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筆靈,康雪芳
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九醫(yī)院 (福建漳州 363600)
隨著醫(yī)療技術和經濟水平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剖宮產率急劇升高,已成為世界剖宮產率最高的國家。雖然剖宮產可有效避免宮縮痙攣痛,減輕分娩痛苦,但剖宮產術對產婦機體損傷較大,產婦產后感染、出血風險高。有研究顯示,與自然分娩相比,剖宮產產婦子宮脫垂、尿潴留、尿失禁等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1]。因此,臨床應重視剖宮產產婦的護理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促進產婦恢復。相關研究顯示,產婦于產后進行盆底康復訓練,可有效改善盆底血液循環(huán),促使損傷神經和組織的恢復,從而有效提升產婦生命質量[2]。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盆底康復治療儀在剖宮產產婦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九醫(yī)院產科收治86例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抓鬮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納入標準:均符合剖宮產指征,且自愿行剖宮產術;均為足月單胎妊娠,且新生兒Apgar評分≥8分;產婦及家屬均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不配和臨床診療工作;妊娠合并卵巢腫瘤、子宮肌瘤或嚴重內分泌系統疾??;產后有嚴重的抑郁、狂躁等心理疾病;胎盤早剝、重度子癇前期。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產后護理:于產后1 h指導產婦與新生兒早接觸、早吸吮和早哺乳,密切關注產婦子宮收縮和出血量情況,監(jiān)督協助產婦自主排尿;同時,關注產婦情緒變化,并進行心理健康干預。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于剖宮產后5 h聯合盆底康復治療儀干預:使用PHENIX USB 4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利尼翁創(chuàng)新電子概念有限公司)進行電刺激和生物反饋治療,將頻率調至50 Hz進行點刺激,依據產婦耐受情況逐漸升高頻率至80 Hz,脈寬設置為200~320 μs,初始電流強度為0 mA,逐漸上升為60 mA;隨后進行生物反饋治療,使用壓力波形刺激產婦,并依據產婦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康復方案,按一定順序對產婦Ⅰ類肌纖維、Ⅱ類肌纖維部位進行高強度和協調性訓練,20 min/次,3次/周,共治療4周。
兩組出院后均隨訪3個月。
比較兩組首次排尿時間與腸功能恢復時間;兩組均干預1周后,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評估產婦產后疼痛情況,總共10分,3分以下記為輕度疼痛,4分~6分記為中度疼痛,7分以上記為嚴重疼痛;比較兩組住院和隨訪期間尿潴留、尿失禁、子宮脫垂及陰道松弛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觀察組首次排尿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后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剖宮產術后尿潴留、尿失禁、子宮脫垂及陰道松弛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例(%)]
隨著剖宮產術受到我國產科護理系統結構的不斷發(fā)展及產婦對分娩疼痛恐懼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剖宮產率居高不下,但剖宮產會增加產婦分娩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且剖宮產嬰兒感覺統合失調發(fā)生率也較高。盆底功能障礙是妊娠和分娩女性常見并發(fā)癥,主要表現為盆腔器官脫垂和壓力性尿失禁。妊娠期女性子宮不斷增大,因重力長期慢性牽拉盆底可導致軟組織出現不同程度損傷;同時,性激素水平變化會影響盆底結締組織的膠原代謝,減弱盆底支持結構;分娩時胎兒擠壓盆底,使盆底拉升延長,肌肉極度擴張,從而導致盆底出現去神經改變,結締組織間接分離,而難產、剖宮產也會增加盆底功能障礙風險[4]。故剖宮產產婦產后盡早進行盆底康復訓練對預防盆底功能障礙至關重要。盆底康復治療儀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康復護理技術,通過電刺激治療神經和肌肉,可有效改善盆底肌肉健康狀態(tài),增強局部機能,促進損傷軟組織恢復,從而減輕術后疼痛,利于產婦恢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首次排尿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盆底康復治療儀應用于剖宮產產婦護理中可明顯緩解術后疼痛,促進產婦恢復。劉麗玉和胡曉晴[5]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電刺激可極大提升神經細胞興奮性,喚醒部分功能暫停神經細胞,促使神經細胞恢復功能;電刺激尿道外括約肌可增強括約肌收縮能力,改善控尿能力;電刺激松弛盆底肌,可改善因痙攣導致的疼痛;此外,盆底生物反饋治療通過肌電圖、壓力曲線等其他形式,將肌肉活動信息轉變成視覺和聽覺信號反饋給產婦,指導其進行正確、自主的盆底肌肉訓練,可有效控制不良盆底肌肉收縮,降低尿潴留、尿失禁發(fā)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剖宮產術后尿潴留、尿失禁、子宮脫垂及陰道松弛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盆底康復治療儀應用于剖宮產產婦護理中,能明顯降低產后恢復過程中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陳惠禺和陳益瓊[6]的研究也顯示,盆底康復治療以可有效改善盆底松弛,促進肌肉機能恢復,增強盆底肌肉緊實度,降低產后子宮脫垂發(fā)生率,且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陰道口收縮功能,改善產后陰道松弛。
綜上所述,盆底康復治療儀應用于剖宮產產婦護理可有效促進產婦術后恢復,改善疼痛情況,降低產褥期并尿潴留、子宮脫垂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