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什么時候可以確定一艘船就要沉沒了?
1.需要什么?
2.做什么?
用圓規(guī)尖在塑料杯的底部扎一個洞。
把塑料杯倒過來,底朝上放在果醬瓶蓋上。用手把杯子緊壓在瓶蓋上,把它們一起浸入裝滿水的盆里,讓水剛剛沒過塑料杯的杯底。
3.什么原理?
水經(jīng)過杯沿和瓶蓋間的縫隙流進了塑料杯。當(dāng)塑料杯里的水位與盆里的水位齊平時,瓶蓋就沉底了。就像船只一樣,如果我們把瓶蓋放在水面上,它就會漂起來,但如果把瓶蓋浸入水中,它就會沉下去。
瓶蓋一開始不沉,是因為水對它的浮力要大于瓶蓋的重量加上塑料杯里的空氣和水的重量。一旦流進塑料杯里的水達到了盆中水的水位,瓶蓋就會沉底,因為它比水的密度大,而此時它受到的向上的浮力小于瓶蓋的重量及塑料杯中空氣和水的重量。
4.有什么用?
大型船只的船身上刻有吃水線。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根據(jù)船只運載的貨物和航行水域水的密度的不同,船身上會刻有好幾條吃水線。在遭遇風(fēng)暴時,如果不想沉船(就像實驗中的瓶蓋),就要保持相應(yīng)吃水線始終位于水面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