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林
酒鋼醫(yī)院腎內(nèi)科,甘肅嘉峪關(guān) 735100
終末期腎病屬于腎臟疾病的危重階段,難以治愈,為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臨床常采取血液透析對終末期腎病患者進行治療[1]。 血液透析治療可穩(wěn)定終末期患者的病情,但是具體方式的選擇會對患者的預(yù)后產(chǎn)生影響。 有關(guān)研究結(jié)果顯示, 常規(guī)血液透析無法清除血液中的大分子毒素,存在著心血管病變風(fēng)險,而高通量透析器的通透性較高, 可降低心血管病變的風(fēng)險。 該研究選取2017 年4月—2019 年7 月期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57 例終末期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對比終末期腎病應(yīng)用常規(guī)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57 例終末期腎病患者,采取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44 例)和觀察組(13 例)。對照組中男24 例,女20 例;年齡最大的68 歲,最小的34歲,平均年齡為(52.44±4.23)歲;血液透析時間7~13 個月,平均(9.24±1.22)個月;原發(fā)疾病類型:糖尿病共15 例,高血壓共10 例,腎小球腎炎共14 例,其他共5 例。觀察組中男7 例,女6 例;年齡最大的67 歲,最小的31 歲,平均年齡為(51.35±4.18)歲;血液透析時間7~14 個月,平均(9.88±1.45)個月;原發(fā)疾病類型:糖尿病共5 例,高血壓共2 例,腎小球腎炎共4 例,其他共2 例。 兩組基礎(chǔ)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終末期腎病的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完整;③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且簽署同意書者;④該研究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患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合并惡性腫瘤的患者;④凝血功能障礙患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促紅細胞生成素和鐵劑等常規(guī)治療措施,在此基礎(chǔ)上,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血液透析治療,采用德國費森尤斯4008s 透析機,透析器選取FX8 聚砜膜透析器,調(diào)節(jié)超濾系數(shù)為12~15 mL/(h·mmHg),膜面積為1.0 m2。透析液選取碳酸氫鈉溶液,透析液的流量設(shè)置為500 mL/min。透析治療中,控制血流量為200~250 mL/min,4 h/次,3 次/周。
觀察組應(yīng)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 采用德國費森尤斯4008s 透析機,透析器選取FX80 聚砜膜透析器,調(diào)節(jié)超濾系數(shù)為40~45 mL/(h·mmHg),膜面積為2.0 m2。透析液選取碳酸氫鈉溶液,透析液的流量設(shè)置為500 mL/min。 透析治療中,控制血流量為200~250 mL/min,4 h/次,3 次/周。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6 個月的血液透析治療。
對比兩組腎功能指標、 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和并發(fā)癥情況。
腎功能指標的評定標準:指標參照血尿氮(BUN)、血肌酐(Cr)和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Ccr)[2]。
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的評定標準: 指標參照心肌肌鈣 蛋白T(cTnT)、甲狀 旁 腺 激 素(PTH)和B 型 腦 鈉 肽(BNP)[3]。
并發(fā)癥情況的評定標準:參照皮膚瘙癢、低血壓、肌痙攣、肺部感染[4]。
該次研究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學(xué)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尿氮、血肌酐和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血尿氮、血肌酐均低于對照組,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心肌肌鈣蛋白T、甲狀旁腺激素和B 型腦鈉肽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心肌肌鈣蛋白T、甲狀旁腺激素和B 型腦鈉肽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index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index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組別BUN(mmol/L)治療前 治療后Cr(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Ccr(mL/min)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4)觀察組(n=13)t 值P 值26.53±6.79 26.39±7.44 0.007 0.994 14.53±4.51 10.84±4.04 3.221 0.002 840.47±68.84 839.89±67.98 0.086 0.932 366.45±56.62 325.58±55.91 2.745 0.008 28.45±7.14 28.81±8.68 0.156 0.877 34.24±5.94 41.07±7.08 3.734<0.001
表2 兩組患者的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myocardial injury mark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患者的心肌損傷標志物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myocardial injury mark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組別cTnT(ng/L)治療前 治療后PTH(pmol/L)治療前 治療后BNP(μg/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4)觀察組(n=13)t 值P 值36.82±12.44 37.02±11.99 0.051 0.959 30.34±8.62 14.71±6.58 6.025<0.001 904.52±112.45 905.04±109.46 0.015 0.988 841.64±98.24 516.53±68.89 11.117<0.001 2.45±0.81 2.48±0.48 0.127 0.900 0.82±0.28 0.47±0.15 4.309<0.001
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5.4%, 低于對照組的27.2%,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慢性腎臟疾病發(fā)展的終末期階段所引起的綜合征即為終末期腎病,發(fā)病率較高,難以治愈,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群,給患者身心均帶來極大的壓力。 目前,臨床用以治療終末期腎病的主要手段是血液透析治療, 旨在延緩終末期腎病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延長患者的生存期[5-7]。
該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血尿氮、血肌酐均低于對照組,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心肌肌鈣蛋白T、甲狀旁腺激素和B 型腦鈉肽水平分別為 (14.71±6.58)ng/L、(516.53±68.89)pmol/L、(0.47±0.15)μg/L,均低于對照組(P<0.05)。 馬青等[8]對90 例終末期腎病患者進行臨床研究,A 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B 組采取常規(guī)血液透析, 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均低于治療前,且A 組的心肌肌鈣蛋白T、甲狀旁腺激素和B 型腦鈉肽水平分別為(14.72±6.51)ng/L、(516.54±68.91)pmol/L、(0.47±0.24)μg/L,均低于B 組(P<0.05),與該研究結(jié)果一致。
以上結(jié)果提示與常規(guī)血液透析相比, 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減輕患者的心肌損傷程度, 并改善患者的腎功能。 究其原因,終末期腎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易出現(xiàn)心肌功能損傷,而甲狀旁腺激素是一種主要毒性物質(zhì),屬于大分子毒素, 可引發(fā)心肌細胞內(nèi)鈣超載和心肌細胞纖維化,進而加速心肌鈣化、動脈硬化,導(dǎo)致多器臟損傷;心肌肌鈣蛋白T 是心肌損傷特異性最高的一種標志物,該指標水平越高,提示患者的心臟收縮能力越差,若終末期腎病患者的心肌肌鈣蛋白T 水平升高, 提示其發(fā)生心臟病變的可能性較大;B 型腦鈉肽水平則是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的高危因子,可較好地反映患者的心功能變化情況[9-12]。常規(guī)血液透析治療中,難以有效清除大分子,使得患者的心肌功能損傷加劇, 高通量血液透析使用的透析器具有較薄、孔徑較大的高分子聚合膜結(jié)構(gòu),通透性更強,可有效清除大分子毒素,從而達到減輕患者心肌受損情況、改善其腎功能的目的。
綜上所述, 高通量透析提高透析治療的充分性,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減輕心肌損傷,改善心功能,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