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二娟,伍錢溶
宜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1 腫瘤內科,2 內分泌與風濕免疫科 (江西宜春 336000)
轉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嚴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質量。國家癌癥中心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我國女性MBC 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分別達41.73/10萬和10.08/10萬[1]。在MBC患者中,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呈過表達的患者約占25%~30%[2],此類型患者病情更重、惡性程度更高,且預后相對更差。曲妥珠單抗是首個用于臨床上針對HER2陽性MBC 的靶向藥物,現(xiàn)有研究證實,該藥與化療聯(lián)合應用能延長HER2陽性MBC 患者的生存期。目前,MBC 還無法治愈,HER2陽性MBC 侵襲性更強,患者生存期短,預后不佳[3]。本研究選取72例HER2陽性MBC 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化療聯(lián)合曲妥珠單抗靶向治療在該類患者中的應用價值,以期為治療干預提供借鑒,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HER2陽性MBC患者,按隨機信封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6例。對照組年齡35~69歲,平均(48.12±12.60)歲;浸潤性導管癌22例,浸潤性小葉癌14例。試驗組年齡33~68歲,平均(47.80±12.59)歲;浸潤性導管癌21例,浸潤性小葉癌15例。兩組年齡、組織學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女性;確診為MBC,且免疫組化染色示HER2陽性;預計生存期>3個月;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近3個月內接受過相關治療;有精神病史。
對照組采用單純化療:給予注射用鹽酸表柔比星(海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40922,規(guī)格10 mg)90 mg/m2靜脈滴注,注射用環(huán)磷酰胺(上海懋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141208,規(guī)格50 mg)600 mg/m2靜脈滴注,2周為1個療程,持續(xù)治療4個療程后序貫紫杉醇(海南紫杉園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41102,規(guī)格5 ml : 30 mg)175 mg/m2靜脈滴注,2周為1個療程,持續(xù)治療4個療程,治療過程中如患者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則立即中止該方案。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曲妥珠單抗[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30714,規(guī)格440 mg(20 ml)/瓶]靶向治療:初次給予4 mg/kg 的負荷劑量,后維持劑量在2 mg/kg,1次/周,直至化療結束,治療過程中如患者出現(xiàn)心臟不良反應則立即中止該方案。
兩組治療結束后均復查腫瘤變化,出院后均以電話、微信、上門、門診等方式對其隨訪3年。
(1)臨床療效: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CR),目標病灶消失;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PR),基線病灶長徑總和縮小≥30%;疾病穩(wěn)定(stable disease,SD),基線病灶長徑總和縮小,但未達PR 標準;疾病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基線病灶長徑總和增加≥20%或又見新病灶;緩解率=(CR 例數(shù)+PR 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4]。(2)生命質量:采用生命質量核心量表評估,分為功能量表、總體健康量表、癥狀量表和單項測量4項,前2項評分越高表示生命質量越好,后2項評分越低表示生命質量越好[5]。(3)不良反應:記錄兩組治療期間消化道反應、皮膚損害、骨髓抑制、心臟不良反應等發(fā)生情況。(4)生存率:隨訪3年,統(tǒng)計因腫瘤進展死亡情況,計算生存率。
試驗組緩解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功能及整體健康量表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癥狀量表及單項測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命質量比較(分,±s)
表2 兩組生命質量比較(分,±s)
組別 例數(shù) 功能量表 整體健康量表 癥狀量表 單項測量對照組 36 60.24±10.11 57.32±8.91 47.82±6.59 43.29±5.27試驗組 36 66.58± 9.20 63.27±9.53 42.34±5.08 39.44±5.31 t 2.783 2.736 3.952 3.088 P 0.007 0.008 0.000 0.003
試驗組出現(xiàn)消化道反應7例,皮膚損害1例,骨髓抑制3例,心臟不良反應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3%(12/36);對照組出現(xiàn)消化道反應6例,皮膚損害1例,骨髓抑制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5%(9/36)。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605,P=0.437)。
隨訪發(fā)現(xiàn),試驗組3年生存率為61.11%(22/36),高于對照組的36.11%(13/3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04,P=0.034)。
HER 亦稱為受體酪氨酸激酶,無對應配體,多與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HER1、HER3、HER4等HER 家族其他成員形成二聚體,通過啟動信號級聯(lián)反應維持細胞生存、發(fā)育、增殖及遷移等。HER2是一種公認的促癌基因,也是MBC 復發(fā)的危險因素,因此,有必要對HER2陽性MBC 患者實施靶向治療。有研究證實,曲妥珠單抗聯(lián)合紫杉醇、蒽環(huán)類藥物、卡培他濱等用于HER2陽性MBC 患者的輔助治療中,能延長癌癥無進展生存期及總生存期[6]。
化療是目前治療MBC 的首選方案,增加藥物劑量即可延長患者總生存期,提高總生存率,但藥物不良反應較多。曲妥珠單抗能有效抑制HER2蛋白表達,靶向抑制癌細胞增殖,但可能引發(fā)心臟不良反應,因此安全性存疑。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緩解率、生命質量核心量表各維度評分、3年生存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當,提示化療聯(lián)合曲妥珠單抗靶向治療HER2陽性MBC 兼具臨床療效好與安全性高的優(yōu)勢,與胡賽男和張莉莉[6]的研究結論相似。
綜上所述,化療聯(lián)合曲妥珠單抗靶向治療HER2陽性MBC 的臨床療效較好,未明顯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