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正處在誦讀經典的黃金季節(jié),我們充分挖掘國學經典詩文資源,構建經典誦讀課程體系。學生浸潤在書香中,練就誦讀童子功,照亮他們的人生,成為富有家國情懷的人才。
【關鍵詞】經典誦讀;課程體系;實施方法;實施保障;課程成效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0-0037-02
【本文著錄格式】郭玉虹.書香浸潤人生——經典誦讀課程研究[J].課外語文,2021,20(10):37-38.
一、經典誦讀課程的緣起
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昌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p>
國學經典是我國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重要載體,是我們中華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橋梁和紐帶。小學生正處在練就誦讀“童子功”的黃金季節(jié),我們立足自身實際,充分挖掘國學經典詩文資源,構建經典誦讀課程體系。學生浸潤在書香中,不斷汲取營養(yǎng),練就誦讀童子功,成為富有家國情懷的人才。
二、經典誦讀課程實施
為進一步推進經典誦讀課程的開發(fā),激發(fā)學生誦讀經典的興趣,打牢學生的誦讀童子功,我們多措并舉加強對課程的實施與管理。
(一)制定課程計劃
組建國學經典誦讀課程研究團隊,召開動員大會。學年伊始制定經典誦讀課程計劃,討論制定月計劃、學期計劃和年度計劃。加強課程規(guī)劃的解讀,明確教師自身的努力方向和所需承擔的課程任務。
(二)構建課程體系
經典誦讀課程包括經典書籍誦讀和經典校本課程誦讀。
經典誦讀書籍主要包括《弟子規(guī)》《三字經》《千字文》《笠翁對韻》《大學》《孟子》《論語》《中庸》等經典傳統(tǒng)文化書籍。經典校本課程誦讀書籍涵蓋《經典詠流傳》和《節(jié)日詩歌》。
1.《經典詠流傳》
“與經典同行 與智慧同在”系列叢書《經典詠流傳》是壽光市明珠小學語文教師從《唐詩三百首》《宋詞》《元曲》《幼學瓊林》《增廣賢文》及現(xiàn)代詩歌、散文等書籍中抽其精華編撰而成的校本課程。系列叢書分為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三個學段。
2.《節(jié)日課程》
本課程是語文教師搜集的與二十四節(jié)氣相關的主題詩詞。以春夏秋冬為軸,串聯(lián)二十四節(jié)氣的有關詩詞。春天誦讀與春分、清明節(jié)、寒食節(jié)等有關的詩詞,開展桃花主題詩詞活動。夏天誦讀與夏至、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有關的詩詞,開展荷花主題詩詞活動。秋天誦讀與秋分、重陽節(jié)、中秋節(jié)等有關的詩詞,開展菊花主題詩詞活動。冬天誦讀與冬至、春節(jié)、臘八節(jié)等有關的詩詞,開展梅花主題詩詞活動。
(三)課程實施方法
1.營造氛圍? ?激發(fā)興趣
班級建立圖書角,學校建立讀書吧,讓孩子們隨時隨地可以誦讀詩文,營造濃厚誦讀氛圍。班級內黑板上布置出一塊“日有所誦(讀)”欄目,學校開辟經典誦讀專欄,展示同學們的誦讀詩文心得。定期開展好書推薦、詩文朗誦會等活動,展示學生誦讀經典成果。同學們沉浸在濃濃的書香氛圍中,每天都興趣盎然地誦讀詩文。
2.定時定量? ?保障時間
保證每天在校誦讀時間。每天晨讀時至少利用20分鐘的時間,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每節(jié)語文課課前準備3—5分鐘的時間,為常規(guī)誦讀。充分利用飯前飯后等課余時間進行詩文背誦。
每天在家定時誦讀。鼓勵學生每天回家后和家長一起誦讀經典20分鐘,雙休日安排學生背誦國學經典內容。
社團活動時間集中誦讀。利用社團活動時間,安排學生背誦國學經典內容。
同學們多讀多背優(yōu)秀詩文,從而多用優(yōu)秀詩文,讓背誦經典詩文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件樂事。
3.課程融合? ?全科滲透
融合課程,在校園內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實施“全科滲透”策略。
音樂課與詩文誦讀融合。孩子們喜愛動聽的歌曲,我們就把古詩詞的學習延伸到音樂課中,教師給經典的古詩詞配上節(jié)奏,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深情吟唱,他們感受的不僅是節(jié)奏、旋律,更有經典詩文內在的人文素養(yǎng),讓學生體驗經典文化的魅力。
美術課與詩文誦讀融合。經典與美術以詩配畫形式相結合,根據(jù)詩文的內容和意境,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詩配畫。把詩與畫結合起來,可以使靜止的畫面活躍起來,而詩也有了形象的憑借,詩與畫的結合使二者交相生輝。畫上題詩題款,也可以起到點題的作用。
語文課與詩文誦讀融合。了解詩文創(chuàng)作以及與作者相關的故事,通過再創(chuàng)作改編成有豐富內容、語言生動的故事,開展講故事活動。在講故事的基礎上,仿照文包詩的形式進行寫作,根據(jù)自己對詩文的理解進行改寫、擴寫。
活動課與經典誦讀融合。在學校舉行的各類活動中融合詩文誦讀。如開學典禮、畢業(yè)典禮、升旗儀式、入隊儀式、主題班隊會等教育活動中,引導學生背誦有關詩詞,不斷增強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塑造良好的公民品格,從而激發(fā)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愛國情感。
4.重視落實? ?多元評價
有效的評價機制極大推動經典誦讀課程的實施。學校注重對學生點滴進步進行肯定,通過評價去強化學生誦讀經典的積極情感,激發(fā)學習熱情。根據(jù)學生實際需要和閱讀落實情況進行多元評價,保障閱讀的實效性。
班級評選“誦讀明星”。各年級各班根據(jù)學校規(guī)定的必讀必背內容,開展閱讀活動,評選授予相應的榮譽稱號。每周評選“誦讀小學士”。每月進行一次誦讀心得交流會,將自己的誦讀心得與全班同學分享,評選“誦讀小碩士”。學期末,依據(jù)本學期學生的閱讀情況和匯報展示中的表現(xiàn),評選“誦讀小博士”。對各班評出的“小博士”頒發(fā)獎狀和獎品。
學校評選“誦讀達人”。利用讀書節(jié)、藝術節(jié)、戲劇節(jié)等學校舉行的各類活動誦讀經典詩文,彰顯個人特色。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評選學?!罢b讀達人”,在全校大會上統(tǒng)一頒發(fā)獎狀和獎品。
家庭評選“書香之家”。開展家庭經典詩文誦讀活動,評選書香家庭。學期末,學生充當主持人,與父母家人共同誦讀一個學期積累的經典詩文。誦讀時要求學生著裝整齊、儀表大方、發(fā)音標準、情感豐富。誦讀過程全程錄制,上傳班級群,全員參與評分。獲勝家庭頒發(fā)“書香之家”證書。
(四)課程實施保障
1.人員保障
經典誦讀課程負責人主要是學校領導以及資深骨干教師,他們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他們對課程的每一實施步驟都進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并嚴格按照標準要求展開相應的活動,保障課程研究工作能夠順利展開。課程團隊參與人員搭配合理,有年富力強的青年教師、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團隊成員參與課程研究的愿望強,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2.設備保障
學校為了配合經典誦讀課程研究工作,引進了先進的閱讀設備和教學工具,配備圖書館、閱覽室等研究場地,教室配備電腦及網絡教學軟件,以便于提高研究效率,取得良好的效果。
3.制度保障
在現(xiàn)有制度不斷完善的同時,創(chuàng)新性設立了教師課程申報制度、學生選課制度、教學質量監(jiān)控制度、學生評價制度等,形成完整制度體系,確保課程實施過程具有規(guī)范性、有效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三、經典誦讀課程成效
在誦讀經典教學方面我們注重加強理論的學習與研究,提高了課程資源開發(fā)能力。我們學校成立了詩歌學會。開展了每周一詩活動,一詩一主題,老師帶領學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兒童詩歌,有效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熱情。每個主題都各自集結成冊,這些詩歌集供全校學生欣賞學習。我們團隊創(chuàng)辦了校報《起航作文報》。以“作文報”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報紙每周一期,形成了以文章為中心的多元對話,學生在發(fā)表中獲得自信。
誦讀經典詩文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了學生綜合素質,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經典詩文誦讀開闊了視野,陶冶了高尚的情趣,讓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情感。學生誦讀經典詩文時自編自演節(jié)目,自己出板報和手抄報,自己給詩歌配樂譜曲等,他們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協(xié)調能力、藝術鑒賞力等都得到了極好的鍛煉,增強了學生綜合素質。誦讀經典詩文,使同學們在作文中常常會引用一些詩句或典故,讓習作陡然增加了“文采”。
經典浸潤人生,書香伴我成長。經典誦讀猶如一道亮麗的風景,為我校師生帶來了一片生機。經典誦讀教我們的孩子學會了怎么做事、怎么做人,讓孩子們深切體會到了經典詩文的魅力!學生小學階段練就的誦讀童子功將成為一抹微光,照亮他們的人生!
作者簡介:郭玉虹,女,1969年生,山東壽光人,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國學經典誦讀和課外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