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跨學科教學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充分符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目標。
1. 理論基礎
跨學科學習是由英國科學家漢佛萊(Humphreys)在1981年提出的。他認為:“跨學科學習是指學生廣泛地探索與他們生活環(huán)境中某些問題相聯(lián)系的不同學科的知識,這些知識可以涉及多個領域,如文學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shù)學、音樂、美術甚至交流技巧,從而使技能和知識在多學科領域的學習中得到發(fā)現(xiàn)、發(fā)展和應用。”隨后,美國學者舒梅克(Shoemaker)進一步發(fā)展了跨學科學習,他認為:“跨學科的學習把教與學堪稱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并反映相互聯(lián)系的真實世界?!?/p>
2. 現(xiàn)實意義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邁入全面深化階段,新時代背景下的學校教育正面臨著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大挑戰(zhàn)。英語核心素養(yǎng),作為培養(yǎng)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部分,并不是單一、唯一的素養(yǎng),它是由多種素養(yǎng)整合綜合而成。將不同的學科知識應用在日常初中英語教學,不僅有利于擴寬學生的知識面,更有利于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促進各方面綜合素質的提高。
3. 跨學科視角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及實踐
3.1 結合人文知識,提升文化品格
如何做到人文學科和英語教學的融合,可以參考下面三個方面。首先,尋找文化“相似性”。比如,在講授譯林牛津教材中8A Unit 1中的willing時,教師就將英文中的諺語“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與中文諺語“有志者,事竟成”進行對比。其次,尋找文化“民族性”。比如,8A Unit 2 的reading部分介紹了英美不同的school lives,教師可在此時適時加入中國的school life,討論中西方校園生活的不同以及各自的優(yōu)缺點。第三,尋找文化的“使命感”。比如,7B Unit 7 reading中的林濤救人等,都是喚起學生心中善良、正義的人生觀和愛國主義精神的良好契機。
3.2 利用理科邏輯,鍛煉思維品質
外語學科要求教學要進一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為今后繼續(xù)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將數(shù)理思維和英語適當結合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講解7A Unit 6 Grammar中uncountable noun中量詞的用法時,教師可利用簡單的數(shù)學應用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興趣。一包鹽的價格是2元,一杯牛奶的價格是3元,引導學生寫出The price of two glasses of milk=three bags of salt. 又比如,在講解7B Unit 5 Grammar中的一般過去時時,可以利用數(shù)學中的數(shù)軸來表示時間,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一般過去時。
3.3 巧加音樂美術,激發(fā)學生興趣
音樂和美術一直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適當?shù)臅r候引入音樂或者美術,會讓英語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牛津英語初中教材7A Unit 8 reading講述了一個fashion show,其中有五位模特,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將五個模特畫下來,包括他們的穿著細節(jié),以及衣服顏色,以增強趣味性和記憶。又比如,在教授7B Unit 8 reading兩首英文小詩時,可以先讓學生了解一些英文歌曲,發(fā)現(xiàn)并體會其中的韻律,找到押韻的單詞,促進學生對英文詩的理解。
4. 實踐中需要注意的原則
4.1 題材多樣性
運用多種題材是跨學科教學的基本要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大膽地發(fā)散思維,打破學科的界限,調動一切可用因素,巧妙地將語文、數(shù)學、歷史、政治、音樂、美術等科目與英語教學相融合。真正地做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2 真實有效性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在應用與其他科目結合的相應任務和情景時,教師要盡量做到真實有效。只有當情景是真實有效的,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范圍內,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和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
4.3 評價多元化
跨學科教學要求學生在不同的學科和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lián)系,要求學生在更廣泛的時空內進行相關的概念和知識搜索。但是由于學生之間的思維、個性、能力等不一,接受知識和思維效果也不相一致。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要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評價。
5. 結語
初中英語教育是青少年英語學習的關鍵時期,初中英語跨學科教學更需要多加探索和研究,以更大程度地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和途徑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和綜合素養(yǎng),跨學科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仍需要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地探索、不斷實踐、不斷修正,以幫助學生不斷完善和成長。
[1] 彭云, 張倩葦.課程整合中跨學科教學的探討[J]. 信息技術教育, 2004(4): 96-101.
[2] 陳智婷.跨學科視角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初探[J].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5(07):85-87.
[3] 王旦.英語教學中思維品質培養(yǎng)初探[J]. 知音勵志, 2016(21): 256-257.
[4] 陳彩霞,朱雪梅.跨學科教學視閾下的教師角色意識[J]. 江蘇教育, 2016(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