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鑫,王 輝,彭建永,陳 華,潘鈞俊,金國棟,孫 斌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 200112)
目前,大型機場工程通常為軌、陸、空綜合樞紐工程,在地下空間開發(fā)結構如軌道交通與地上建筑銜接中,往往會涉及基礎聯(lián)合共建情況,而大截面捆梁(即基礎梁,承受上部柱荷載,并連接地下連續(xù)墻、地下結構外墻和樁)基礎作為一種特殊的樁承臺基礎,其結構復雜、施工操作難度大,傳統(tǒng)施工方法難以勝任[1-3]。
本文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項目新建航站樓工程為例,航站樓主樓與地下空間開發(fā)高鐵站共建區(qū)域設計東西向通長大截面捆梁基礎,其與普通樁承臺基礎組成聯(lián)合基礎,并與高鐵站外墻、地下連續(xù)墻共同承受上部荷載[4-5]。本文主要針對大截面捆梁基礎施工進行分析并利用BIM工具進行模擬,總結出一套有效可行的施工方法[6-7]。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項目建筑面積約67萬m2,合同額達91.58億元,地下2層,地上5層,航站樓最高點高度44.55m,登機橋固定端32個,近機位37個;高鐵站總長888m,站臺標準段長450m、寬42.1m。該項目是浙江省重點工程,也是2022年杭州亞運會重要基礎配套工程。
航站樓捆梁基礎嵌于高鐵站結構外墻內(nèi)1m并利用地下連續(xù)墻作為樁基礎,捆梁外側延伸11個普通樁承臺基礎與捆梁基礎組成聯(lián)合基礎共同承受上部荷載,捆梁剖面如圖1所示。
圖1 捆梁、承臺及部分基礎梁剖面
1)捆梁基礎內(nèi)嵌 由圖1可知,捆梁基礎內(nèi)嵌于高鐵站的結構側墻內(nèi),沿側墻東西向通長布置約205m,高鐵站結構側墻先行施工,需保證捆梁基礎與高鐵站結構側墻有效連接,同時不能對高鐵站的主體施工造成影響,因此捆梁基礎施工難度較大,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
2)大截面梁 大截面捆梁截面尺寸為3 500mm(高)×4 200mm(寬),并與11個外側延伸樁承臺基礎共同施工。由此可知本工程捆梁基礎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時,存在水化熱過大等問題,內(nèi)外溫差過大會導致混凝土開裂,影響承臺的承載力,不利于上部結構穩(wěn)定,這也是捆梁施工的一大難點。
圖2 捆梁截面配筋
由于捆梁體積大、鋼筋排布緊密,鋼筋的綁扎順序是否合理決定了捆梁能否順利施工,這對現(xiàn)場的施工人員提出更高要求。
4)工期緊、任務重 本工程施工工期緊,為保證2022年杭州亞運會舉辦期間機場正式投入使用,主體結構的施工工期僅30個月;同時,共建區(qū)域可利用施工場地狹小、專業(yè)單位多、日材料進場量大,對管理人員現(xiàn)場施工管理協(xié)調(diào)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原施工方案中考慮將捆梁與高鐵站結構側墻同時施工,施工工序方案如圖3所示:①高鐵站B1層結構外墻施工至捆梁底,并對高鐵站外墻進行防水施工;②待外墻防水完成后,將高鐵站南側地下連續(xù)墻和航站樓的樁頭進行接高,以滿足基礎捆梁的頂面標高;③待地下連續(xù)墻與樁頭接高完成后,對外墻及捆梁、基礎梁底的土方進行回填,便于后期航站樓基礎捆梁及承臺施工;④土方回填完成后,對捆梁、承臺及航站樓上部結構進行施工,保證了捆梁兩邊基礎的整體性。
圖3 原設計方案施工順序
在原施工方案中,高鐵站的主體結構施工進度直接影響了航站樓上部結構的施工進度,針對這一情況,對原施工方案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優(yōu)化后的施工順序如圖4所示,并通過BIM工具進行模擬,如圖5所示。優(yōu)化方案內(nèi)容如下。
圖4 優(yōu)化方案施工順序
圖5 捆梁施工BIM模擬
1)優(yōu)化方案中,為了不影響航站樓上部結構施工,決定高鐵站主體結構先行施工,捆梁嵌入結構側墻部分利用鋼筋接駁器作為捆梁鋼筋的連接方式,待高鐵站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后,鑿出捆梁鋼筋接駁器,并將其與捆梁內(nèi)部鋼筋進行連接。
2)待高鐵站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后,進行外墻的土方回填,但僅回填至與高鐵站地下連續(xù)墻同高。
3)優(yōu)化方案中,考慮到原方案中接樁的施工工期較長,經(jīng)設計變更,直接降低了捆梁標高,省去接樁步驟,并通過破除地下連續(xù)墻頂部冠梁和硬化路面后,對地下連續(xù)墻和樁頭的鋼筋直接進行接長,以便與捆梁和承臺的鋼筋進行連接。
4)待到捆梁和承臺內(nèi)的鋼筋與側墻預留的鋼筋接駁器以及底部地下連續(xù)墻和樁頭的鋼筋進行綁扎連接后,對捆梁和承臺進行支模和澆筑。
5)待到捆梁和承臺施工完成后,進行上覆土方回填,并進行航站樓上部結構施工。
施工方案中,由于捆梁的截面尺寸較大,內(nèi)部配筋也較復雜,故捆梁鋼筋施工順序也尤為重要,其具體的設計施工內(nèi)容包括:①鋼筋綁扎 捆梁鋼筋安裝整體按“從下到上,由內(nèi)到外”的順序進行施工,基本順序為結構側墻預埋捆梁箍筋接出→底筋→焊鋼筋支架→面筋→內(nèi)箍筋→縱向分布筋→外圈箍筋封閉;②模板安裝 利用側墻中的對拉螺栓,將其接長后加固捆梁外側模板,以此保證結構連接的整體性;③混凝土澆筑 由于捆梁屬于大體積混凝土,考慮到澆筑水化熱過大等因素,對捆梁采用“斜面分層”的方式進行澆筑,并對每層澆筑的混凝土做好測溫記錄。
高鐵站地下結構施工完成后,將捆梁內(nèi)鋼筋與外墻預留的鋼筋接駁器進行連接,以此來保證兩側基礎的整體性,并通過BIM技術進行施工模擬,確保捆梁基礎施工順利完成。接駁器BIM模擬效果如圖6所示。
通過對大截面捆梁聯(lián)合基礎施工進行分析,綜合現(xiàn)場情況對聯(lián)合基礎整體工序進行合理安排,并利用預埋鋼筋接駁器解決了捆梁與地下空間結構共建的技術難題,使捆梁施工比原工期計劃提前15d完成,同時應用BIM工具清晰模擬出施工難點,輔助管理人員快速編制施工方案,有效指導現(xiàn)場施工;另外,本工程捆梁的順利施工為共建區(qū)域聯(lián)合基礎施工提出很好的解決方案,能為同類工程提供借鑒。
圖6 捆梁與側墻連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