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參軍 盧家華
約翰內(nèi)斯·維米爾,是注重描述生活細節(jié)而著稱的“荷蘭小畫派”的代表畫家。他生活在大約400年前的荷蘭,一生只創(chuàng)作了40多幅畫作,流傳到現(xiàn)在的,只有大概35幅。維米爾的很多畫,都是當時人們生活的記錄——拿信給女主人的女仆、正在彈琴的人們、讀信的女人、坐在當時流行的維金納琴旁邊的女人、織花邊和倒牛奶的勞作女性……他畫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場景,但個人風格十分強烈,簡單說來,就是一句話:左邊光,右邊人,地板黑白格,衣服黃和藍。他的畫作,光線都是從左邊打過來渲染到整個畫面,有些還能看到左邊墻壁上的窗戶,制造出了一種不可思議的、溫柔又寧靜的感覺。他筆下的黃色和藍色也非常純正,尤其是用在人物的衣服上。
維米爾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環(huán)的少女》,比八開紙大不了多少,油彩都已經(jīng)干得開裂。但這樣一幅看似不起眼的小畫,卻讓世人為畫中女子驚嘆不已:那柔和的衣服線條、耳環(huán)的明暗變化,尤其是女子側(cè)身回首、欲言又止、似笑還嗔的回眸,唯《蒙娜麗莎》的微笑可與之媲美。維米爾通過富有變化的陰暗關系虛實結(jié)合來表現(xiàn)少女的臉龐,更加清晰立體。少女白嫩的皮膚和鮮亮的珍珠耳環(huán),與后面虛化的黑色背景形成強烈的對比,使年輕的少女好像真的站在我們面前,和我們對視,有話想要向我們訴說。
美國女作家崔西·雪佛蘭瞬間被這幅畫打動,寫下同名長篇小說,杜撰了少女葛麗葉與畫家維米爾之間似有若無的愛情故事,后來還被拍成了電影。或許《戴珍珠耳環(huán)的少女》的神奇之處,不僅在于無人知曉這個女子到底為何能散發(fā)出如此恬靜的微笑,更是令人在看完后過目不忘,深陷其中。
●繪畫小知識
與大多數(shù)荷蘭畫家不同,維米爾近乎奢侈地使用一種名為天然群青的顏料。群青是最鮮艷的藍色顏料,備受畫家推崇。它的色相展現(xiàn)出從黃昏到夜晚的過渡,帶著一點紫色增加威嚴感。這種顏料是從稀有的半寶石青金石中提取而來的,當時青金石是最昂貴的顏料原料,比黃金還貴重?!洞髡渲槎h(huán)的少女》一畫中,少女的頭巾就是用青金石顏料所繪,三百多年來仍舊鮮艷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