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明
一群鯰魚夜間逆水而上,尋求次日清晨的美食。
其中有一領頭鯰,不是志怪小說中描寫的鯰魚精,實是一條老鯰。眾小鯰跟隨老鯰覓食,主要是為獲取經(jīng)驗和減少風險。水中的危險也是很多的,雖然未必都看得清楚。
它們突遇前進中的障礙:攔水壩。雖然這條小溪流途中出現(xiàn)的攔水壩,只是農(nóng)夫為灌溉截流而臨時堆砌的泥巴,但對水族們來說已難以逾越。它們于是在壩前到處尋找缺口,試圖越壩上游。它們堅信,過壩之后,就是清晨的美食世界。一條小鯰報告說:“找到漏洞?!比忽T聞言大喜,趨至,準備鉆漏洞。所謂漏洞,是壩面上的一個小缺口,上游之水正緩緩流出。正觀察間,一條老鯽飛竄而來,轉(zhuǎn)眼沖進漏洞,不見了蹤影,估計已達上游。
老鯰觀察了一會,說:“這不是漏洞,是險洞?!闭f間,一只螃蟹大搖大擺也進去了?!半U洞”之說,小鯰們半信半疑。天色漸明,老鯰帶小鯰們至岸邊淺水灘涂,借著泥漿和微弱天色,靜觀漏洞。只見一老農(nóng)踏露而來,至壩旁,屈身探手,在漏洞處拉起一個大竹籠。“哇,是一只大魚笱!”小鯰們驚呼。里面有好多同類水族在蹦跳,包括剛才見到的老鯽和蟹大哥。
魚笱,農(nóng)家的捕魚工具,水族們的葬身俱樂部!常放置于有好處的途中,制造漏洞悄悄等你。老農(nóng)露出收獲的笑容,提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