕2次。工作人員在進行中耕的時候,還要注意對耕作深度的控制,要將其控制在5到10cm,在定苗前后,還要結合實際的情況,對其進行適當?shù)臏\耕處理,耕作深度一定要控制在5cm左右。在對其進行拔苗的時候,一定要進行深度10cm的中耕處理。在進行苗期管理的時候,還要加強對水分的控制,定期對其進行澆水,加強水肥管理。雖然玉米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是如果在平時的生長過程中,出現(xiàn)比較嚴重干旱情況的時候,還要求種植人員對其進行及時灌溉,只有這樣才能能為玉米幼苗的正常生長提供條件,但是在具體的灌溉過程中,工作人員要結合玉米苗的生長情況對其進行澆灌,加強對水量的嚴格控制,從而為幼苗的穩(wěn)定生才提供基礎。
2.4穗期管理
在玉米穗期管理時,需及時拔除發(fā)育不良幼苗和病株,為其他健康植株營造良好的生長空間。穗期施肥時,需在地表附近施加氮肥。需在比較干旱的區(qū)域提前澆灌,保證水分供應充足。玉米穗期極易感染病蟲害,種植戶應注意防治,降低病蟲害發(fā)生概率。
3玉米病蟲害有效防治措施
3.1完善病蟲害的防治體系
要想保證病蟲害工作順利的開展,就要結合玉米實際的生長情況,完善好玉米的病蟲害防治機制,讓農民和種植人員認識到防治玉米病蟲害的重要性。在建立玉米病蟲害防治機制的過程中,主要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將服務方式和收費標準不斷地規(guī)范化。同時,還要建立相關的監(jiān)管部門,監(jiān)管種植過程中防治工作,加大玉米病蟲害防治管理的力度。此外,在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要想完善病蟲害防治機制,還要引進大量具有病蟲害知識的人才,引進先進的技術,設立專項基金,為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加強病蟲害防治的宣傳力度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在宣傳工作中要培養(yǎng)農民防治玉米病蟲害的意識,加強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在實際種植過程中的應用。
3.2病毒病防治
玉米生長中除了會遇到大斑病外,同時還會遇到病毒威脅,該種病毒是矮花葉病,具體表現(xiàn)如下:玉米在關鍵生長階段內,花葉出現(xiàn)變形現(xiàn)象,具體形狀變化是花葉內形成圓點或細條狀,而該種形狀還會隨著種植時間的變化持續(xù)生長,從而在潛移默化過程中,對玉米葉子產生影響,使其變成黃色。對于上述病毒病進行防治,可以分為3種方式:利用生物方法防治,結合某些可以對病毒細菌造成破壞的方法治療,破壞病毒結構,預防該種病癥發(fā)生;結合化學防治措施,對藥劑進行定期噴灑,特別是在玉米生長階段內,相關種植人員需要對藥劑進行定量和定時噴灑;管理人員需要對玉米生長進行實時監(jiān)控,做好田間管理工作,提升病害預警實力[2]。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國玉米種植戶正逐漸創(chuàng)新玉米種植技術,并實施科學的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提高玉米產量,促進中國玉米種植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向字蘭.關于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農業(yè)與技術,2018,v.38;No.303(10):135-135.
[2]石麗杰.淺談玉米高產栽培措施與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8(11):45-45.
[3]蘇紅艷.高產玉米種植技術及病蟲防治關鍵技術分析[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9,44(9):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