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識字

        2021-05-07 07:45:06沈軼倫
        上海文學(xué) 2021年5期
        關(guān)鍵詞:小超總編輯小金

        沈軼倫

        1

        張五一的爺爺不認字,但會開車,別人叫他張師傅。他連師傅兩個字也不會寫。他替商務(wù)印書館開貨車,運紙運書,每天的數(shù)量貨號,全憑腦子記,雖沒出過錯,但自覺不足。這些紙里到底寫了啥?他就想,要把兒子培養(yǎng)成個識字的。

        張五一的爸爸上到小學(xué)四年級的冬天,日軍對準印書館投炸彈,八十余畝地成為一片火海,殃及邊上的圖書館。全部藏書四十多萬冊悉數(shù)燒毀。燼余燋紙,遍天飛舞,印刷室里鉛字被燒化,變成鉛水,一直淌到街面上,又凝固起來。張五一的爺爺當天在館里送貨,再沒回來。

        張五一的爸爸沒錢上學(xué),進一家藥店做學(xué)徒,住在藥劑師家。藥劑師白天賣藥,晚上幫著發(fā)傳單,被日軍帶走,再沒回來。

        1938年,這藥劑師的一個朋友輾轉(zhuǎn)找到張五一的爸爸,帶他進碼頭鉆貨輪,經(jīng)香港取道廣州去長沙。張五一的爸爸識字不多,但到底從小熟悉方向盤。他就繼承了他爸爸的行當,開始幫人開車,一路開到安徽。張五一的爸爸加入了部隊,給部隊各處送報紙,也給部隊報社的總編輯開車。

        1949年4月一過,部隊里管新聞的兵集隊南下,準備進大城市,去創(chuàng)辦一家新報社,出一份新報紙。途中,隊伍駐扎在丹陽的小村子。張五一的爸爸住在村里的祠堂,祠堂邊上是張五一的媽媽家。這一年,張五一的媽媽才十四歲,很好奇,每天去看這些穿軍裝的年輕人。他們早上起來做操,去河邊刷牙,吃飯前還要先唱歌。部隊開拔進城市時,張五一的媽媽也要跟著。她不識字。當時的部隊報社總編輯,也就是后來做了城市里新報社的第一任總編輯發(fā)話,把張五一的媽媽分進后勤去食堂。

        整個春天,新聞大隊在大城市安頓下來,忙著出新報紙。而張五一的媽媽則忙著學(xué)習識別大城市里的弄堂、學(xué)用自來水、學(xué)做煤餅、學(xué)著去排隊買菜。一有空閑,她就在報社的花園里挖泥、壘磚,幫著造食堂。報紙初創(chuàng)的半個月,報社里人人不回家,夜里就打個地鋪。早上張五一的媽媽出門買菜,看到大院外的街沿上,密密麻麻坐著一圈報童,等候新報出來。

        五一后來疑心,老媽晚年腎出了問題,是造食堂時,她一袋一袋背用來鋪臺階的水泥,勞累太過。但到死,老媽一聲不吭。她和老爸一樣,即便最后到醫(yī)院里,醫(yī)生問他們從事什么工作時,他們都要挺直腰板說,我們在報社做的。

        你倆都是大記者吧,文化人。醫(yī)生有時會這么說。五一爸媽立刻眼睛有光。

        老媽晚年每周兩次透析,到實在支持不住的時候,她才舍得叫出租車去醫(yī)院。每次從醫(yī)院回家,司機問,去哪兒???老媽總是說“去報社”。要是遇到個年輕司機或者外地司機多問一句,什么報社,在什么路上。老媽立刻高聲說,你是不是這城里的人啊,這個城里只有一個地方,能被叫作報社。

        2

        報社在城市最繁華的商業(yè)街邊上。商業(yè)街日夜熱鬧,但轉(zhuǎn)一個彎拐過一個街角,就有一大片梧桐樹,樹下是洋房區(qū)。其中一間洋房大院里,四幢1908年通和洋行設(shè)計的典型英國安妮女王時期建筑風格別墅,圍住一片草坪。這里老早是外僑的俱樂部,清水紅磚,白色凸窗。屋內(nèi)每間房間,都有柚木人字形地板和帶黃銅柵欄的壁爐。

        第一任總編輯對建筑內(nèi)外一樣沒改,就要求為大家新造一間食堂??偩庉嬙谛菹⑷沼H自帶頭挑土,所有編輯記者都到草坪上來,橫隊縱列,唱著歌,手把手拆掉草坪角落里原先的苗圃,建起一座食堂。

        張五一的老媽和老爸結(jié)婚時,酒席就擺在報社食堂。其實那天食堂和平時一樣開飯,但多做了幾道菜。食堂大師傅備了酒,和老媽要好的女記者,去花園里摘了玫瑰裝飾在桌上。總編輯一手夾著香煙,同時拿著版樣,從采前會下來直接走到食堂,向新人敬酒。大院里,所有人認識所有人,所有人見證了五一媽肚子一天天隆起。

        1958年4月,老爸陪第一任總編輯去打麻雀??偩庉嬕贿吳描屢贿厗枺阈『⒚秩『昧藛??老爸一邊敲著臉盆底一邊說,還沒呢??偩庉嬚f,要是勞動節(jié)那天出生,我倒可以取一個諧音,可以叫吾屹,人民屹立起來了嘛,或者叫武毅,不論男孩女孩要有毅力。長大好好讀書,也來報社做記者嘛。

        那天全城趕麻雀,大街小巷,田野海港,人人揮旗發(fā)聲,小鳥們無處落腳,只能不停飛。

        五一節(jié)沒到,第一任總編輯被一紙調(diào)令傳去北京。老爸也跟著去。消息傳回報社,說張五一的爸爸從此要留在北京工作。張五一的媽媽聽后一急,肚子發(fā)動,扶著食堂后廚的桌子開始分娩。年長的廚師見了,倒不慌忙,開灶頭燒紅了剪刀消毒,替新生兒斷了臍帶。這天,還真是五一節(jié)。

        老爸等老上司安頓下來,直到這年年末才被批準回家。老爸先回報社,正遇到報社出鋼。等走回家,家里門口一座一座,也都是街坊鄰居搭建的煉鋼爐。繞過濃煙滾滾,老爸走進屋內(nèi)。老媽說,已經(jīng)給兒子報了戶口。她有點不好意思,說,總編輯說的那幾個好名字都不會寫。但五一兩個字她認識。爸爸抱著瘦成猴兒的兒子只會笑,說,真會挑地方,生在報社啊,看來我們家終于能出一個人物。

        爸爸留在報社駕駛組,給第二任總編輯開車,也開采訪車。外頭戰(zhàn)事漸次都平定。報社報道重心,轉(zhuǎn)為關(guān)注城市本地新聞。張五一的爸爸有時外出,和記者一起住在廠里,幾天不回家。媽媽到食堂切菜,就隨手帶著張五一。張五一在報社的草坪上學(xué)會了坐、學(xué)會了走,學(xué)說話時先說“報”“報”,然后才是“媽”。五一到了五歲,已經(jīng)摸熟了報社每一個角落,媽媽看他對著報紙能靜半天,就找一張報紙遞給五一,讓他自己找地方去玩。但千叮嚀萬囑咐,不要給記者編輯添亂。五一點頭。他知道去找誰。

        白天,小金叔會在。

        3

        報社的四幢樓中,兩幢最好看的,一幢是記者的辦公室,一幢是編輯的辦公樓,第三幢略小些的樓是職工宿舍。第四幢樓其實嚴格意義上,不算別墅,只是帶尖頂裝飾的三層紅磚平房,原先是這個外僑俱樂部的仆傭宿舍,一樓是車庫,車庫上去半層樓,走廊連著一串寫有不同房間號的小鈴,過去主人有所吩咐時,拉動小鈴,這里的鈴也會隨之作響。再往上走,就是報社的排字房。

        排字房是個大開間,房間中央是十幾排木質(zhì)的人字形字架,約一人高,字架上夾著一盞盞燈,燈下寬寬五排,每一排內(nèi)又按部首筆畫分成幾百個小方格,里面是密密麻麻的鉛字。房間靠近窗戶下面,放著幾張用厚重木板特制的大工作臺,專供排字師傅拼版面。報社出日報,排字師傅上班從晚上九點開始到凌晨。因此寬大的房間里,白天幾乎沒人。

        張五一摸著了規(guī)律,就會帶著當天的報紙溜進排字房,一個字摳一個字地認。排字房窗邊的厚木桌上,還一直放著字典。遇到報上不認識的字,張五一學(xué)會了翻字典。整個報社,是成年人的世界,記者們外出,采訪成年人世界的時政要聞,回到案頭,撰寫關(guān)系整個城市成年人前途命運的消息。

        但在報社的角落里,有一個孩子。

        一次張五一趴在桌前,歪著脖子,讀報讀得正吃力,忽然頭上燈光大亮。張五一回頭看時,一個瘦小的青年牽著電燈開關(guān)繩子,沖著他笑。這就是排字房的排字工人小金。

        小金和張五一的媽媽一樣大。解放那年,他也才十四歲,剛念了幾年私塾,他父母同年染病前后過世。小金爸爸在解放前做過排字師傅,老同事們可憐孤兒,正好新聞大隊南下,老排字師傅們都去新報社做事,便把小金也介紹進報社做練習生。在報社吃住三年,給師傅打下手、學(xué)習識字排字。小金十七歲開始獨立上字架排字,到了二十八歲,已經(jīng)能在字架前盲摸排字。一天排完兩三千個字,他總自覺不足。

        小金識字。但他僅僅是識得字的樣子。有時夜里版面急著等重要評論,本報評論員直接到排字房趕稿。評論員寫一段,小金在邊上就能拼一段。等評論員把一篇稿子手寫完,小金也就拼好了一盒鉛字塊。大家都說小金贊。但小金自己知道,他不懂那些字的讀音,他不懂它們組合在一起的意思,他也不懂那意思背后的指向。

        排字房工人收入高。每天來開工前,都喜歡到報社邊上的商業(yè)街,吃雙澆面、排骨年糕、面包紅菜湯。小金就想,趁每晚開工前,排字房的這個空檔,自己提前先來真正認幾個字,弄懂它們的意思。排字房窗邊厚木桌上的字典就是小金的。

        就這樣,小金遇到了張五一。他們很快約定每天在一起識字。

        4

        五一的爸爸有個黃銅茶杯,是第一任總編輯贈送的。第一任總編輯年輕時在抗日戰(zhàn)場采訪,得了這杯子,是戰(zhàn)利紀念品。五一的爸爸每天早上讀報紙前,先洗手刷牙洗臉,然后用這個杯子盛滿熱水,用溫熱的杯底在報紙上刷幾下,將本來就很平整的報紙,熨得更平。等讀完后,爸爸會小心翼翼把讀完的報紙按照日期逐一疊放、撫平、壘放整齊,供奉在五斗櫥上專門位置。

        五一上小學(xué)后,老爸第一次帶他進了編輯部所在的那一幢洋樓。但推門進樓后,并不真的上去。洋樓底部的樓梯轉(zhuǎn)彎角,有一個空檔。白墻上,貼著四張當天報紙。八個版面都在。報紙下面的條桌上,備著紙條、筆墨、糨糊。記者編輯來上班時,先到這里讀報,然后把各自評論寫下貼在白墻上。遠看白墻像長了絡(luò)腮胡。老爸就逐一讀給五一聽。五一便比照著一篇篇稿件看。一多半還是看不懂,因為看不懂就更覺得神圣。

        老爸有時回家,會說報上稿件背后的事:記者寫了一個服務(wù)熱情的店員,那店員第二年就成了全國勞模,去北京和總理一起吃飯。記者寫了一家廠遇到的難事,市領(lǐng)導(dǎo)馬上召開專門會議來協(xié)調(diào)落實。有一個工廠的鉗工寫了一首贊美勞動的詩,報社的副刊給發(fā)表了,這名鉗工馬上被升為廠里的干部。

        老爸有一次開采訪車,載一位記者去南方一座縣城采訪。兩人找到一處農(nóng)戶家睡下。半夜有人敲門。原來當?shù)匾话咽致犝f是這家報社的記者來了,立刻登門拜訪。有時城市里的一個條線開會,要是報社的記者沒到,就全場不開會等著。

        人人聽到“報社記者”四個字都敬三分。

        于是晚上進被窩,張五一也抱著字典。字典的封皮都被他捂熱。這里頭這些字,就是報社記者編輯每天用的字。

        這些字不會開炮,不會射擊,不能造房子,不能當飯吃。世界上沒有比這些字更無用的東西。但這些字又都撼動不了。你可以拆掉整座大山,移平一個城市,卻不能改變一個字的意思絲毫。

        報紙就是一張紙頭,紙沒有分量,印上這些字后,就足以改變一場戰(zhàn)爭、改變一個行業(yè),足以完完全全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在排字房的大桌邊,張五一把自己會的字的讀音教給小金,小金和五一一起抄報紙中的好詞句。五一剪報、貼報,小金查字典、標注生字的用法、組詞、列舉正反義詞。五一從不打趣小金為什么和小孩玩,小金也不用問五一未來想做什么。五一父母,五一自己,心里向往一個職業(yè),只有這一個職業(yè)。

        有一次排字房四下無人,張五一給小金講了一個故事,是小學(xué)里學(xué)習小組的場景。小金鼓勵五一寫下來。等五一寫完了,小金拿著稿紙,看了看五一,笑了笑,然后戴上袖套,走到字架邊,手伸向字盒開始排字。排了正正方方一小盒鉛字。在排好的文章最后,小金像平時記者署名那樣,用兩個括弧圍出兩個字:五一。

        張五一站在這一版鉛字前,渾身發(fā)抖。

        小金也站在這一版鉛字前,把手放在五一肩上,拍兩下。

        “總有一天?!毙〗鹫f。

        5

        1964年的這天早上,像往常一樣,張五一起床去買早飯,然后提熱水瓶去水站打開水。金秋桂花開得茂盛,弄堂里漫溢甜香。回家時,張五一迎面看見老爸被公用電話間的阿姨叫走。張五一回房間,往老爸的黃銅水杯倒水。不一會兒,老爸聽完電話,匆匆回房間穿衣服。

        老爸急著要出門,出門看一眼桌面上準備好的報紙,又看看正在用水杯底熨報紙的張五一。接著老爸又看看報紙,再看看張五一。

        最后,老爸雙眼盯著報紙,說:“你去看看你小金叔?!?/p>

        當天的報社出了差錯。在頭版一篇要緊的文章里。有個字是生僻字,字架里沒有。按照規(guī)矩,字架里沒有的字,由排字師傅當場刻。當天晚上,是讓小金現(xiàn)場刻的。小金也不認識這個字,就依照編輯給的樣子刻了。但多了一個筆畫,字就變成了另一個字,就有了另一種意思,印到報紙上散發(fā)出去,就被讀者讀出了另一種含義,引發(fā)了城市里一陣喧嘩。

        一大早,五一老爸接到電話,開車送總編輯去向上級領(lǐng)導(dǎo)解釋。

        很快事情有了結(jié)論,記者原稿寫的字是對的,但寫得潦草。編輯給小金的字也是對的,但更為潦草。小金不認識。照著樣子刻,卻是刻錯了。但小金刻錯了,記者編輯都沒看出來,歸根到底,也是報社的錯。

        記者被調(diào)離崗位下鄉(xiāng)勞動,小金寫了檢查,被調(diào)離排字房,也去下鄉(xiāng)勞動。

        在離開報社的那一天,小金到食堂去找了張五一的媽媽,把字典留給張五一。

        小金沒有和張五一說再見。

        媽媽回家,沒有把字典給張五一。她晚上和張五一的爸爸說,我們清清白白工人出身,不如不識字,才太平。識字害死人。

        6

        張五一上到小學(xué)二年級。外面亂得不能再亂。學(xué)校停課。

        五一無處可去,只能到報社來找爸媽。有那么一周,報社大院里來了一大群陌生人,占著編輯部,也不再許人進出,又用辦公桌和木條堵住報社大門。報社外面,白天夜里輪流來一撥撥讀者圍著,隔墻大喊,要求看報紙,要求出報紙。

        老媽從食堂帶了幾個饅頭來,和老爸把五一帶去車庫。在車庫角落里鋪上被褥,門窗關(guān)上,三人一聲不響,在黑暗里聽屋外聲浪。五一跟著躲了一會兒,到底發(fā)悶,趁父母不留意,就順著車庫走到樓上。誰知到排字房門口一望,竟然靜悄悄的是滿滿一房間人。所有留下的報社編輯記者,見不能在自己辦公室工作,就都帶著紙筆到排字房來。

        燈光大亮,記者還在照常寫稿,編輯還在照常修改,排字師傅在照常排版,一疊疊已經(jīng)出好的報紙,按著日期,碼放在角落里,一天沒落。地上堆滿東西,大家?guī)缀醵紱]有邁腳的地方了,一切都是反常的,但又似乎人人處之泰然。

        就在窗戶下的大桌邊,原先張五一每天和小金一起看報的地方,坐著一個小姑娘,看著比五一小兩三歲,扎兩條小辮子,在玩一盒鉛字。

        張五一走過去,一把拿走字盒,說,“這可不是玩具?!毙∞p子抬頭瞪著他說,“我在認字?!睆埼逡怀粤艘惑@,緩緩放下字盒。小辮子拿起一個字,大聲念出來,又拿一個字,又念出來。都是對的。張五一笑了,坐下說,“你在認字?!?/p>

        “老宋體好看。”小辮子說。

        “我也覺得好看,黑體也好看?!蔽逡徽f。

        “楷體有點瘦?!毙∞p子說。

        “但楷體秀氣。”五一說

        “這些字像活的一樣。”小辮子說。

        “沒錯,它們是活的。”五一說。

        “字最好看了?!毙∞p子說。

        “字最好看?!蔽逡徽f。

        兩個孩子都愣了一下,像是被那么順暢的接口驚到了。

        這時,忽然“砰”的一聲巨響,五一連忙拉著女孩蹲下,一塊磚頭從小辮子靠著的窗戶外砸進來,在地板上滾出好遠。排字房里,各自默默干活的大人們,一下子亂起來。原來大院外的人要發(fā)起攻勢了。

        五一和小辮子趴到地上,有些怕,又有些激動。他們爬起來一看才發(fā)現(xiàn),剛剛蹲下的瞬間,兩人各自下意識抓住了兩個鉛字塊。他們攤開手,交換鉛字,大聲笑起來。

        幾天后,占在報社里的人消失了,圍在報社外的人也消失了。排字房壞了的窗戶被修好。報社恢復(fù)出報。老媽每天在食堂按點做菜開飯,編輯記者來食堂按點打菜吃飯。

        那一周的非常狀態(tài),像大水漲潮又退去。

        五一有了新朋友。

        7

        小辮子叫小超,是報社里因為小金的事,下鄉(xiāng)勞動的那位記者的女兒。

        記者被關(guān)后,記者的太太大病一場,住進醫(yī)院出不來。和記者住在一幢房子里的鄰居,正是報社排字房的另一位老師傅,收留了小超。老師傅一家吃菜粥和咸魚,讓小超吃白米飯和鮮魚,老師傅把自己舊大衣改小了給兒子穿,讓小超去裁縫店做新棉襖。

        小超穿著新棉襖去上學(xué),看到有人在她的座位上刻著“狗”字。全班笑她,說她爸爸“關(guān)在監(jiān)獄里”。老師傅聽說后,下了夜班直沖學(xué)校,當著老師的面拍桌子,露出手上的老繭和臂上常年揀字練出的肌肉。這天放學(xué)后,小超回家,開始改口叫老師傅“爹爹”。這是浙江人稱呼爸爸。

        1975年,張五一中學(xué)畢業(yè),也無大學(xué)可上,同學(xué)都去外省上山下鄉(xiāng),他是獨生子,政策允許他就近去郊區(qū)農(nóng)場。通知發(fā)下來后,老媽清晨三點去小菜場排隊,買米買肉稱豆制品,傾其所有,大燒一桌,要給五一餞行。這天飽餐一頓后,五一撐不住,當晚就吐了。第二天吐出血來,才送醫(yī)院,一看,是肝炎。張五一一天沒有去農(nóng)場,直接被送進隔離病房。

        張五一有點高興,高興的不是自己能留在市區(qū),高興的是出院后能繼續(xù)每晚去報社。

        每天晚上,小超放學(xué)后,都會來報社,五一也一樣。他們各自用父母的職工飯票在報社食堂打菜,一起吃飯,然后一起在排字房窗邊的燈下看書、寫作業(yè)。

        起初,五一年紀大些,在認字上有優(yōu)勢。和過去的小金叔一樣,五一能下功夫,把字典上的詞條一段段背下來。小超從不這么背。她按照字的意思來記字。比如學(xué)了太陽,她就去弄懂“陽光”,順著“陽光”,她就去看“光線”,順著“光線”,她又找“線條”,然后就知道了“條分縷析”,弄清楚了“面條”、“柳條”、“苗條”、“條例”、“有條不紊”。等弄懂一串字,她就自己編一段文字,畫一張圖,或者說一個故事。

        “一個苗條的姑娘叫柳條,她吃了一碗面條后,在陽光下畫線條?!?/p>

        五一漸漸跟不上,就看著小超笑。

        這天從隔離病房出來,五一一路跑著去報社。一路跑到車庫前,這才停下喘氣。

        他抬頭看向二樓,燈亮著,排字師傅開始上班了。窗邊,一個少女的側(cè)影,清晰可見。幾天不見,這熟悉的身形,忽然叫五一緊張。

        他站在樓下,一直抬頭看著窗戶里發(fā)出來的亮光,直到他身上跑出來的汗隱下去,直到他覺出夜風的涼意,張五一這才慢慢上樓。

        五一走進排字房。小超看到他來,微微一笑,低下頭去。

        五一見了,一時不知自己該怎么邁步。

        等五一走近,小超招手,叫五一也低頭。小超從桌下地上的背包里拿出幾本書。都包著封皮,五一翻開來,是四本《紅樓夢》。

        小超湊在五一耳邊,悄聲說:“我爸爸給我的。我爸爸出來了。”

        小超說,“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書,太好看了,我等著你來,偷偷借給你啊。真的很好看?!?/p>

        小超在五一的手上按了一按,說:“爸爸剛回來。才把媽媽從醫(yī)院接出來。我今天先回去陪他們?!闭f完就走了。五一摸著手上被小超按過的地方。他抬頭看著小超出門的方向。

        五一輕輕說:“真的很好看。”

        8

        小超爸爸回報社后,在倉庫管桌椅、管文具。他不愿見人。

        小超晚上放學(xué)后,總是先去報社食堂打了飯菜,給爸爸送去。至于中午那頓,有時五一在報社,就幫著也打了送去。小超爸爸戴一副眼鏡,頭發(fā)梳得整齊,工作服里露出襯衫領(lǐng)子,破損但筆挺。他看見五一,就客氣笑笑。

        1978年春節(jié),總編輯重返崗位。元宵節(jié)前,總編輯要在禮堂舉行全體職工大會,后勤主管叫所有后勤工作人員去幫忙。

        五一的爸爸和媽媽,當天都去禮堂,幫著打掃舊橫幅撕扯老標語。五一媽媽這幾年吃得不多,卻胖了一些,沒走幾步,就要喘氣。后勤主管計算著,出席會議人會很多,要額外借桌椅,見五一過來攙扶媽媽休息,就讓五一去倉庫搬椅子。

        五一到倉庫門口,看見小超爸爸已經(jīng)把需要的椅子擦得干干凈凈,疊成一列一列,擺在門口??吹轿逡粊?,小超爸爸就笑笑,坐回倉庫里。等五一一趟一趟,把椅子都搬到禮堂,編輯記者們都陸陸續(xù)續(xù)到齊了。

        禮堂快關(guān)門時,五一看到,小超爸爸貼著門邊走了進來。小超爸爸環(huán)顧角落,似乎在找空位子,卻發(fā)現(xiàn)只有禮堂前排才有空位。猶豫片刻,小超爸爸才走過去坐下。正在臺上講話的總編輯看到小超爸爸,忽然打斷臺上正在講話的人,直接走下主席臺,走到小超爸爸身邊。

        “老兄,”總編輯說,“讓你受苦了。我今天當著全報社同志的面,向你正式道歉。你今天就回來,繼續(xù)做記者?!?/p>

        五一站在禮堂最后側(cè)的門邊,看到小超爸爸的背影。那背影在人群中慢慢站起來。

        禮堂里有人鼓掌,有人抽泣。五一媽媽把頭靠在五一身上,輕聲說:“你要清楚,小超以后,和以前不一樣。”

        老媽晚上出現(xiàn)血尿,送去醫(yī)院后,醫(yī)生診斷為腎衰竭。

        離開醫(yī)院時,老爸和五一說,要去報社和后勤主管說一聲,讓五一在報社里等他一下,然后一起回家。五一說好。五一坐在食堂門口的臺階上,遠遠隔著草坪,看記者的那幢洋房,看編輯的那幢洋房,最后看著車庫樓上的排字房。

        他看著看著,兩眼一熱,覺得自己好像和一切都在告別,他擦了下眼睛。父親走到他身后。

        張五一的爸爸,和張五一一起坐在食堂門口的臺階上。春天快到了,但還是冷,誰也沒有要回屋內(nèi)的意思。老爸遞過來一支香煙,張五一接過來,就著老爸手攏著的火柴,吸上了。

        老爸說:“我和你媽,知道你想做哪行?!?/p>

        張五一說:“嗯”。

        老爸說:“我們也想,你能做到當然好。”

        張五一說:“嗯”。

        老爸說:“但碰上這么幾年,耽誤你了。”

        張五一說:“嗯”。

        老爸說:“我和你媽商量了,你媽身體這樣,不如辦退休,你頂替進來,去食堂。”

        張五一抬頭看著老爸。

        老爸說:“媽媽看病需要錢?!?/p>

        張五一不吭聲。

        老爸說:“這么大的報社,這事總要有人做?!?/p>

        張五一不吭聲。

        老爸站起來,按滅了香煙,他的臉現(xiàn)在全部在暗中。老爸說:“識字沒有吃飯重要?!?h3>9

        過了二十周歲生日后,張五一在食堂接替媽媽,做了切配師傅。

        雖然食堂里也有報紙,但沒人讀。師傅們閑下來打牌、抽煙,五一不參加。師傅們都是看著五一長大的,不以為怪,對五一很照顧。看他悶頭不響,事情做得清清爽爽,倒都喜歡他,還有說要給他做媒的。有時候五一從食堂出來,遠遠看一眼記者和編輯部的辦公室,像隔著星河。

        高考制度恢復(fù),小超在作最后沖刺,漸漸也不太來報社。有一次小超爸爸來,帶來小超新寫的作文,這作文是在中學(xué)里得了獎的。小超爸爸說得很客氣,希望大家指教。其他編輯記者圍著看了,都說幾聲好。五一提著一桶水,慢慢拖著食堂地板,從他們身邊經(jīng)過。

        到了這年九月底,小超來找五一,告訴他,自己拿到了全國最好的文科大學(xué)新聞專業(yè)的錄取通知書。五一說:“恭喜你,我有禮物送給你?!?/p>

        翌日他背了一只大書包,去見小超。

        這年五一節(jié)后,書店解禁,重新開賣中外名著,一共三十五種。來買書的隊伍從商業(yè)街的這頭,一直排到那頭,書店的玻璃柜臺都被擠爆了。五一當時剛上班,每天一下夜班就來書店門口排隊,熬了四五個通宵,才全部買齊。買回家后,他一本一本,都用白報紙包了書,扎了書角,再在書的封面,謄寫了書名。

        小超接過書包,從口袋里往外掏一本,五一就念一遍書名:“《悲慘世界》《艱難時世》《牛虻》《湯姆·索亞歷險記》……”

        全部念完。布口袋里最后一本,是小超借給五一看的《紅樓夢》。

        小超舉著書,對著五一,皺著眉頭看五一的眼睛。五一低頭說:“現(xiàn)在,都還給你?!?/p>

        小超撲過來,嗚咽著問:“那你為什么不參加高考?”五一撫摸著小超的小辮子。

        五一說:“我所識的,只有這點字。其他的東西,我不識。”又說:“我就只能走到這里了。”

        五一覺得,他和小超說過再見了。

        第二天,五一下班。遇到食堂的同事,領(lǐng)來今日份的報紙。那人看到五一,笑嘻嘻叫住他說:“你喜歡看的,你先拿去看?!蔽逡痪椭鴩共烈幌率?。

        張五一從對方上衣口袋,抽出撲克牌,說:“走,打牌不叫我嗎?”

        猜你喜歡
        小超總編輯小金
        概率的智慧
        康康日記
        小金橘樹
        縣級融媒體中心總編輯如何做好新聞統(tǒng)籌工作
        新聞傳播(2020年18期)2020-11-06 04:13:10
        培養(yǎng)自律,從早睡早起抓起
        家長(2020年5期)2020-06-22 07:48:32
        愛“喧嘩”的我
        當爸爸的“羨慕嫉妒恨”
        家長(2018年8期)2018-09-10 14:07:52
        我愛小金龍
        小金龍
        讓日本人真正了解中國——專訪《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
        華人時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2
        91人妻无码成人精品一区91| 免费人成年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网|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2019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麻豆aⅴ人妻| 免费无遮挡毛片中文字幕| 亚洲成在人线天堂网站|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视频| 加勒比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女主播户外|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性|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牛牛| 国产又爽又黄又刺激的视频|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一区二区av日韩免费| 91成人黄色蘑菇视频| 97精品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精品|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无线码一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777|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影院|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农村妇女| 扒开双腿操女人逼的免费视频|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人人鲁人人莫人人爱精品| 欧美白人最猛性xxxxx|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第一页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高| 国产精品无套一区二区久久| 超清纯白嫩大学生无码网站|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视频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