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思蓓
在家時總吃餃子,出門念書卻想不起來。也許是大學開學第一天的餃子帶給了我太多不愉快的記憶,因為煮得太久,餃子破皮漏湯,變得稀碎。重又想起吃餃子是因為立冬,和母親通電話時她說,今天該吃餃子。于是便想吃點什么,來紀念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節(jié)氣。畢竟現(xiàn)在,城市里的人已經(jīng)很少關(guān)注自然的節(jié)律了。
早就聽說雙榆樹附近有家餃子館,口碑相傳,于是乘兩站地鐵過去。鉆進居民區(qū)轉(zhuǎn)了一圈,沒發(fā)現(xiàn),后來繞到背面,才見著一個小小的門臉。在某個社區(qū)服務中心邊上,黃色的底,紅色的字,寫的是“金谷園”。
那年的金谷園是純粹的蒼蠅館子,門簾上似乎結(jié)著一層油,滑膩膩的。走進去,里邊面積不大,左右兩列各五張桌子排開,四把椅子兩兩分列桌子兩側(cè)。我猶疑著進去,找個位置坐下來,當時倒沒見著蒼蠅飛,可能是被凍著了。店主從柜臺后面挪過身來,一張塑料封膜的菜單拍在桌子上,上面寫著花體的菜名。
我點了鲅魚餃子。這是屬于家鄉(xiāng)的味道。我家在北方沿海的小城,市場長年售賣各種海貨。我起初沒吃過鲅魚餡,某天家里做了一次,我吃后贊嘆不已,不愧是小城的招牌。在家的時候,不會覺得這些吃食有什么特別,以為到處都能吃到,尤其是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烧孢h離了家鄉(xiāng)才開始想念,才覺出那口滋味的特殊之處來。
老板麻利地告訴后廚下單,我開始觀察這間小餐廳的結(jié)構(gòu)。后廚和用餐的地方隔著一層玻璃,可以看到里面和面、包餃子、煮餃子的全過程。墻上貼著一些招貼畫一樣的東西,還有照片,距離很遠,也許記錄著這間餐廳的來客。
十分鐘后,餃子被端了上來。一只白盤,內(nèi)里凹陷,盛著十二只餃子。皮是淺黃色,不知道是和面時加了色素、玉米面還是別的什么。捏法和家里不一樣,核心部分是一個球形,而不是偏扁的那種,一看就知道皮薄餡大。
我在碟子里加了醋,又添了一小勺他們自制的辣椒油,淺褐色中立即飄起了紅。夾一只餃子,往蘸料里一滾,再送到嘴里咬去一半,露出白色的魚肉餡,夾雜著一點蔥和韭菜的翠綠。韭菜很好地中和了鲅魚本身淡淡的腥氣,更添了一份鮮勁兒。皮和餡都不是被水泡得軟塌塌的那種,而是有勁道的,嚼起來更有滋味,也更有層次。
就著這一碟蘸料,我將一盤餃子吃得干干凈凈。它的包法和家里的全然不同,但吃到嘴里的感覺是相似的。在商場買的那些速凍水餃,煮出來的味道和手工的產(chǎn)物根本沒法媲美。我很難說清機器制造到底給餃子帶來了什么變化,但它切實存在著。很難得地,吃過一頓飯,我有了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重將菜單從頭至尾看了一遍,想要再點一些什么。
之后我時常會去金谷園吃餃子。它甚至已經(jīng)成了一個時間節(jié)點,標志著某個星期的結(jié)束、某個月的結(jié)束,或者某個重要人生階段的結(jié)束。當我想要慶祝一下期末考試全部結(jié)束,或當我為找工作焦頭爛額而想尋求某種調(diào)劑時,我都會來這里,點一盤餃子,慢慢把它吃完。然后無論原先心有多浮躁,多焦慮,都會漸漸平靜下來?;厝サ穆凡贿h不近,我有時會走路回去,吹一吹風,過一過天橋,在無人的馬路上給自己唱一首歌,走進學校南門的時候腿疲乏了,精神卻振作了起來。
我常常摸不清,究竟平時的學習和工作是正經(jīng)事,還是吃餃子才是正經(jīng)事。每個周期都因為可以來吃頓餃子而有所奔頭,好像人生的全部意義都寄托在了這盤金燦燦的餃子上,這是件說出來十分可笑的事情。后來我想得明白了一些,苦和甜都是相輔相成的,一天三頓地吃餃子,再好吃的皮餡也會讓人覺得膩,可當它成了一處中轉(zhuǎn)、一種調(diào)劑,那就像馬拉松選手看到的一個個路標一樣,為之前走過的路作結(jié),也給了人向前的動力。學習工作是正經(jīng)事,吃餃子也是正經(jīng)事,它們誰也離不開誰,這是我對這個困惑的答案。
最近我忙著找工作,在一個個單位面試。因為疫情的關(guān)系,經(jīng)濟形勢不如以往,工作很不好找。寫下這篇文章當天,我在人大附近進行了一次面試,原讓我們下午三點五十到場,輪到我時已將近七點。沒有任何準備,考官讓我們用英文自我介紹和回答問題,加上之前太長時間的等待,我腦子有些木,發(fā)揮并不好。
找工作面臨著諸多權(quán)衡和抉擇,對我這個患有選擇困難癥的人來說十分艱難。我不甚清醒地走出面試的大樓,看時間學校食堂已經(jīng)關(guān)門了,只能就近找個地方吃飯。我想起自己許久沒堂食了,于是走到金谷園。忘了提,兩年前它搬了地方,從蒼蠅館子變成了一家有點檔次的餐館,名字也變成了“漁哥鮮餃”。之后我吃過許多次,地方更干凈了,座位更多了,菜品更豐富了,盤子更好看了些,而且餃子的味道一如既往。
坐在靠門的座位,我點了一盤鲅魚餃子,一只一只地吃掉。那種味道讓我想起家,想到溫暖的房間和無憂無慮的生活,再想想逼仄的宿舍和就業(yè)的壓力,突然有了拋下一切回到海城的沖動??晌抑?,時光無法倒流,人生無法逆轉(zhuǎn),接受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并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是我們每個人長大的必修課。我要走下去,去完成一件又一件的正經(jīng)事。
餃子吃完了,我掃碼結(jié)賬,將羽絨服的拉鏈拉到脖頸,推開門走進蕭瑟的寒風里。巷子狹長,不遠處的地鐵站是唯一亮著光的地方。我緊了緊外套,朝它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