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其中要點,不難發(fā)現,5G應用、直播衛(wèi)星、人工智能、云技術等都圍繞著一個核心技術,那就是4K/8K超高清視頻的發(fā)展
方世彤
英國志奮領學者,Slirling大學傳媒管理碩士,長期致力于電視傳媒的發(fā)展研究和咨詢顧問工作。
去年年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fā)了《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實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中國廣電行業(yè)將利用3年左右時間,實現全行業(yè)技術大轉型,并通過廣播電視技術迭代,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流程再造、體系重構,實現高質量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顯然這份文件很重要,對于廣電這個重技術的行業(yè)而言,必將產生重大影響??v觀《方案》,涵蓋有線(數字)電視、IPTV、OTT TV、直播衛(wèi)星等全終端,并涉及廣電SG網絡(含5G廣播)、超高清、MCN、IPv6、云直播、短視頻、人工智能、大小屏交互等全方位的熱門行業(yè)應用話題。
梳理其中要點不難發(fā)現,5G應用、直播衛(wèi)星、人工智能、云技術等都圍繞著一個核心技術,那就是4K/8K超高清視頻的發(fā)展。因此也可以理解為,在未來3年時間里,廣電將圍繞普及4K超高清視頻來部署各項技術的迭代更新。
當下的廣電高清普及率并不高,很多電視臺仍然以標清播出,這對于三年技術迭代更新很不利。所以,如果廣電將技術迭代的焦點放在超高清視頻,就需要提出超高清視頻普及的時間表,明確清除標清電視頻道的截止時間。就如同歐洲明確提出燃油汽車退出市場的時間一樣,這對于生產廠商而言是個信號,可以有效推動他們制訂電動汽車生產計劃,削減燃油汽車的生產量。一如歐洲汽車行業(yè)以“電動”作為技術迭代的抓手,如果廣電行業(yè)牢牢抓好“超高清”,3年內一定可以將各項技術迭代工作做得扎扎實實。
筆者曾參與過標清轉高清的工作,事實上,標清轉高清難度確實比較大,它并非簡單的升級,中間還存在兩種不同畫幅格式的同播期。如何將4:3的近似正方形的畫面嵌入或拉伸為16:9的長方形畫面,其中有很多門道,各方的想法、做法也不盡相同。高標清同播存在了相當長時間,即便今天人們家中的電視機已經普遍更新為4K電視,但是觀看的內容,相當大一部分還是標清內容,這也是很多觀眾并不樂于接受的。
《方案》明確提出,重點推進4K/8K超高清發(fā)展。通過制定超高清系統(tǒng)參數國家標準、4K超高清測試圖像序列等標準,建立以云計算為技術支撐的4K云制播及特效服務平臺,增強內容供給。有條件的廣播電視臺在不增加頻道數量的前提下,開播4K頻道,開展8K制播試驗,服務重大活動、綜藝和體育賽事等,縮短同播過渡期。
標清轉高清后,廣電從模擬電視時代進入數字電視時代,而從高清向超高清轉變后,廣電將進入5G高新視頻時代。5G技術的一大應用場景就是超高清視頻。如果只是標清或者高清的內容傳播,4G就已經足夠了。當下很多人使用4G進行視頻通話,卻很少有人在意它的清晰度;可一旦5G普及,畫面清晰度、色彩真實度,都將成為用戶關注的重點。從這個角度來說,要推進5G技術在廣電的廣泛應用,也要滿足觀眾對內容清晰度、真實度的更高追求。
筆者的一些朋友在觀看過4K超高清內容后反饋,其與1080p全高清視頻內容相比清晰度差不太多。從人的肉眼觀看角度來講,4K和1K的區(qū)別并非簡單的數學上的4倍關系,在視頻真實性、色彩還原度、對光線的細節(jié)還原上,4K較1K確-著超出4倍的觀看體驗,但是這種體驗需要內容制作方進行針對性的拍攝制作,才能讓觀眾切實感受到。
超高清和高清都是16:9的基本畫面格式,如果我們的內容生產方,特別是電視臺能為觀眾提供更寬的色域、更深的比特率、更流暢的幀率,讓觀眾真切感受到區(qū)別,他們才會愿意將更多的錢花費在清晰度的迭代升級上。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中也提及加快推進直播衛(wèi)星電視節(jié)目高清化進程,推動衛(wèi)星直播業(yè)務向超高清演進。這對于廣電技術迭代而言意義重大,各電視臺要在4K時代繼續(xù)服務全國億級觀眾群體,直播衛(wèi)星是重要的覆蓋手段。
從黑白到彩色,從標清到高清再到現在的超高清,廣電技術的迭代都是服務于觀眾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廣電有能力也會創(chuàng)造條件去滿足這一需求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