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昊
(遵義醫(yī)科大學第五附屬(珠海)醫(yī)院口腔頜面外科 廣東 珠海 519100)
楔狀缺損是臨床常見的牙體缺損類型,表現(xiàn)為在牙頸部的楔角樣缺失,目前認為病損產生于局部解剖結構、酸蝕、不良刷牙方法、咬合引起應力集中勞損有關,常見于中老年患者[1]。前磨牙多在牙頸部有縮窄,楔狀缺損進一步加重了牙頸部牙體的缺失。臨床常見穿髓根管治療后,患牙依然會出現(xiàn)折斷、牙體縱裂而拔除的現(xiàn)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療的費用[2]。本次旨在探討在治療髓腔感染和樁核冠修復的前提下盡可能微創(chuàng),減少牙體組織的損耗,延長患牙的口內存留時間。
選取我院于2017 年6 月—12 月前來就診的前磨牙因楔缺漏髓求診的患者116 例,患牙總計120 顆。其中男性67 例,女性53 例,年齡40 ~67 歲,平均年齡52 歲。隨機分為A、B 兩組,每組各60 例患者。
納入標準:(1)存在楔狀缺損且牙髓暴露的單根管前磨牙。(2)牙周探診不大于4 mm,無明顯牙槽骨吸收,冠根比正常,牙松動度正常,根尖未見低密度影,牙體未見隱裂紋。排除標準:(1)雙根管或靠近根尖區(qū)有根分歧。(2)牙體扭轉或鄰牙缺失。(3)對頜牙齒無咬合接觸或者有冠修復。(4)患牙為可摘義齒基牙。(5)有夜磨牙病史。(6)無法配合治療、定期復查,不嚴格遵守口腔衛(wèi)生指導。
EDTA 武漢朗力,3%次氯酸鈉溶液,氫氧化鈣糊劑,AH-plus 根充糊劑(登士柏,德國),Hygenic 橡皮障(康特,瑞士),牙膠尖2%、6%錐度(登士柏,德國),HyFlex CM機用鎳鈦銼(康特,瑞士),Corecem雙固化樁核樹脂(RTD,法國)Matchpost 纖維樁(RTD,法國),K 根管銼(登士柏,德國),鈷鉻烤瓷全冠。
A 組:局麻,橡皮障隔濕下,開髓拔髓后,EDTA 糊劑潤滑下HyFlex CM 機用鎳鈦銼根管預備到30 號,3%次氯酸鈉溶液反復沖洗、超聲根管蕩洗1 min,留置氫氧化鈣糊劑暫封一周。AHplus 糊劑登士柏6%錐度牙膠尖充填。一周后選用1.4 號Matchpost 纖維樁,以樁根比3/2 深度預備,樁核完成后,鈷鉻烤瓷冠修復。B 組:局麻后,橡皮障隔濕下,開髓拔髓,EDTA 糊劑潤滑下不銹鋼K 銼冠向下法根管預備達25 號,3%次氯酸鈉溶液反復沖洗、超聲根管蕩洗1 min,留置氫氧化鈣糊劑暫封一周。3%次氯酸鈉溶液超聲根管蕩洗1 min,AHplus 糊劑登士柏2%錐度牙膠尖,側方加壓充填。一周后選用1.2 號Matchpost 纖維樁,以樁冠比1/1 深度預備,樁核完成后,鈷鉻烤瓷冠修復。兩組治療完成后均給與調頜、口腔衛(wèi)生宣教,定期復診牙周檢查。
患者隨訪截至2019 年12 月31 日,治療期間每4 個月復診一次,檢查咬合、修復體是否松動、樁核是否松動、牙周是否存在窄而深的牙周袋,每半年拍攝根尖片一次以判斷是否出現(xiàn)根折或修復體斷裂。
采用SPSS 18.0 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A 組有3 例牙頸部折斷,5 例根縱裂,牙折率16%。B組有2 例牙頸部折斷,牙折率3%。兩組牙折率有顯著差異(χ2=3.92P<0.05)。B 組治療方案優(yōu)于A 組。見表1。
表1 兩組隨訪治療效果比較
前磨牙在牙頸部有縮窄,在酸蝕、不良刷牙引起的磨耗、或者異常咬合力導致的勞損引起楔狀缺損產生,正常合力無法由牙冠沿牙釉質經(jīng)牙本質傳遞到牙周支持組織,而中斷的應力集中在缺損處引起該部位牙折斷產生[3]。楔缺除了牙頸部牙體組織的直接缺損帶來的結構破壞,穿髓引起髓腔感染后滋養(yǎng)牙本質的髓腔血供消失,炎癥反應引起局部牙根的吸收,進一步削弱牙體組織的抗折性[4]。保留牙髓感染的患牙唯一治療方式就是徹底的根管治療,根管的去除感染源要求完全清除感染的牙髓組織,和對根管內壁牙本質小管侵入的細菌消除或封閉,此過程中對不規(guī)則的牙髓腔采用銳利器械擴大和成型時,也會造成牙體組織結構的損傷[5]。最后樁核修復時樁道的過渡預備也會導致牙體組織的損傷。根據(jù)上述原因,為了減少冠折的風險,除了由楔缺產生的誘因入手(糾正不良飲食和刷牙習慣、減少過大咬合力等),就是在根管治療和樁核修復治療時盡可能微創(chuàng),減少醫(yī)源性的牙體損耗。
根管治療的髓腔成型目前常用的有機用旋轉鎳鈦器械和手用器械,前者有清創(chuàng)效率高,根管成型錐度控制好的有點,但是有研究證實在切割髓腔內壁時,會形成微小的裂紋,特別是彎曲較大、狹窄的髓腔里,隨著切割量的增加,微裂紋的產生概率增加。微裂紋和根縱裂有正相關,是根折的誘因之一[6-7]。前磨牙的牙根多為扁圓型,在操作旋轉鎳鈦銼時要清創(chuàng)徹底,就必須沿頰舌側分別提拉,如此操作會有過度預備的可能,這也是A 組存在根縱裂的原因之一。采用不銹鋼K 銼手動提拉進行髓腔的成型,缺點是效率低下,切割率低,但同時研究表明產生的根管微裂紋概率顯著低于機用鎳鈦器械。為了克服K 銼的機械預備不足,結合EDTA 溶劑的3%次氯酸鈉溶液超聲蕩洗,化學預備能有效去除根管內的污染物和玷污層,提高根管治療的效率。另外根據(jù)相關研究,采用回旋切割的機用鎳鈦銼,能一定程度上也能減少微裂紋的產生,如果患牙髓腔形態(tài)接近圓形時,也可以考慮采用。
纖維樁對于金屬或氧化鋯樁的優(yōu)點在于優(yōu)異的彈性,接近牙本質的彈性能傳遞咬合產生的應力向根尖,減少冠折的概率。有研究表明,常規(guī)纖維樁核在長度選擇上,只要滿足樁冠比1/1 深度預備即可。前磨牙髓腔選擇1.2 號纖維樁,一定程度上減少的樁道對根管的預備量。通過分析B 組的冠折病例,樁核冠修復要求是能有完整的牙本質肩領,折斷病例唇側楔狀缺損處牙本質肩領不夠,可能是修復后冠折的可能。以后牙體預備時可以考慮在楔缺處排齦,將修復體邊緣設計在齦下1 mm,從而獲得一定的牙本質肩領。
綜上所述,在微創(chuàng)的思路下,盡管目前根管治療的主流是采用旋轉鎳鈦器械,但是傳統(tǒng)的手工K 銼預備也有存在的價值。在臨床實際操作時要注意幾點:首先要綜合分析患者楔缺的產生原因,有針對性的設計治療方案。其次,靈活選擇根管治療的方式,如果單根,內徑接近圓形,牙根形態(tài)彎曲度小,首選機用鎳鈦預備,樁長采用樁根比3/2 預備。如果根管復雜,則采取手用不銹鋼銼,必要時預彎,防治一側預備過度。不推薦手用大錐度鎳鈦器械。最后,采用橡皮障控制感染,必要時采用根管顯微鏡能更精準做到微創(chuàng)治療。最后要和患者有良好的溝通,告知有冠折的可能,患者的理解和支持,以及醫(yī)從性也是治療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