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培元
建筑師名片
莊 俊
中國著名的建筑學家,也是中國最早留學美國學習建筑工程學的建筑師之一。他長期從事建筑設計,著名的作品有:上海金城銀行、上海大陸商場(曾名東海大樓)、哈爾濱交通銀行、漢口金城銀行等。他開辦了第一個由中國人自己經(jīng)營的建筑師事務所。新中國成立后,他為首都北京的建設作出了杰出貢獻。晚年他從事編寫工作,編纂《英漢對照建筑工程名詞匯編》一書。
莊俊的童年生活很艱苦,父親去世很早,他和母親住在上海老城廂外的華界區(qū)大木橋路一帶。平時要走很多路才能到老城廂內(nèi)的敬業(yè)學堂(敬業(yè)中學)上學。他從小就很懂事,經(jīng)常幫母親干好家務活后跑步到學校上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身體也強壯了。后來,他轉到南洋中學讀書,當過南洋中學學生體育會會長,他酷愛長跑、跳高、游泳、足球等。
1910年,莊俊遠渡重洋,踏上了去美國的留學之路。留學期間,他在美國密執(zhí)安州舉辦的大學生運動會跳高比賽中奪得獎牌,留美的同學們都為莊俊喝彩,稱贊他為華人揚眉吐氣。在100多年前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的年代,莊俊展示了中國人強健的體魄和青春風采。
莊俊是中國第一位留學美國學習建筑工程學的建筑師。1914年,留學畢業(yè)后他決心回國,闖出中國人自己的一片天地。當時,政府希望由中國建筑師來設計清華大學的主要建筑,而國內(nèi)沒有合適人選,當局只能從留美大學生中去尋覓,于是莊俊便成了唯一人選。清華校方將他召回國,聘他為清華講師兼駐校建筑師。在美國著名建筑師墨菲的主持下,莊俊規(guī)劃設計了清華的大禮堂、圖書館、工程館、體育館等重要建筑。而今,這些建筑已成為清華大學的標志。
1924年,莊俊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xiāng)——上海。他克服萬難,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個由中國人自己經(jīng)營的建筑事務所——“莊俊建筑師事務所”。在他的帶動下和鼓舞下,一大批由中國建筑師開設的事務所紛紛在上海崛起,打破了洋商建筑師壟斷國內(nèi)建筑設計業(yè)務的局面。當時,在租界當局的歧視和干擾下,中國建筑師開展業(yè)務很困難。為了讓中國建筑師齊心協(xié)力地與國外建筑師公平競爭,莊俊于 1927年發(fā)起成立“中國建筑師學會”,其宗旨為“團結建筑師,交流技術,維護建筑師的合法權利”。莊俊當選為首任會長,以后多次獲選連任,還吸收學生會員,出版了學會會刊。
1925年至1938年是莊俊的創(chuàng)作高峰期。1933年,在如今上海南京東路步行街353號的建筑竣工了,這棟大樓當時叫作“大陸商場”,就是出自莊俊的設計。這是一棟在外灘商業(yè)圈可以和外國建筑媲美的大樓,并且經(jīng)過這么多年,這棟大樓沉降極小,這一點是好多外國設計師的建筑都做不到的。
清華大學大禮堂
莊俊的建筑設計作品中銀行建筑非常多,比如:上海金城銀行、哈爾濱交通銀行、青島交通銀行、大連交通銀行、漢口大陸銀行等,采用的是當時銀行的業(yè)主比較喜歡的歐洲新古典主義的建筑風格。但莊俊也是現(xiàn)代主義建筑的杰出設計師,上海大陸商場的建筑風格就采用20世紀30年代非常流行的Art-deco(裝飾藝術派)風格。
原哈爾濱交通銀行(現(xiàn)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
新中國成立后,中央專程派人來到上海,請他去北京參加建設新首都的工作,他毅然結束了苦心經(jīng)營二十五年之久的事務所,聯(lián)合了一批建筑技術人員共50余人奔赴北京。他的這一愛國行動,受到周恩來總理的高度評價和嘉勉。周總理親切地接見了他們,握住他的手勉勵他:“為社會主義好好干!” 莊俊被任命為交通部華北建筑工程公司的總工程師。
1985年,在祝賀莊俊從事建筑設計70周年的紀念大會上,他被國家城鄉(xiāng)建設部授予“建筑泰斗”的榮譽稱號。
莊俊在擔任華東工業(yè)建筑設計院總工程師期間因年事已高,休養(yǎng)在家。為了解決當時建筑工程所用名詞存在分歧、混亂的問題,他仍然堅持工作,潛心編纂《英漢對照建筑工程名詞匯編》一書,由于莊俊曾經(jīng)留學美國,英語根底很深。同時,他在幾十年從事建筑設計實踐中搜集了不少工程名詞的資料,也給編纂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歷時四年,莊俊終于完成著作,這本書成為建筑工程界的重要參考書,多次再版。莊俊為中國現(xiàn)代建筑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英漢對照建筑工程名詞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