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文
一縷神曲音符,
含笑低徊在詩與遠方。
現(xiàn)實與夢幻撞擊的火花,
映照一片醉美的藍色遐想。
這首小詩,配在高利民的油畫作品《亦山亦水》上,或許還是興猶未盡。
走進青年油畫家高利民的畫室,細細品味其眾多的藝術精品,即使是一位古老的史學家也可能變?yōu)榧で闈M懷的詩人,讓你情不自禁而又深切感悟到:去過了一個童話般的圣境,當你歸來時,回想起那一段美好的時光,卻依然是遙不可及的詩與遠方。既定的現(xiàn)實,還可以寄望于夢想,繼續(xù)前行。
任你是鐵打的思維頭骨,在欣賞高利民的油畫作品時,心海里必將蕩漾著詩情畫意,令人青春勃發(fā)。讓現(xiàn)實與夢幻的撞擊,產(chǎn)生唯美的理想化情境。這應是高利民以獨特的繪畫語言沖擊人們的審美情感與審美視覺而形成的強勢藝術魅力所在。
一
三十而立。這是古今中國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期盼。高利民無疑是成功的青年才俊典范。他先后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油畫高研班,從2006年起涉足藝術展覽與活動策劃,僅十余年間,其以一百余幅精品油畫作品參加全國各類大型展覽,往往在現(xiàn)場就被一些單位和個人定購收藏一空,很快就在中國畫壇聲名鵲起。如在2006年,他參加“從這里出發(fā)”一一上海青年美術大展,其參展作品全部被別人購買收藏。2008年,他參與創(chuàng)作深圳市南山區(qū)政府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大型組畫,不少藝術界的大家名家稱贊他是中國畫壇升起的一顆新星。2015年,他以作品《清華園》《原野》分別參加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秋季寫生作品展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班油畫作品展,均獲得優(yōu)秀獎。
繪畫藝術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繪畫語言的運用。任何繪畫語言,都是畫家的創(chuàng)作手段。一位畫家,要以記錄狀態(tài)、反映認識、傳達信息或表現(xiàn)思想為目的,巧妙運用筆、刀、墨、紙、顏料等工具為物質(zhì)載體,以色彩、線條、明暗、肌理、形體等視覺信號為媒介,通過造型藝術,繪出融入思想與情感的藝術形象以造成視覺體驗,來完成作品創(chuàng)作。
二
在繪畫領域,尤其是油畫這個來自西方又非常耀眼的藝術種類,高利民在繪畫語言的探索上,既艱辛苦悟,又形成了自己的真知灼見。他不喜歡定義他的作品是傳統(tǒng)或當代,也不愿歸類在什么流派或主義。他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繪畫的發(fā)展十分迅猛……已然走完了西方從現(xiàn)實主義以來的所有歷程。當下的繪畫藝術家理應享有更多的創(chuàng)作自由,然而當我們不能繼續(xù)沿著西方道路前行的時候,就必須以一種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以往經(jīng)驗和舊體制的具體方式來呈現(xiàn)他們這種精神的自由,這種自由的呈現(xiàn)也不再是對既有美學的顛覆和突破,而是需要每個人表達真實的自我,表述自己內(nèi)心最純真的感受。比如說,畫馬,畫雪山,成就了畫壇許多的大家和名家。而高利民對馬和雪山,也是情有獨鐘,他嘗試過用各種繪畫語言去表達內(nèi)心感受。在他筆下的馬和雪山,是異樣的色調(diào),獨特的造型,優(yōu)雅的點線,卻極大地有別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馬或雪山,幾乎是幻影中的馬,夢境里的雪山,展示出一種超自然的神奇境界,透射出一種引人人勝的魔幻魅力。
高利民繪畫語言及其風格的形成,也是一個漸進累積的過程。不可否認,高利民有著極強的藝術天賦,自幼對色彩,對筆墨,對線條,都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并有與眾不同的悟性。當然,家學淵源,助長了他的藝術才華。其父高洪建,早被譽為中國十大畫虎名家之一。在其牙牙學語之時,父親就教他寫字畫畫,傳授國畫技藝,講述古今中外畫壇佳話,在其心靈播下了藝術的種籽。兩度入美術大學,他如饑似渴地學習繪畫理論,勤奮地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潛心探索與思考繪畫的真諦。在多方觀察、比較和論證中,他把中西方油畫藝術理論與自己思考的獨特構想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一種具有自己個性特色的繪畫語言與風格。
三
對于高利民的油畫藝術,以那些所謂文藝評論家的話語,恐怕會說得天花亂墜而模棱兩可。觀賞過高利民眾多的油畫作品,從繪畫語言及其個性特色而論,大致可概括為:非傳統(tǒng)的架構,超現(xiàn)實的意境,夢幻般的色彩,隱喻類的深情表述。
繪畫語言是表達作品美感的基本形式。準確熟練地使用好繪畫語言,通過獨特架構,以表達某種特定思想或情感的內(nèi)涵,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成功畫家的標志。繪畫語言十分豐富,表現(xiàn)手法也多種多樣,或?qū)憣崳蚩鋸?,或象征,或隱喻,如何用以表達自己的構思和藝術形象,則需要畫家高超的技巧。高利民在駕馭油畫的繪畫語言上,應是非常成功的。以其《寧靜的夏日》為例,以流動的“線”條,或白或藍的色調(diào),分別展現(xiàn)飄逸的云流與蔚藍的河流;并以水面上密布的白色“點”,透射“光”亮的色澤,還有隨水自然流動的一葉金色小舟,與近處蔥郁的山巒草木和遠方氣勢雄奇的山,渾然一體,構成多維空間的完美造型,巧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悠長意蘊。傳統(tǒng)古典的西方油畫藝術,在語言特點上,大多注重程式規(guī)范。在高利民的油畫作品中,雖有傳統(tǒng)油畫的基調(diào),但更多的是突發(fā)奇思的創(chuàng)意,意境表達與畫面構圖夢幻精致,把色彩、色調(diào)發(fā)揮到了極致。如他那風格相近的兩幅作品《夢》和《以夢為馬》,僅展示了馬的局部,而以強烈的白與藍的色彩形成鮮明對比與相互烘托,又以馬的頭部姿勢與眼神,構成無限延伸的夢意,觀念已被淡化,形象和思想被無限拓展。在他的許多作品中,畫面簡約而純凈,靜態(tài)與動態(tài)相宜,線條之間的銜接,形狀之間的關聯(lián),都顯得自然而流暢,光與影的相互映照,在感性的大肆外延下又不乏理性的內(nèi)涵。筆觸,也是油畫家表情達意的重要語言形式,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從高利民的作品觀察,大多是優(yōu)雅、柔美的筆觸,獨具輕柔靈動、自由奔放、流水行云式的個性符號,隱含其綿延豐沛的生命力。他在油畫材料的選擇上也很講究,注重肌理語言的運用,使其作品呈現(xiàn)出各類物象的不同質(zhì)感,對塑造藝術形象、展示線條流動韻律與渲染環(huán)境、氣氛都發(fā)揮了很好的功效。
四
“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彼未笪暮捞K軾創(chuàng)建了以“詩畫一律”“詩畫略同”為核心的詩畫關系理論體系,確立了“士人畫”或“文人畫”的根本旨向。尤其是他在評說唐代詩人畫家王維時指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保ā稏|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這對中國后世詩詞與繪畫的發(fā)展影響巨大。
縱觀高利民的油畫作品,幾乎是中國化的油畫藝術,巧用大量的中國文化元素與思想價值底蘊入畫,成為當代“畫中有詩”開一代新風的青年油畫流派趨向。如他的《鶴》,無不令人詩意流淌,試題一首絕句如下:
人間仙景上天遺,秀水碧山鶴永棲。石頂枝頭心相悅,千年守望寫傳奇。
可以說,高利民的每一幅畫,使詩情與畫意有機地融化于一體,飽含詩的韻味,充滿詩的情懷,彰顯詩意的境界,并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
高利民GAO LIMIN
先后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油畫高研班。九三學社社員、四川省油畫學會會員、四川省雕塑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文藝網(wǎng)副主編、四川通俗文藝研究會會員、成都高新區(qū)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副秘書長、西華大學西部美術研究中心顧問、高利民美術館館長。主要研究當代藝術、油畫及水墨等藝術門類及美術館運營管理。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各類型展覽,并被私人和機構收藏,現(xiàn)居成都和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