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松
對1978年一次喊魂的描述
那年,姐姐跌落,從樹枝掉入水里
我去救,把她從水鬼那兒
搶了回來,可我姐姐變了
從溫柔,矜持,變成了壞脾氣
妖嬈、狐媚、水性楊花
有關(guān)于水的詞,她統(tǒng)統(tǒng)染上
母親熟悉的女兒已不在:
這是什么世道,沒有吃
沒有住,還讓我女兒嫁給水族?
母親叫我們幫她喊魂
(深夜點著火把,捧著水飯
沿著水塘轉(zhuǎn),邊轉(zhuǎn)邊喊:
“我女兒小榮回來沒有?”
我們大聲答道:小榮兒回來啦
一塘的青蛙也跟著回答)
第二天我們看姐姐
她眼里的水漬散去又端莊漂亮無比
枕邊的豆沙關(guān)
從枕邊抽一本書來閱讀
不小心抽出一塊巖石,在豆沙關(guān)
許多巖石裝幀成一本巨著
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封面彩霞滿天,細水長流
前前后后的人都跑來
一睹為快。包括馬幫
他們帶足一生用的鹽
也有人刨穴而居
懸棺高擱,滅絕來路
為的是閱讀這本未世之書
一座崖,不會有那么深刻
而歷史演義蕓蕓眾生
我在山巖上與古人對峙
我沒帶棺材,只有一張床
一個人的河流
他嘴里念“河”的時候
聲音是渾濁的,他的表情
隱藏著看不見的事物
我仿佛聽見唐古拉山的風雪
他說:河……順著流勢……
河流有了緩急
稍作停頓,然后一瀉千里
我仿佛是他江邊的漁者
他談河,談大河,聲音是哽咽的
流水在他胸中靜靜地流著
我沒有繼續(xù)聽下去,我知道人們所隱藏的
往往比河水更深,那蒼白的記憶
正如渾濁中的魚兒
他說:河,當我們走近……
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我所看見的……
是金沙江流淌的忙碌
前往藥山
在山頂,幾棵孤松,守著
大地的寂靜與喧囂
休閑時,有人挖艾草,下棋,作濕潤心情
沿著崎嶇的山路
有柴胡、白芷。遠處碑碣林立
一碑:天地有疾,日月為藥
一碑:白云如蒼狗,春秋萬物生
兩個下山的農(nóng)民:
“山上有神仙,這兒是神山?!?/p>
懸崖處,松濤傳來,陣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