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桔的《心經(jīng)》
這個世界上的窮人往往有著最世俗最難聽的名字,他們承受著太多傲慢和偏見的語言暴力。他們也擔(dān)負起了人們審美的殘渣,似乎一生下來他們就應(yīng)該背負這種不公。似乎貧賤與不齒就是他們的宿命,他們一生背負著這種宿命的衣裳在深淵里越是掙扎,越是得不到命運的青睞。
水果界亦然。這幾年水果界的新品種異軍突起,仿佛農(nóng)民起義軍從農(nóng)村包圍城市,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安營扎寨,占據(jù)人們的味蕾。丑桔大有起義成功一統(tǒng)天下的架勢。
毋庸諱言,它有著蜥蜴一樣凸凹不平的皮膚,簡直就是水果界外表歷盡坎坷但內(nèi)在學(xué)富五車的揚州八怪,甜是它最大的才華。如果用國畫來臨摹,我想枯筆之墨色才能表達出它那種欲說還休的內(nèi)斂。它擅長于設(shè)置懸念,丑嘛,盡遭人嫌棄,那我可就理直氣壯地丑給你看,丑陋有理,革命無罪。誰丑到最后誰就最甜,仿佛它們掌握著哲學(xué)家的最后一張王牌,不到最后關(guān)鍵時刻是不輕易露出家底的。我在想,如果八大山人還在世,他來畫丑桔,會不會讓丑桔表皮上隆起的肉疙瘩都統(tǒng)一長上一只只孤絕白眼,來,一二三,茄子,我們一起來翻白眼咋樣?我丑怎么了?我丑我光榮,我丑就不和你玩,我丑就喜歡臉上掛一張統(tǒng)一的表情,我就熱愛翻白眼,我就不給你拋媚眼,大不了我重回山中寺廟做一“個山驢”(八大山人名號之一)。
扯遠了。
丑桔應(yīng)該是南瓜的遠方親戚,基因有點相似,外表離優(yōu)等生距離起碼十條街。外表的憨厚并不能掩蓋丑桔內(nèi)在的自信。不是有句流行的話嗎:懷才就像懷孕,時間長了總有人會看出來。丑桔大腹便便,不能用暴發(fā)戶來形容它,文氣一點的名字就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水果也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嘛,實際上,丑桔裝了一肚子學(xué)問。我修煉到這一步我容易嗎?我不靠顏值吃飯,而是靠內(nèi)涵獨創(chuàng)天下啊。
丑,有時候有一點性感的。丑桔個個長得虎背熊腰,似乎一身都是蠻力氣。葉柄處的結(jié)節(jié)短頸有如火炬,如果葉柄朝下倒過來,仿佛火炬上舉了一盞夜明燈,引領(lǐng)人們向著甜蜜的生活沖鴨。
前段時間內(nèi)人從網(wǎng)上買來一箱丑桔,打開箱子的那一刻,我突然有一種久違的親切感。仿佛我那些一年難得一見的遠方窮親戚,他們瞬間捧出最大的熱情和善意給你,你來不及接受。接吧,太多,一下子承受不了;不接吧,會傷他們的自尊。這世上,有些好是不能洪水一樣一下子給出來的,要像地下泉一樣,從泉眼里一點一點滲出來給出去,他人方能懂得你的好。
丑桔皮厚,價格不菲。用這厚厚的防御工事構(gòu)建內(nèi)心酸酸甜甜的貿(mào)易壁壘。你們不可以欺負我,否則我將讓你吃不了兜著走,別看我是貧民的身板,我卻有著貴族的價格。這兩種鮮明的對比實在是有趣,怎么個有趣法呢?有的丑桔酸,算得讓你打翻了醋瓶,有的丑桔甜,甜的讓你想起初戀。
無論多少高價,都配得上丑桔所經(jīng)歷的苦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它一生都背負了罵名,不貴點能對得起它短暫的一生所經(jīng)受的風(fēng)霜嗎?
水果王國沒有一統(tǒng)天下的永恒霸主,一年四季不同地域不同口味不同膚色不同個性的水果都在自己的帝國里你方唱罷我登場,誰還沒有點才華???甜是才華,苦是才華,澀是才華,水分也是一種才華。水果攤簡直就是水果界的擂臺賽,時裝秀、脫口秀戰(zhàn)場。美不是統(tǒng)一出來的,而是差異出來的。美是具體的生動的,它最反對的就是統(tǒng)一。統(tǒng)一是標尺,可真理不掌握在尺子手中,而掌握在制作尺子的工匠手中。我想水果們熱愛的不是尺子也不是秤砣和價格,它們愛它們自己。
丑桔一個個都長得個性十足,它們的酸或者甜像一個高明的導(dǎo)師,馴服我們的味蕾,最終俯首稱臣。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就幾年的光景,丑桔逆襲成為網(wǎng)紅。它的經(jīng)歷就是勵志版的丑小鴨,勵志版的鄉(xiāng)村少年忍辱負重后的精神突圍成為喝咖啡的白領(lǐng)。如果跟蹤記錄一棵丑桔從落地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到成熟最后在城市尋覓出路的一生絕對是一部非虛構(gòu)的精彩紀錄片啊。如果水果界也有奧斯卡評獎,我想丑桔和榴蓮這兩種外表出眾的角色聯(lián)手參演,肯定有望角逐沖擊最佳內(nèi)涵獎。
說一千道一萬,丑桔從遙遠的村落跋山涉水而來,完成它們的長征,和我們在城市勝利會師。不用它開口說:親,給我一個五星好評。無論再多酸多甜,我會很自覺的給它一個五星好評。不為別的,就為它飽受的那份苦厄。
寫到此處,恕我完整的引用一下最近幾年突然無比流行的《心經(jīng)》中的部分片段: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所以,空中沒有色的實體,沒有對色的思維意思。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要歸于空;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也要歸于空。沒有六根六塵的界限和其被認識的界限,心中沒有不明白、不自覺和因不明白而煩惱的影子,知直到?jīng)]有老死和老死的影子,沒有累積惡因所造成的苦果,沒有修煉道法而成就的品位。不運用智巧去獲得什么,那是因為沒有什么可以得到的緣故。
幾年前我在故鄉(xiāng)樂都西來寺里看到清代名將左宗棠題寫的一塊匾額,上面刻有他大氣厚實的書法:五蘊皆空。當時我不理解五蘊皆空是什么意思,現(xiàn)在多次通讀了《心經(jīng)》終于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每一種水果都有自己的五蘊。當丑桔和它的伙伴們給我們的滋味漸漸散盡,我知道,它們引領(lǐng)我們走向了生命的另一個世界:每一種水果都在修行,苦盡甘來,前方就是彼岸。
牽?;ǖ男詴?/p>
我養(yǎng)成了在手機備忘錄里記錄植物生長日記的習(xí)慣。6月19日,牽牛花開了。第一朵盛開的花是宣言書,是公告,向人間宣告美神的蒞臨,來改造我們在世俗世界里日益粗鄙的心。每一種花都遵循節(jié)氣的諭旨,它們手中握著一把把我們看不見的鑰匙,節(jié)氣準點抵達,輕輕按動鑰匙,找到了一朵花隱秘的鎖孔,只聽咔嚓一聲,鑰匙打動花的芳心,花由衷地盛開了。這是節(jié)氣的禮遇,也是花對大地的感恩。
世俗生活需要儀式感。每天早晨讀幾頁書,洗了臉去看花,頓覺植物可親,充滿深情的一瞥如同和最好的知己打招呼。
看到露水和雨水星星一般落在紫色的牽牛花上,我內(nèi)心的喜悅也在漲潮。露珠晶瑩剔透,是天心點在荷葉上的美人痣,染不得絲毫俗世塵煙,它從天上來,到人間有美駐足的地方投胎,最終還是要回到天上去。雨是花的鏡子,顏色是花的胭脂,臨水照花,花有時節(jié)儉有時鋪張,這和節(jié)氣有關(guān)也和花的脾氣心情有關(guān)。我不想惹花生氣,我取悅這些草木,取悅一段有儀式感的時光?;ê迷聢A,多么中國的詩意圖景。麗日紅塵,花功不可沒,花是植物界的道德模范,花是好人,好人是這個世界的魂,我們得真誠贊美它。
繁花如夢,夢里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植物界也有江湖。觀察牽牛花的生長筆記。牽?;ūP成一股繩子,彎曲著爬在竹籬笆上,長長的木花盆里,我種了牽?;ā⑴捞僭录?、木香花和毛金蓮。這些植物在一起也會互相爭斗。最具有野性張力的當屬牽牛花,它不管不顧,橫沖直闖,把月季牢牢地牽繞著,玩弄于股掌。月季徒有一身利刺,只好老老實實地躲在它茂盛無比的葉子后面,恭順地看著牽?;ㄅ肋^頭頂,拓展它的實力范圍。
那幾天朋友圈里到處都是世界各地的美景美食美人,羨煞我也。那我就住在幾盆花里旅行吧。牽牛花是植物界的平民,它們根本沒有計劃生育,野蠻生長,以它水一般的智慧,在七月坐穩(wěn)了江山。彼此纏繞著擰成一股繩,怯怯而又冒失地探尋生存空間。牽?;ň哂幸环N冒犯冒失的精神,當然更多的是融入骨子里的隨遇而安,落地就生根。七月是它們的節(jié)日,盛開就是它們的春節(jié)。我看過齊白石的牽?;?,他畫出了牽?;ǖ囊靶耘c天真。寥寥幾筆就勾出藤的盤根錯節(jié)與野蠻張力。簡直就是我們鄉(xiāng)下散養(yǎng)的野孩子。野是一種美學(xué),狂野之美,是生命激越的勁歌,如牽牛花的藤蔓,有韌勁,不依不撓,一副決絕的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長征精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們在籬笆墻上點燃了星星之火,把我的眼睛燎出一片星辰,給世俗生活帶來星光和詩,讓我在想象的世界里彌補了現(xiàn)實生活逼仄的版圖。
昨夜星辰。在一朵花的皺紋上細數(shù)光陰的車轍。衰老是一種必然的儀式,這儀式自有天然的莊重。我想男人注重儀表,女人略施粉黛也是一種儀式,這是美好的生活態(tài)度,對自己對他人,他人對我們的尊重?;ǖ奶煨匀绱?,它不取悅?cè)魏瓮饨绲慕橘|(zhì),不能因為風(fēng)能把花香帶到遠方,它就獻媚一朵微笑,也不因陽光溫情撫慰它的骨頭,它就點頭哈腰,它遵循自然法則律令,天性盛開,到期凋零,一派天真淡然。
牽?;ㄔ谛裕禾煺婵少F,淡然最美。
它們是我的教科書。
味誰而來
河流受孕于六月,雨讓它豐腴。小滿過后,麥子聆聽夏風(fēng)的教導(dǎo)有了進步,小腹鼓脹,略有學(xué)問,麥芒學(xué)會了彈豎琴。琴弦干澀,暑氣中麥粒等著坐化,在六月脫下它的袈裟。
杏子飄黃,盡管它一直在枝頭,從青澀到酸甜,仿佛游學(xué)歸來,有了一些立世的資本,褪去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浮躁,穩(wěn)健地綴在枝頭,盤弄著夏日的調(diào)色板。
桃,一點兒也不輕佻,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春天已經(jīng)遠去。到了夏天,她從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總算可以不用看她人臉色,做自己的主人了,是的,只要穿上紅艷的衣服,桃子就是自己的掌柜。體內(nèi)的那份甜,讓她不再屈從;甜,鞏固了她的地位,夏天是水果們改朝換代的革命時期,她們是勝利的革命者,人人手中掌握著真金白銀:甜。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主次地位,如果給夏天的水果投票選老大,我毫不猶豫地投給西瓜。因為他鎮(zhèn)住了這個夏日的浮躁。熱,讓人不耐煩,更易浮躁。西瓜上市了,他迅速占領(lǐng)了大街小巷的門面,草莽英雄有了出頭日了,他用甜殺開一條血路,占據(jù)了這個季節(jié)的冠軍。西瓜、空調(diào),成為標配,成為自然文明與工業(yè)文明的黃金搭檔。自然界的水果與現(xiàn)代機器聯(lián)手,調(diào)理酷熱季節(jié)里人們?nèi)菀孜蓙y的秩序,用一劑透心的涼和甜奪取六月革命的勝利,樹立自己的威信和口碑。
都說丑人多作怪,對此,苦瓜要投反對意見??喙嫌性捳f:不是有苦說不出,而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信你去清炒嘛,苦只是表象,苦盡甘來才是內(nèi)因??喙险f,退退火,歇歇腳,不要風(fēng)風(fēng)火火急于下結(jié)論。畢竟最丑陋的瓜果有一顆菩薩心。去熱減脂降血糖,苦瓜簡直就是一個高明的醫(yī)師,只是我們現(xiàn)代人常常對丑的事物沒有好感,因為我們世俗的肉眼看不見一副菩薩心腸??喙献宰鹱詯?,人們對他丑陋的外貌所保持的偏見根深蒂固,但他不為所動,把苦當作信仰,在苦海里修行,朝著“甘來”的方向邁進,咬定青山不放松,苦瓜就是大法師。不由得想起苦瓜和尚石濤的語錄:“然貴乎人能尊得其受,而不尊自棄也?!?在這里石濤懇切地希望畫家能得到一畫之法的真諦,并且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否則很難達到大成,乃至自棄。
西瓜貌似大款,其實是一介布衣;苦瓜體形修長,仙風(fēng)道骨里早已把積極修煉成了大法師。
幾位親戚說今年瓜果收成特別好。清晨在小區(qū)周圍散布,瓜果幾乎在奔騰在咆哮:豐收啦!豐收啦!幾乎每棵樹上的果實算盤珠子一樣綴滿枝頭,主人不得不用粗壯的木頭搭起架子,防止果枝折掉,其實很多已經(jīng)折了。有老人在地里彎腰干活,彎腰,這古老的姿態(tài),謙恭勤儉溫良。大地的教誨是沒有人站著勞動,只有謙卑地保持彎腰的姿態(tài),始終對土地保持一種恭敬、低頭、感恩的姿態(tài),土地才不會辜負你留下的每一粒汗珠以及其中的鹽分。土地的道德是,忠誠、仁慈、平等,這也是她的民主。她會對你的勞動付出以數(shù)倍的果實回饋。那些遍地開著的花就是她獎勵給彎腰勞作的人的勛章。在過程和結(jié)果中,她更在乎勞作的過程,過程決定收成的后果。這是正比例關(guān)系的自然法則和倫理道德。各種瓜的藤蔓都在小心翼翼地探險,尋找它們的詩和遠方。
我想說,藤蔓是植物界的徐霞客,它們探究開辟新的線路,讓一棵藤遠航,成就一次次的遠行,是航海家鄭和,是麥哲倫。
無患子褪掉了袈裟
春天和秋天最具有改革的色彩,春天是開拓者,秋天是改革派,他以改革大紅大紫,然后不斷否定自我,否定繁華,讓自己歸零,從大紅大紫走向蕭瑟寂零。所以,秋天勇氣可嘉,繁華不可憐,風(fēng)骨猶在身。如果用一個人的一生來概括秋天,我認為民國大才女張愛玲最合適不過。骨子里的那份高傲、孤寂、濃烈、格格不入、標新立異不就是秋天的脾性嗎?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筆墨。任你繁華萬千,我閉門錦繡著色;任你風(fēng)云起落,我偏愛人生濃烈。大富大貴見過,繁華看盡,欄桿拍遍,不愿成為大江大海,就愿成為最決絕的那條長河。
每次散步路過這些色彩濃烈的樹,我總會停下腳步,立正,畢恭畢敬地向他們致敬,默默地向他們說一聲,你們真了不起。我把這些秋冬季節(jié)的樹當作父輩,他們背負風(fēng)霜,馱來了一個又一個黎明和晚霞;寂然修行,送走了一個又一個濃烈的黑夜。每一個最卑微普通的父親,都是我們生命里的舟,他普渡我們,自己卻在風(fēng)雨雷電中修行,越來越老,越來越丑,越來越小,最終像一個遠征的戰(zhàn)士,漸漸無力,向時間繳械。
秋天的色彩會殺人,即便傷不了你的肉體,但是他們射穿你的眼睛和心靈。每次經(jīng)過這些黃透了、紅透了的樹,我真的會放慢腳步。不是怕,而是肅然、穆然,他們修行得道,灑脫無羈,不管不顧,不唯唯諾諾,這樣的樹是急性子的,有著膽汁性的樹格。管什么呢?活著就要灑脫一點,頗有李白那種“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的豪邁自信。行者無疆,活得透徹。不掩飾,不虛妄,自己把自己推往火坑,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不像張愛玲所說“出名要趁早”,晚一點又何妨?不出名又咋樣?不為人所知無所謂。你盡管春夏崢嶸,我自己枯榮自知。
他們自身攜帶金箔,冬天的風(fēng)霜頗具工匠精神,一點一點,一分一秒,不疾不徐,慢性子熬,慢慢鍛打,有什么可急的呢?時間是最好的解藥,最好的鑰匙,最好的辯證法,最高明的老師。一切痛苦煩惱,緣起緣滅,在時間面前總會打回原形,也會鍛打出新的特質(zhì),時間更會打出他們綠皮膚里的黃金,淬煉出它們?nèi)~綠素里的積蓄。
無患子在中國,自古即為人所熟悉并廣泛應(yīng)用在日常生活洗滌上,因此相關(guān)記載繁多。由于幅員遼闊且資訊流通不便,對無患子之稱謂也就非常多。《本草綱目》稱為木患子,四川稱油患子,海南島稱苦患樹,臺灣又名黃目子,亦被稱為菩提子、洗手果、肥皂果、假龍眼、鬼見愁等。它喜光、稍耐陰,可耐零下10℃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深根性,抗風(fēng)力強。能耐干旱。萌芽力強,生長快,壽命長。對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抗性很強,是工業(yè)城市生態(tài)綠化的首選樹種。
秋風(fēng)袈裟,寒霜衣缽。一棵棵樹就是我們身邊的世界里寂然修行的長者。經(jīng)過他們的時候,停下來,用幾秒鐘的時間向他們致敬吧。
我真想做一個掃地僧,佇立在樹下的時候,面對如此華貴奢侈的色彩,我總有很多天真的想法,即便自己身無分文,我情愿做一個掃地僧,和這些植物在一起廝守。看他們金黃的膚色染透我的內(nèi)心和眼睛,看他們繁華落盡枯枝一身,征服我內(nèi)心深處那些虛妄的執(zhí)念。他們舍得放下一生的黃金,讓自己歸零,而我們還有什么放不下的?
所有的樹木都是導(dǎo)師。
大自然就是最宏觀而又最微觀的熔爐。我個人認為,霜具有一種武士精神。武士道精神強調(diào)“絕對的忠誠”“絕對的堅韌”等等,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武士精神主要起源于中國,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人崇尚的忠義、仁孝,國士之風(fēng)、士為知己者死等。這些植物對大自然絕對服從絕對忠誠,從來不會陽奉陰違,說綠就綠,說黃就黃,說紅就紅,說卸妝就卸妝,鳴鑼收金,絕不拖泥帶水。我可以肯定,自然界里才有絕對的忠誠與服從,這紀律是鐵,這紀律是鋼,這紀律能淬火。
到了12月末,無患子經(jīng)過漫長的等待與寂寞的修行,終于等來了得道的那一天。所有的功德不是一夜之間修來的,而是一點一點積贊儲蓄來的。就像過日子,不揮霍,把好光陰一針一線一粥一飯慢慢節(jié)省出來,到了重要的時刻供奉出來,成全美德。
仔細端詳這黃得透明的葉子,為自己的無知淺薄而羞愧,我們只記得塵世間那些所謂有用的、重要的人物的名字,誰會記住一棵樹在霜的威力下生澀的名字?一朵花在風(fēng)中搖擺掙扎的模樣?一枚葉子如鏡,照見我們內(nèi)心的污濁。一枚葉子上的河流承載了春夏秋冬的河流車轍,在時間的紋路上,美在蹣跚行進。在這些澄明的植物面前,所有的修辭和贊美羞于出發(fā)。有時候,我們活得不如一只螞蟻和蝸牛,他們緩緩探索爬行,在樹的最高處,聽高處的風(fēng)聲,飲高處的露水,食高處的霜分,瞰高處的世面,頗有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fēng)之高妙之境。
12月下旬,無患子褪掉它的袈裟,所有的葉子都將落盡,從高處泅渡到地面,在一種自由落體的狀態(tài)中,給一年的光景畫上一個句號,無悲亦無喜,無憾亦無怨。不由得想起福克納的墓志銘:緊抱著我的泥土自會讓我呼吸。生命從無中來到無中去,無中生有的生命辯證法誕生美和愛,給我們以警示。突然發(fā)現(xiàn),我和這些花草樹木是多么有緣。我居住的小區(qū)名字里含有“吳中”,莫不是這些植物受了大自然的神諭來陪伴我,做我的知音?讓我在無中生有,找到屬于自己的句子?
果真,一個星期后我發(fā)現(xiàn)無患子的葉子全掉光了。仿佛一夜之間,他從一個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破產(chǎn)淪為一個一無所有的窮人。那曾經(jīng)富貴加身的黃金貶值淪為塵土,所有耀眼的光芒褪盡,只剩下一副錚錚筋骨。樹木的減法就是人生的大乘。想到鄭板橋的那句詩:刪繁就簡三秋樹,領(lǐng)異標新二月花。春天是改革派,秋冬就是保守派了,守住活著的尊嚴,守住那從簡的心,熬過這個冬天,蕭瑟皮囊里擁有另一個春天。
人與植物之間必須保持一種情侶的關(guān)系,你以敏感的心去善待它,在季節(jié)更替中感知它的風(fēng)霜雪雨,領(lǐng)受它的喜怒哀樂,植物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家庭成員。
春天的繁花,冬天的枯枝,植物的一生如一個學(xué)書法的人,從真草隸篆各個書體的入門到全面開花,最后只選擇屬于自己最擅長的書體,并進入蕭瑟枯瘦之境,從加法到乘法再到減法,揀盡寒枝不肯棲,從中悟出妙道。那么多的葉子就是樹練習(xí)書法的草稿,它們一個字一個字,把自己寫老,一寸一寸把自己塑高。
有時候綠色并不代表希望。綠色過多反而顯得泛濫貧瘠?;蛟S因為進入中年的原因,我偏愛蕭瑟之秋,這種氣象頗符合中年的心境。該有的有了,何必再去爭風(fēng)頭?有虛妄執(zhí)念的時候,就乖乖的站在一身金黃的無患子樹下,靜靜地坐一會兒,聽聽它的聲音,看看一片葉子如何從高處無聲地落下來,它不舍、它滑翔、它飛舞、它抉擇,最終接受歸零再出發(fā)的命運,或許你就釋然了。
赫爾曼·黑塞說:你的內(nèi)心,總有一處寧靜的圣地,你可以隨時退避,并在那里成為你自己。很多時候,當我們面對陽臺上、大自然里的花木時,我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知音,它們無語也不爭,它們讓我找到了自己。
所有的花草植物都有一間當鋪,它們坐在時光深處,隨著二十四節(jié)氣的更替秩序,當?shù)羲鼈兊幕?、香氣、顏色、果實、汁液乃至肉體,只留下自己的美德。
【作者簡介】馬國福,青海樂都人,1978年10月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作協(xié)簽約作家、魯迅文學(xué)院第33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xué)員。現(xiàn)定居江蘇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