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來濟南之前反復閱讀老舍關于濟南的文章,對濟南有了簡單、籠統(tǒng)的印象。立冬了,按理說老天爺該給點“顏色”看看了,可天出奇的暖,似乎有陽春的感覺,早上加了一件毛背心,才走一刻鐘,汗就濕透了襯衣。正如老舍在《濟南的冬天》里描寫的那樣:“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的算個寶地?!痹趯毜乩镄凶?,在綠色中穿行,在泉池邊歇息,能不陶醉?
濟南的大街小巷,讓你能真切地體驗到“綠色是這座城市的生命,泉水是這座城市的靈魂”所釋放出來的美的內涵,同時也讓你領略到文明對這座城市的浸潤。在濟南,走在任何地方,一聲“老師”的稱呼,每每都會讓你有當了“先生”的感覺。無論是問路,還是相互寒暄,也無論是熟人打招呼,還是遇見老友聊天,只要尊口一開,都互稱“老師”,沒有那些“在哪兒發(fā)財?”“在哪高就?”等等帶有銅臭味的恭維。剛來的時候讓我產生一種錯覺,濟南人,都是從事教育或者與教育有關的職業(yè)。
濟南的電動車異常發(fā)達。男男女女,瀟灑的騎行大軍,時常會讓我停下腳步瞥上幾眼。尤其是老年人,騎著帶有遮陽雨棚的三輪電動車,載著老伴或去公園鍛煉,或去市場買菜,或接送學生,知足悠哉的生活讓人羨慕。女兒居住的小區(qū)大門外就是有名的經七路,車水馬龍,人流如潮,也是我每天出行的必經之路。每到路口等紅燈時,那幾十米甚至上百米長密密麻麻騎著電動車和共享單車的人群,煞是壯觀,再加上戴著小黃帽排著長隊的學生以及行人,真是一道風景線。另外,路口還有志愿者、“護?!本瘑T、協(xié)管員等,都穿著統(tǒng)一的黃馬甲維持秩序,維護著交通安全。這些志愿者和協(xié)管們有的拿著旗幟揮舞著,有的舉著手持喇叭喊話器,里面反復播送著提前錄好的提醒語:直行的老師請停一下,拐彎的老師路口等著,過馬路的老師請走斑馬線……
我每天都要去廣場公園里散步游玩,這是我的“規(guī)定動作”。每每看到那些健身器材、運動器械,就有躍躍欲試的沖動;每每看到那些跳廣場舞的,耍棍練劍的,打太極的,玩撲克的,就總想參與其中。我特意觀察了“各種玩”的人群,他們互不干擾,彼此謙讓,各得其樂。泉城廣場、和諧廣場、世茂廣場、萬虹廣場、恒隆廣場、槐蔭廣場、百花公園、中山公園、匡山公園、森林公園、藥山公園等,都曾留下我的身影,我喜歡“看熱鬧”。在各種人群中我對玩撲克的曾做過一番細致的觀察:基本上都是老年人與中年人,有四人一伙的,也有五人、六人一伙的,甚至還有八人一伙的;有男女混合,也有清一色男隊或女隊。玩法類似于北方的“打娘娘”,贏者“坐莊”輸者下。每個石桌前都圍滿了人群,有看熱鬧的,有助威支招的,更多的是等待“上陣”的選手,不管何種身份,都沒有高聲叫喊出言不遜的,也沒有爭得面紅耳赤摔撲克的,更沒有因為“輸贏”而傷肝火動拳腳的。
濟南有一種休閑地,叫“口袋公園”,很是特別。它大都設立在老舊小區(qū)街路兩旁的“顯眼處”,這些地方過去都曾經屬于治理老大難地段。每個口袋公園旁都有書本翻開形狀的石刻,記錄了該處口袋公園的前世今生。從“石頭記”中可以看出,這些口袋公園基本都是在拆違拆臨的“遺址”上建造起來的。而且每個“口袋公園”都被賦予了很文雅的名字。我經常路過一個叫“靜恬”的口袋公園,公園占地面積不大,也就200平米左右,緊貼小區(qū),建得極為精致。這些隨處可見的口袋公園雖然小,但功能齊全,有苗木花草、玲瓏奇石、彩色連廊,步道、座椅、簡易健身器材等也都應有盡有,不但成為街中一景,也成了市民休閑、聊天、“遛娃”的一個重要去處。我也時常會在里面駐足,或坐下小憩喝水,與那些老人閑聊幾句。
行走在濟南的冬天,找尋喜歡的,發(fā)現新奇的,是一種享受。累了,就在暖陽下作一番安靜小憩,聽泉水淙淙,咀嚼異鄉(xiāng)芬芳,讓落滿濁塵的素心在暖陽里晾曬;餓了,就來一碗把子肉配白米飯,外加二兩“趵突泉”,讓思緒在酒足飯飽中自由飛揚,忘卻一些煩擾,盡享一曲一樂的光陰。
在濟南的日子里,盡管酒局少了許多,圈子也窄了不少,但有了更多的收獲和滿足。沒有了你來我往的人情走動,沒有了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屋檐近鄰,沒有了太多的虛浮和繁文縟節(jié)。在這個城市里穿行,無時無刻不被齊風魯韻和儒家文化所浸潤,慢慢就會卸掉太多的矯飾和講究,一身麻衣,一雙布履,不在乎汗?jié)n的浸染,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言論,回歸了自我,同時也收獲了一份安寧和隨性。
當然,在冬日的暖陽里,我們也可以如老僧入定般什么也不做,讓那輕柔的陽光滲入肌膚,祛除積淀已久的沉疴。
行走的腳步遠未結束,還有更多地方值得去“打卡”存照。已做好了行走的攻略,不日,將與剛剛結交的幾個“同道之人”一起將腳步延伸到城市之外的鄉(xiāng)村大集,領略周邊市縣的另一番動人風情。
本欄責任編輯:王玉玨? 李? 劍