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什么是萬國建筑群?
打開中國地圖,將目光投向我國遼闊的版圖,在許多城市都能發(fā)現它們的身影:從東北腹地的哈爾濱,到渤海之畔的天津;從西部的重慶,到中部的武漢;從東部沿海的青島、上海,到南方的廈門、中山……那一座座帶有典型西式風格的歷史建筑,成片聚集在城市之中,猶如群星閃耀。它們或富麗堂皇,見證過歷史的風云變幻;或小巧精致,裹挾著一個又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由于這些建筑匯集了俄國、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丹麥等多個國家的建筑風格,所以被稱作“萬國建筑群”。
萬國建筑群的由來,與我國近現代的歷史背景息息相關。從19世紀中后期開始,西方國家攜堅船利炮而來,叩開了東方帝國“閉關鎖國”的大門,迫使其逐漸向世界開放。從沿海到內陸,一座座歷史悠久的古都被改造,一批批新誕生的城市又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率先走上了工業(yè)化的道路。在此后長達一百余年的歷史進程中,隨著時局的劇烈變化,以及商業(yè)貿易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這些城市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也越來越深刻。尤其是那一棟棟拔地而起的西洋建筑,包括各國使館、歐式街道、宮殿、教堂、豪宅、商鋪……它們融匯了西方建筑藝術的精華,不僅風格各異、精美絕倫,更像是一部特殊的史書,深深銘刻著我國近現代獨一無二的歷史記憶。
直到今天,我國仍保留有大量的萬國建筑群,它們早已成為當地的城市名片和旅游熱點。其中,有四座城市的萬國建筑群脫穎而出,從保存完好程度、歷史意義等角度考慮,它們被認為最具有代表性,因此也最為世人矚目。這四大萬國建筑群分別是:上海外灘、天津五大道、哈爾濱中央大街和廈門鼓浪嶼。這四座城市,無論是從地理位置、行政區(qū)劃,還是經濟實力、文化實力而言,都位居各自所在地區(qū)的前列甚至中心,而坐落其中的萬國建筑群,則往往是其發(fā)跡、崛起的見證。
例如上海外灘,作為中國近現代重要的史跡,可以說開啟了中國最早的都市生活方式。直到今天,外灘上屹立的萬國建筑群仍然堪稱上海的標志,勾勒出這座中國最繁華都市的絕美風景線。
歷史同樣悠久、古典氛圍同樣濃郁的,是天津五大道。所謂“六百年中國看北京,一百年中國看天津”,天津是北京的海關門戶和后花園,而天津五大道作為我國保留最完整的“洋樓建筑群”,大量國內、國際的重要歷史人物曾在此居住,濃縮了中國近代百年的風云變幻。
相比之下,哈爾濱中央大街和廈門鼓浪嶼,則具有更多地方特色。中央大街將歐洲風情與北國風光完美結合,獨一無二;廈門鼓浪嶼則是一座琴聲浪漫的島嶼,一座座宅院、府邸,書寫著游子濃濃的鄉(xiāng)愁……
這便是萬國建筑群。在高樓大廈林立的現代都市,在鋼筋、水泥、玻璃組成的城市森林中,歷經百年滄桑的它們,仍然保持著自身的優(yōu)雅,顯得榮辱不驚。本期策劃,我們就帶領讀者走近它們,去觀賞那璀璨輝煌的建筑藝術,去聆聽那慷慨激昂的歷史之歌,去觸摸屬于那個時代的深刻印記。
因為它們,即是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