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東輝
宮頸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初期無明顯癥狀,且難以發(fā)現(xiàn),導致患者往往錯過早期治療,增加后期治療的難度[1]。目前,宮頸癌多采用手術(shù)治療切除子宮,雖有一定療效,但術(shù)后癌細胞易復發(fā)、擴散和轉(zhuǎn)移,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健康,因此,藥物化療常被用來減少癌細胞的擴散和轉(zhuǎn)移,改善宮頸癌的預后[2,3]。紫杉醇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化療,但由于宮頸癌存在基因多樣性,導致紫杉醇在癌細胞中的藥物濃度降低,其療效受到影響。近年來,紫杉醇與鉑類藥物聯(lián)合化療取得了一定療效,在鉑類藥物中,洛鉑是第三代鉑類抗癌藥物,具有明顯的抗癌活性,可用于治療宮頸癌[4,5]。鑒于此,該研究進一步探討紫杉醇聯(lián)合洛鉑對宮頸癌患者血清CYFRA21-1 及SCCAg 水平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就診于筆者醫(yī)院的70 例宮頸癌患者臨床資料,將35 例采用紫杉醇化療的患者納入對照組,35 例采用紫杉醇聯(lián)合洛鉑化療的患者納入觀察組。觀察組年齡 30~60 歲,平均(45.75±5.24)歲;國際婦產(chǎn)聯(lián)盟(FIGO)分期:ⅠB2 期 12 例,ⅡA2 期 17 例,ⅡB1期 6 例。對照組年齡 28~60 歲,平均(45.23±5.56)歲;FIGO 分期:ⅠB2 期 13 例,ⅡA2 期 15 例,ⅡB1期7 例。2 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宮頸癌診斷標準[6];②經(jīng)宮頸活檢檢查確診;③有認知、溝通能力者。(2)排除標準:①存在肝功能異常等嚴重疾病者;②對研究藥物過敏或有過敏史者;③存在其他惡性腫瘤者;④不能配合治療或中途退出治療者。
1.3 方法對照組給予紫杉醇注射液(華潤雙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4028,規(guī)格:5 ml∶30 mg)135 mg/m2溶于5%葡萄糖鹽水中靜脈滴注,1 次/3 周;注射用順鉑(德州德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23236 規(guī)格:20 mg)80 mg/m2溶 于500 ml 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1 次/3 周。觀察組紫杉醇注射液用法用量同對照組;注射用洛鉑(海南長安國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308,規(guī)格:50 mg)50 mg/m2靜脈注射,1 次/3 周。2 組均治療6 周。
1.4 評價指標(1)治療6 周后比較2 組治療效果,評估標準[7]:完全緩解:腫瘤病灶全部消失,且 1 個月內(nèi)無復發(fā);部分緩解:腫瘤病灶體積縮?。?0%,且1 個月內(nèi)無增大; 穩(wěn)定: 腫瘤病灶體積縮?。?0%,且無新病灶產(chǎn)生;進展:不符合以上標準。有效率為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及穩(wěn)定率之和。(2)分別于治療前、治療6 周后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10 min 離心,2500 r/min,取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CYFRA21-1,采用抗原-抗體結(jié)合法檢測SCCAg 水平。(3)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抗癌藥物毒性反應分級標準,將不良反應分為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反應Ⅰ~Ⅲ級。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 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完全緩解5 例,部分緩解 20 例,穩(wěn)定 8 例,進展 2 例,總有效率為94.29%(33/35),對照組完全緩解 1 例,部分緩解 15例,穩(wěn)定 7 例,進展 12 例,總有效率為 65.71%(23/35);觀察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929,P=0.003)。
2.2 2 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2 組CYFRA21-1、SCCAg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 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s)
表1 2 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組別 n CYFRA21-1(ng/mL) SCCAg(μg/L)化療前 化療前 化療后對照組 35 2.69±0.65 1.92±0.35 1.12±0.31*觀察組 35 2.65±0.68 1.90±0.33 0.89±0.18*t 值 - 0.252 0.246 3.796 P 值 - 0.802 0.806 0.000化療后1.85±0.60*1.51±0.39*2.811 0.006
2.3 2 組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消化道不良總發(fā)生率28.57%較對照組 62.86%低,觀察組骨髓抑制反應總發(fā)生率5.71%較對照組25.71%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 組不良反應比較[例(%)]
宮頸癌是女性高發(fā)且致命的惡性疾病,其發(fā)病率僅次于乳腺癌,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性交后宮頸出血、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白帶異常、貧血等,發(fā)病率呈年輕化趨勢[8]。近年來,宮頸癌患者對大多數(shù)化療藥物敏感性較低,化療有效率常低于15%,且癌細胞易復發(fā)、擴散和轉(zhuǎn)移[9]。隨著化療藥物的不斷發(fā)展,藥物化療可有效降低癌細胞活性,減少腫瘤分期,減少癌細胞擴散,藥物化療已漸漸成為治療宮頸癌的重要方法[10]。
CYFRA21-1 是宮頸癌血清標志物,屬于上皮細胞骨架的一部分,分布在腺泡、鱗狀上皮、汗腺、子宮內(nèi)膜等正常組織的表面,在正常狀態(tài)下,CYFRA21-1 在血液和淋巴結(jié)中無表達或低表達,當細胞發(fā)生癌變時,蛋白酶被激活從而加速細胞降解,大量細胞角蛋白19 片段被釋放,導致其濃度升高[11]。血清 SCCAg 是常用的血清腫瘤標志物之一,主要存在于宮體、宮頸等鱗狀上皮細胞的細胞質(zhì)內(nèi),其水平升高多與腫瘤分期、大小、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有關(guān),可反映機體腫瘤負荷[12]。該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有效率更高,觀察組CYFRA21-1、SCCAg均低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更低,表明宮頸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聯(lián)合洛鉑化療療效較好,可有效降低CYFRA21-1、SCCAg 水平,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析其原因在于,紫杉醇是一種新型的抗微管藥物,能抑制細胞微血管,促進微管蛋白的聚集,抑制微血管蛋白的分解和聚集,從而保持微管蛋白的穩(wěn)定性,防止腫瘤細胞的分裂和增殖,并有助于抗腫瘤組織細胞的增殖,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13]。作為第三類鉑類藥物,洛鉑具有較高的抗癌活性和低毒性,可將腫瘤細胞聚集成團,收縮腫瘤細胞的產(chǎn)生,直至腫瘤細胞自身破裂死亡,并能識別人類正常細胞,保護人類正常細胞[14]。另外,順鉑化療前需補水利尿,以降低腎毒性,而洛鉑無腎毒性,一般可不水化,且不良反應小,消化道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均較順鉑輕,有利于提高患者化療的依從性。紫杉醇聯(lián)合洛鉑可有效減少腫瘤病灶,通過改善浸潤情況使分期下降,還可通過消滅微轉(zhuǎn)移病灶降低癌細胞活性,減少癌細胞增殖和轉(zhuǎn)移,從而降低 CYFRA21-1、SCCAg,且二者聯(lián)合使用,可降低胃腸道、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從而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化療耐受性,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15]。
綜上所述,宮頸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聯(lián)合洛鉑化療療效較好,可有效降低 CYFRA21-1、SCCAg 水平,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