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劍鋒
并不是有了微信之后,才有朋友圈。巴金生活的時代,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也有自己的聯(lián)系方法和自己的交流方式。巴金是一位享譽海內(nèi)外的文學大家,也是一位高產(chǎn)作家,更是一位杰出的社會活動家。那時,巴金在朋友圈活動的方式是書信往來。
巴金的愛人,就來自他的朋友圈。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為青年心中的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一個女高中生給他寫的信最多,他們通信達半年之久,卻從未見面。最后,女孩提出:“筆談如此和諧,為什么就不能面談呢?”并主動寄了張照片給巴金,然后他們約在一家咖啡館見面。經(jīng)過8年戀愛長跑,年屆不惑的巴金與這位名叫蕭珊的女孩結為連理。比巴金小13歲的蕭珊,原名陳蘊珍,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讓巴金動情的女人。
“溫暖的友情——巴金與友朋往來手札展”來到上海徐匯藝術館,恰逢巴金115周年誕辰。展覽“亮”出巴金與魯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葉圣陶、冰心、沈從文等四十余位友人及其家屬的往來手札,這些友人、作家均在上海工作或生活過,可謂是巴金朋友圈的一次集體亮相。看看巴金的朋友圈,我們就能夠讀懂巴金為什么能夠創(chuàng)作出《家》《寒夜》《隨想錄》這樣思想性強、藝術水準較高的作品。
展覽“亮”出巴金寫給朋友的信:“少抱怨,多做事,少取巧,多吃苦?!边@是寫作之經(jīng)驗,也是做人之真諦。作家鐵凝看到巴金寫給朋友的信后說:“作為巨人的巴金先生,他的偉大正在于他是如此質(zhì)樸?!卑徒鸬呐笥讶κ且蝗褐就篮系娜耍且蝗河兄餐鞠虻娜?,也是一群努力向上的人,他們談得來,相互鼓勵,總是有共同的語言,因此有說不完的話。在今天看來,這個朋友圈談的話題很專業(yè),甚至高大上,都是勸人多做事,少抱怨。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巴金努力的身影和追求的腳步。
當然在朋友圈,巴金也并不總是談論高大上的話題,更多的時候談生活,談友情,談相互關照。對于巴金長期的關懷,曹禺真誠地致謝:“我想起半個多世紀以來,你對我極深的幫助、友誼。你介紹我入了文藝界,你不斷給我似火的熱情,我有許多缺點,你總是真誠地指出來。回想許多事,我能有你這樣兄長似的朋友,我是幸福的?!边@是對巴金為人的贊許。讀讀“朋友圈”里說的話,我們就能悟懂巴金為什么能寫出那樣富有人情味的作品。
巴金的“朋友圈”都是成績斐然的大家。這使我想起“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此話出自《戰(zhàn)國策·齊策三》中,用于比喻同類的東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則分開,是朋友之間門當戶對、志同道合的統(tǒng)稱,也是建立朋友圈、鞏固朋友圈的基礎。只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組建起來的朋友圈,才有話說,才有說不完的話。至于誰是“群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有共同的話說,有大家都感興趣的嗑嘮。
朋友圈要遠離庸俗,要交正直高尚有才華真性情的人,是巴金留給今天我們的一個啟示。雖然朋友圈是一個私密空間,卻應該真誠、友善、平等相待,應該拒絕暴力、低級、血腥,就是不能做到“高大上”,也要彼此尊敬,也不要信口開河,口無遮攔,污染朋友圈的生態(tài)和環(huán)境。朋友圈應相互鼓勵,攙扶著前行,這樣的朋友圈才是健康向上的。
巴金的朋友圈充滿正能量。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出自晉朝文學家、哲學家傅玄的《太子少傅箴》。意思是你生活在好的環(huán)境會受到好的影響,生活在壞的環(huán)境里會受到壞的影響。你的“朋友圈”有些什么人,你就會成為什么人,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