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杰
作品《阿獾救護隊》講述的是阿獾從收音機里聽到地球生病的新聞,和朋友一起組成救護隊拯救地球的故事。阿獾救護隊想盡一切辦法診治地球,最后從地球的“心臟”里挖出一個破罐子,把它放進可回收垃圾桶中。在他們眼中,這是一次成功的手術,地球的病治好了。垃圾分類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學校、家庭、公園等地方到處設有分類標識的垃圾桶,幼兒在生活中常常需要面對垃圾分類,但是他們真的理解垃圾分類背后的意義嗎?真的會垃圾分類嗎?因此,筆者設計了本系列活動,旨在讓幼兒在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中認識到亂扔垃圾的危害,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實際意義,產生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和垃圾分類能力,同時在閱讀活動中提高幼兒聯(lián)想、推理及理解的能力。
活動目標
1.能夠仔細觀察畫面,從細節(jié)中獲取信息。
2.樂意與同伴討論,愿意大膽猜想故事情節(jié)并流暢表述。
3.能做到不亂扔垃圾、有意識地進行垃圾分類,發(fā)現(xiàn)更多救護地球的方法。
活動準備
繪本《阿獾救護隊》PPT,幼兒人手一本繪本。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會生病嗎?生病了會怎么樣?
師:你們覺得地球會生病嗎?
師:地球到底會不會生病呢?我們從《阿獾救護隊》繪本中尋找答案吧!
【說明】從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討論關于生病的話題,進而延伸到地球生病的問題,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提高閱讀興趣。
二、閱讀繪本,理解故事內容
1.集體閱讀,了解故事情境。
教師播放PPT第1~5頁,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并結合自身經(jīng)驗進行分析,了解故事背景。
師:小朋友們,你們猜一猜,地球會生什么病呢?
師:阿獾聽到廣播里說地球生病了,他做了什么?
師:我們一起看看阿獾要去哪里。
【說明】中班幼兒想象力豐富,通過討論“地球會生什么病”,引發(fā)幼兒猜測地球的病情,激發(fā)他們進一步探究故事的欲望。
2.自主閱讀,認識阿獾救護隊。
教師留出時間,供幼兒自主閱讀繪本第6~15頁,并和同伴交流。待所有幼兒讀完這部分故事,教師播放PPT第6~15頁,集體交流畫面細節(jié)。
師:救護隊有哪些成員?他們加入的順序是怎樣的呢?
師:他們是怎么給地球看病的?
師小結:阿獾和烏龜阿康、鼴鼠阿萊組成了救護隊,他們一起去找地球的心臟,用聽診器診斷地球的病況,發(fā)現(xiàn)心跳速度太慢。請你們猜一猜,地球為什么會生病呢?我們看看阿獾救護隊能不能發(fā)現(xiàn)地球的病因。
【說明】中班幼兒觀察的有序性不夠,通過對救護隊成員加入順序的提問,可以幫助幼兒將前后故事畫面聯(lián)系起來,從而加強語言表達的有序性和連貫性。
3.自主閱讀,討論地球生病的原因。
教師留出時間,供幼兒自主閱讀繪本第16~24頁,并和同伴交流。待所有幼兒讀完這部分故事,教師播放PPT第16~24頁,集體交流畫面細節(jié)。
師:他們找到地球生病的原因了嗎?地球生病的原因是什么呢?
師:破罐子亂丟、垃圾亂扔,會對我們的地球環(huán)境造成什么影響呢?
師:你們認為破罐子應該怎么處理呢?
師小結:鼴鼠阿萊在地球心臟的位置挖出一個破罐子,到處亂扔的破罐子,影響了地球心跳的速度。我們生活中如果亂扔垃圾,也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傷害地球。阿獾他們會怎么處理這個破罐子?我們一起到繪本中看一看。
【說明】帶著問題閱讀,從圖書中尋找答案,有助于幼兒關注畫面細節(jié),主動聯(lián)系前文和自身生活經(jīng)驗去理解故事。
4.交流討論,地球的病治好了嗎。
教師播放PPT第25~28頁,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并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進行分析,說出自己認為救護隊手術成功的原因和依據(jù)。
師:救護隊的手術成功嗎?
師:地球的病治好了嗎?為什么這么說呢?
師:你在畫面中還發(fā)現(xiàn)了誰?
師小結:阿獾救護隊想盡一切辦法,先是聽到地球的心跳變慢,接著把導致地球生病的破罐子挖了出來,扔到了可回收垃圾桶里,手術可以說是成功的??墒悄銈冞€發(fā)現(xiàn),他們一不小心把青蛙肚子里的害蟲弄了出來,這樣反而會危害環(huán)境。所以,我們在拯救地球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造成壞的影響。
【說明】中班幼兒大多數(shù)能關注畫面細節(jié),根據(jù)連續(xù)畫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說出故事情節(jié),但理解故事主旨的能力和推理能力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同伴之間的交流討論,讓他們在分享彼此的發(fā)現(xiàn)和觀點的同時,深入思考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從而提高聯(lián)想、推理以及理解能力。
三、結合生活經(jīng)驗,交流如何救護地球
引導幼兒聯(lián)系實際生活,認識到亂扔垃圾的危害,談一談自己可以怎樣去救護地球、保護地球。
師:阿獾救護隊想盡一切辦法醫(yī)治地球,挖出了影響地球心跳的破罐子,把它扔到可回收垃圾桶里。小朋友們,你們看到過有人亂丟垃圾嗎?
師:誰來說一說,亂扔垃圾會產生哪些危害?
師:我們應該怎么處理產生的垃圾呢?
師:還有哪些好辦法可以救護地球?
師小結:除了要做到不亂扔垃圾,把垃圾分類外,還有很多方法可以救護地球,比如綠色出行,多走路多坐地鐵,提倡爸爸媽媽少開汽車,減少尾氣排放;還有節(jié)約用紙,廢物利用,也可以減少地球受到的危害。
【說明】引導幼兒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認識亂扔垃圾的危害,生活中踐行垃圾分類、綠色出行等,一起救護地球、保護地球。
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在美工區(qū)或過渡環(huán)節(jié)以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救護地球的多種方式,不局限于環(huán)境污染這一方面。
2.根據(jù)幼兒的繪畫發(fā)現(xiàn)他們的關注點,進而開展適宜的科學活動,探索如何科學救護地球。如開展“環(huán)境保衛(wèi)者”“保護地球上的動物”“光盤小達人”等科學活動。
3.語言區(qū)投放《阿獾救護隊》《阿獾探險隊》系列繪本,滿足幼兒的閱讀興趣;還可以開設阿獾小舞臺,鼓勵幼兒續(xù)編故事并進行表演。
4.與家長交流救護地球的話題,聊一聊地球可能會得什么病,病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去救護地球、保護地球。
科學活動:拯救地球
活動目標
1.認識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四類垃圾分類標識。
2.能將生活中常見的垃圾正確分類。
3.建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被污染的地球“心臟”圖若干張(地球“心臟”的圖可參考繪本第21頁,圖中附有用魔術貼粘上的垃圾圖片),小型的分類垃圾桶若干套;不同種類垃圾的圖片:塑料玩具、牛奶盒、廢紙盒、玻璃瓶、枯樹葉、指甲油、過期藥品、被污染的紙、魚骨頭、果核、菜葉、花生殼、橘子皮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幫助阿獾救護隊拯救地球
師:小朋友們,還記得阿獾救護隊嗎? 他們遇到了大困難,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師:他們發(fā)來了一封求助信,我們一起看看吧。
求助信:小朋友們好,我們是阿獾救護隊。最近,我們又在廣播里聽到了地球病重的消息,我們再次組成了救護隊,出發(fā)拯救地球??墒牵@次我們到地球心臟后遇到了大困難!里面的垃圾太多了,你能幫我們找到所有垃圾并按垃圾桶的標記來分類投放嗎?
【說明】出示求助信,營造緊急氛圍,吸引幼兒的興趣,激發(fā)探究欲望。
二、開啟拯救地球行動,探秘垃圾分類
1.探秘垃圾桶。
師:阿獾救護隊提醒過我們,找出來的垃圾要分類投放在四個不同的垃圾桶里,我們來看一看這四個垃圾桶長什么樣子。
師:這四個垃圾桶有什么不一樣呢?
師:請你們根據(jù)垃圾桶的顏色和標識猜一猜它們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師小結:我們可以根據(jù)垃圾桶的顏色和圖標來區(qū)分。
綠色垃圾桶的圖標是由果核和魚骨頭組成,表示的是廚房垃圾,比如我們吃剩的蘋果核、魚骨頭、瓜殼果皮、剩飯菜等都要放在這個綠色的廚余垃圾桶里;
灰色垃圾桶的圖標是一個三角形,箭頭向下,表示的是其他垃圾,比如小朋友用過的鼻涕紙、畫過的廢紙就要放在這個灰色的其他垃圾桶里;
紅色垃圾桶的圖標是一個紅色的叉叉,表示的是有害垃圾,像我們生活中用過的指甲油、廢電池等都要放在這個紅色的有害垃圾桶里;
藍色垃圾桶的圖標是由三個箭頭組成的一個三角形狀的環(huán)形,表示一直在循環(huán)利用的意思,代表的是可回收垃圾,以后你們喝過的牛奶盒、廢舊的塑料玩具等都要放在這個藍色的可回收垃圾桶里。
2. 清理地球“心臟”中的垃圾并進行分類。
出示地球“心臟”圖,引導幼兒仔細搜索地球“心臟”中的垃圾。
師:你們愿意根據(jù)剛剛學會的本領試著給不同的垃圾分類嗎?
教師協(xié)助幼兒嘗試將從地球“心臟”圖中摘下的垃圾圖片按照類別進行分類,并簡短說明分類理由。
【說明】 大大小小的垃圾分布在地球“心臟”的各個地方,幼兒需要認真地觀察,找出所有的垃圾。如何進行垃圾分類這個問題的答案隱藏在求助信和圖片中,考驗幼兒的獲取信息能力和圖片觀察能力。垃圾分類對于中班幼兒來說稍有困難,垃圾卡片中選取的皆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而且教師在結合顏色和圖標對垃圾分類標準進行講解后,帶領幼兒一起玩“協(xié)助阿獾救護隊進行垃圾分類”的游戲,讓幼兒在趣味游戲中習得垃圾的正確分類方法。
三、小組合作,鞏固垃圾分類經(jīng)驗
請幼兒四人一組,合作清理地球“心臟”的垃圾,并分類投放至小型垃圾桶中。待所有小組完成后,展示每一組的游戲結果,集體驗證,鞏固垃圾分類經(jīng)驗。
【說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在討論交流中互相學習,共同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和問題解決能力。集體驗證環(huán)節(jié),全班一起檢驗每組的分類結果,又一次鞏固了垃圾分類經(jīng)驗。
活動延伸
語言區(qū):提供垃圾分類主題的繪本,如《垃圾到哪里去了》《垃圾不見了》《垃圾回收找不同》《垃圾放哪里》,供幼兒自主閱讀。
表演區(qū):投放垃圾手偶和垃圾箱手偶,為幼兒創(chuàng)造表達的平臺,借助手偶開展與垃圾分類相關的故事表演。
科學區(qū):提供小型分類垃圾桶,幼兒可以將畫有不同種類垃圾的卡片投放對應的垃圾桶,在游戲中鞏固垃圾分類知識。
美工區(qū):投放廢舊紙盒、牛奶盒等材料,引導幼兒對廢物進行創(chuàng)想裝飾,開展廢物利用創(chuàng)意展。
親子活動:鼓勵家長在家支持幼兒進行垃圾分類,讓幼兒在真實的生活中開展垃圾分類行動,從小養(yǎng)成垃圾分類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