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聰
徐光耀先生已是95歲高齡,前一陣子他住了院,與朋友們很少見面。徐老身體怎么樣了?心里有些忐忑。此次見到他后,懸著的心一下子放下來。徐老坐在床上身板挺直,如一位站軍姿的戰(zhàn)士,面色紅潤,精神矍鑠,除了膀胱不好,其他并無大礙。但是畢竟年歲大了,所以在醫(yī)院調理。
想問的太多了。來之前準備了三個梯隊的問題,想著哪怕第一梯隊的第一個問題回答了也心滿意足。結果老爺子一口氣把三個梯隊的問題都解答了,思維之敏捷、條理之清晰、聲音之洪亮,年輕人都比不上。
“總的來說,我是個二三流作家?!眲?chuàng)作出家喻戶曉的《小兵張嘎》以及《平原烈火》《昨夜西風凋碧樹》等一系列經典名作,獲得過魯迅文學獎的徐光耀這樣評價自己的一生。他說:“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我寫的文章是比較現(xiàn)實的,也是比較實事求是的。在創(chuàng)作上我不?;ㄕ?,說實話。我的文化水平比較低。我在日記里不隱瞞這一點,在公開場合也不隱晦這一點。文化低我吃了很大的虧,如果多讀一些書呢,我就會更有出息一點?!?/p>
在整理《徐光耀日記》時,我們都感慨徐老的堅持和坦蕩。堅持寫日記70余年,敢于把所有日記(1944-1982年)公之于眾,世上有幾人能夠做到?徐光耀13歲參加八路軍,同年入黨,參加過一百多次戰(zhàn)斗。還曾以作家身份在朝鮮戰(zhàn)場采訪十個月。他的日記包含了三個時期——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那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日記本,從敵人那兒繳獲的、記賬本改的、白報紙訂的……記錄著徐光耀的人生歷程,也折射著中國革命歷史以及中國當代文學史的一個側面。打開日記本,里面的文字是毛茸茸的、赤裸裸的,不但記錄著信仰、勇敢、艱難、堅韌、光輝、情感,還有很多的是是非非。正如他在自序中說:“日記是個人活動和個人心理的反映,是赤裸裸的個人亮相……個人內心的缺陷和弱點,也凸顯出來了……”凸顯出來又如何呢?徐光耀不怕,他說:“這是沒有辦法的,當時真情如此,掩蓋是不應該的,只有祈請有關人士的大度理解和原諒了?!?/p>
這次訪談讓我更加感到了徐老的耿直和純粹。他坦承自己的日記也不是完全透明。對有些人的品行看不慣,罵了街,自己也后悔。有些人罵得挺厲害,就不敢寫在日記里。這些就藏在心里,永遠不見人了。此外,自己的缺點、錯誤一般在日記里不隱瞞,按魯迅的話說,有時候也解剖解剖自己。但是仍有一些話,省略了,沒有完全暴露在日記里。
談到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徐老說道:“現(xiàn)在的文學作品過于個人化,比較小氣,小花小草,不大關心國家大事,缺乏更廣闊的胸懷,在愛國主義這個問題上不大重視?!彼J為,創(chuàng)作應該更加貼近生活,貼近現(xiàn)實,貼近時代?!按髸r代也不僅是國家的事,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缺乏大時代的感情,寫出的東西就未免纏雜一些,有很多人陷入小情調走不出來?!?/p>
對于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實踐,徐光耀說最喜歡的作品是《小兵張嘎》,然后是《昨夜西風凋碧樹》。還有一個作品他也下了功夫,但是不太響亮,就是《冷暖災星》,是《小兵張嘎》的姊妹篇?!疤貏e是藝術上,下的功夫比較大,提煉出的生活精華也在里頭。但因為是個悲劇,不大令人喜歡。但我私心里很喜歡這個作品。”
年輕作家對抗日戰(zhàn)爭這類題材沒有直接感受,寫這一類題材的作家越來越少,徐老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提到‘烈士’這兩個字的時候,一般人腦子里沒有具象的東西。這是我一直感慨的問題。我對他們的記憶,是很充實的。我始終忘不了這些英雄的存在?!?/p>
談到這里,徐老的聲音哽咽了。不知他的腦海里是否又浮現(xiàn)了當年的戰(zhàn)場和犧牲的戰(zhàn)友……
(常朔摘自《河北日報》2020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