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孫強,鄧思殷,黃征貽,唐國欽
(廣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骨科,廣西防城港 538021)
研究[1]顯示,終板Modic改變是腰椎間盤鄰近組織退行性改變過程的決定性因素,同時可能與腰椎間盤突出退變相關[2]。本研究探討了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Modic改變與髓核摘除術后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15年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后路髓核摘除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單節(jié)段腰椎間盤突出,正規(guī)保守治療無效,或短期內(nèi)癥狀嚴重、體征明顯或有進行性神經(jīng)功能改變;②行后路髓核摘除手術治療并定期接受隨訪,隨訪時間≥6個月;③患者病歷資料完整,可供分析。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器官嚴重功能障礙或術后嚴重并發(fā)癥,生活不能自理者;②患者入院時合并嚴重精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者。共納入患者113例,其中男64例,女49例;年齡29~69歲,平均(48.54±12.38)歲。
患者健康生活質量調(diào)查采用SF-36量表[3],包括軀體功能(PF)、軀體角色(RP)、軀體疼痛(BP)、一般健康狀況(GH)、情感角色(VT)、社會功能(SF)、心理健康(RE)、生命力(MH)等8個維度組成,得分越高說明健康狀況越好。
①Ⅰ型,MRI改變?yōu)門1加權低信號,T2加權像等信號或輕度高信號,脂肪抑制像高信號;②Ⅱ型,T1加權像高信號,T2加權像等信號或輕度高信號,脂肪抑制低信號;③Ⅲ型,T1加權像低信號,T2加權像低信號,脂肪抑制像等信號。
翻閱患者病歷資料,記錄其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扭傷史、病程、突出節(jié)段、術前腰痛和腿痛程度、突出類型、術前ODI指數(shù)、Modic改變、手術醫(yī)師等資料,患者于術后6個月時采用SF-36量表評估生活質量。
體質量指數(shù)以24 kg/m2為界值,記錄為<24 kg/m2和≥2 4kg/m2;病程根據(jù)6個月為界值,記錄為<6個月和≥6個月;腰痛和腿痛程度均采用VAS評分,以7分為界值,記錄為<7分和≥7分;ODI指數(shù)以70%為界值,記錄為<70%和≥70%;手術醫(yī)師根據(jù)我院主刀醫(yī)師情況,記錄為醫(yī)生A、B和C。采用t檢驗比較不同臨床特征患者SF-36評分差異,采用多因素分析觀察Modic改變是否獨立影響患者術后的SF-36評分。
單因素分析顯示,Modic改變是影響SF-36評分的有意義因素(P<0.05);其余影響SF-36評分的有意義因素包括: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扭傷史、病程、術前腿痛、突出類型、術前ODI指數(shù)等(P<0.05),見表1。
表1 影響SF-36量表積分的單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有意義的自變量賦值后,以SF-36總分為因變量,進行逐步線性回歸分析:Modic Ⅰ型改變是術后SF-36評分的影響因素(P<0.05),其余影響因素包括腰扭傷史、突出類型(P<0.05),見表2。
表2 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多元回歸分析
研究顯示,椎體骨性和軟骨終板承受與椎間盤同樣的壓力,鄰近椎間盤區(qū)域較椎間盤薄弱,易發(fā)生細微骨折,近期發(fā)生的細微骨折可導致MRI T1低信號和T2高信號,即為Modic Ⅰ型改變[5]。在Modic Ⅰ型改變過程中,椎間盤反復創(chuàng)傷導致髓核內(nèi)部炎癥介質產(chǎn)生,這些炎性介質通過椎體終板進一步擴散,導致Modic改變并引發(fā)腰痛[6]。臨床研究也顯示,73%的Modic Ⅰ型改變患者合并腰痛,且腰痛程度較重;隨著Ⅰ型向Ⅱ型轉變,腰痛程度得到一定緩解[7]。
雖然多項研究觀察了Modic改變與腰痛的相關性,但其與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相關性較少見報道。本研究顯示,Modic Ⅰ型改變可能與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生活質量降低相關。國內(nèi)研究顯示,以腰痛為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常見Modic Ⅰ型改變;而以腿痛為主的患者,多見ModicⅡ型改變[8]。研究顯示,Ⅱ/Ⅲ型改變的椎間盤退變程度和腰痛持續(xù)時間明顯高于無Modic改變或Ⅰ型患者[9],這也提示,Ⅱ型Modic改變是Ⅰ型改變后病理過程較為穩(wěn)定的階段。因此,本研究結果中Modic Ⅰ型患者6個月SF-36評分較低的可能機制為:Modic Ⅰ型改變患者可能處于早期及急性期的炎癥反應,此時患者腰痛來源不但有椎間盤或突出物的壓迫,同時來自椎體終板炎癥反應分泌的因子,髓核摘除雖然解除了椎間盤或突出物壓迫,但未處理終板,存在炎性反應的終板及其釋放的炎性因子持續(xù)存在。
Kang等[10]曾對L5-S1椎間盤退行性病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相關性進行研究,經(jīng)4年隨訪,Modic改變與SF-36評分不存在相關性,與本研究結果存在差異。該研究納入的患者為125例腰椎滑脫患者,多數(shù)患者接受了椎間融合手術而非單純髓核摘除術,椎間融合手術切除了病變的軟骨終板,對骨性終板也同時進行處理以保證更好的融合,因此術前Modic改變與術后生活質量呈現(xiàn)了非相關性;該研究也提示,對Modic Ⅰ型患者給予髓核摘除聯(lián)合椎間融合處理終板,可減少終板炎性反應,這可能是改善生活質量的有效方式。
綜上所述,Modic Ⅰ型改變與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行髓核摘除術后短期生活質量較低相關,給予髓核摘除聯(lián)合椎間融合處理終板、減少終板炎性反應,可能是改善生活質量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